鄧黃邱村,是傳統農業是玉米、小麥、棉花,古蹟是觀音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鄧黃邱村
- 傳統農業:玉米、小麥、棉花
- 古蹟:觀音廟
- 人口數量:845人
村莊簡介,古 跡,社會事業,產業物產,
村莊簡介
當地流傳著多個版本:傳說一:相傳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當時此地地勢較高,適合駐軍,蚩尤領兵駐紮於此。黃帝在大將風后、力牧的輔佐下,終大敗蚩尤,擒其而誅之,屍體丘於此,所以被稱為“黃丘”。傳說二:舜稱帝後,人民飽受海浸水淹之苦,便命已成為夏部族首領的禹治理洪水。大禹跋山涉水,頂風冒雨到洪災嚴重地區進行勘察,途經此地休息,倒掉鞋中積沙形成一個土丘。傳說三:古代黃河改道鬲津河(今漳衛新河)流經此處轉彎,所攜帶的泥沙在此沖積成丘,此地地勢較高,適合農耕,後世有鄧、王、鄭、刁、撒等姓搬遷至此,開荒定居,因感恩黃河遂命村名為黃丘。經過數百年繁衍生息,逐漸發展成五個村落,於是在黃丘前加以姓氏冠名,便有了五黃邱。後因戰亂,刁姓、鄧姓、撒姓等族人或死於戰禍,或遷徙逃亡,但以其姓氏冠名的村名,沿用至今。傳說四:明朝正德年間,明武宗朱厚照的皇后(祖籍嚴務鄉王皇村)去世後,因娘娘堂(柴林莊村西)尚未建好,故將其棺槨丘於柴林莊村西南觀音廟(當地居民多稱大廟)內,稱為“皇丘”,大廟周圍的五個村落也由此而得名。
古 跡
觀音廟:五黃邱中間曾建有觀世音菩薩廟,簡稱觀音廟,又名大廟,相傳為唐代創建。廟宇座北朝南有東西兩大殿:東大殿為觀音堂,西大殿為羅漢堂。大殿前,東西相對,各有十餘處小殿。觀音廟門前石碑現成為刁黃邱村一井上基石,碑文鐫刻大廟歷史及捐募資金人名,此碑尚存。大廟東偏殿中間有一間無頂房,中有一棵古槐,時人稱唐槐。槐粗約需三人合抱,樹有一朝南的枝幹,上掛一唐鐘,為防鐘重墜落,特加兩根柱樁支撐。此古樹和鐘皆毀於大煉鋼鐵時期。明清時期,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生日時,五黃邱聯合舉辦廟會。神井:五黃邱有一甘甜水井,水質清淡爽口,飲之可敗火,世傳為神井。五黃邱村民常到此取水,甚至十幾里外的十八苦村村民,亦到此取水。人言“天賜神水,消災得福”。也有一說:“菩薩賜水,趨福避災”。井東是一荷花灣,呈梯形,南窄北寬,相傳為觀音採蓮處。
明朝時村東建有三光廟,相傳馬氏祖先鄭己娶妻路上住一賊店,夢中得三個神仙提醒逃過一劫,為報恩建此廟宇,供奉燈光、月光、星光三神。民國時改為學堂沿用至上世紀60年代,文革期間被拆除。村中有兩棵五百多年的古槐樹,該樹枯死數年,後被頑童放火燒反而起死回生,今仍存。
社會事業
一九二九年,大廟改為黃邱學堂,後又稱黃邱學校,抗日縣長武大風曾任校長。解放後,更名為黃邱國小,黃邱村民稱為大廟國小,後改為敬老院。文革期間,廟宇被徹底毀壞。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大廟舊址東重新修建黃邱國小(今黃邱中心國小)。鄧黃邱【概 況】位於縣城東北部13公里處,全村耕地面積1500畝,人口845人,共有7姓,劉、馮、魏姓居多。
產業物產
傳統農業以玉米、小麥、棉花為主,現代養殖業以雞、鴨為主,建有大棚12處。建國前後以攤制煎餅、餄餎為主要經濟來源。上世紀60年代紡織,70年代電阻器曾紅火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