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鄧鄧橋
- 地理位置:甘肅省宕昌縣城南官亭鄉
- 開放時間:全天
- 景點級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 修建時間:公元263年
歷史,結構,特點,鄧鄧橋的由來,
歷史
公元263年,曹魏大將軍鄧艾與其子鄧忠率部從臨洮南下入蜀,至花石峽,為岷江所阻,遂令士兵緣山崖修造棧道,並在花石峽口以兩岸岩石為墩,修造橋樑,渡岷江,出花石峽,過武都,入陰平道,行無人之地700餘里,終於進軍成都,攻滅蜀漢政權。《岷州志》和《階州志》均記載說,此橋為鄧艾父子入蜀時造,故名鄧鄧橋。
結構
歷代以來,鄧鄧橋經過多次重修,舊橋為伸臂木樑橋,既在兩岸岩石上砌築石堤,堤岸邊橫放一根大圓木,再將7根大圓木置於橫木之上,一頭挑出堤岸數尺,俗稱挑梁,在挑梁頂端用一根橫木把7根挑梁貫穿在一起,挑樑上再橫壓大圓木一根,於是壘好了第一層;用同樣的辦法壘至第四層。對岸橋的另一端用同樣的辦法壘木。在兩端均壘至第四層,兩面挑梁相距5米左右時,安放木簡支梁,鋪上橫板成橋。這種伸臂木樑橋,隨經多次重修,但結構始終未變。直至1965年,始改為永久性鋼筋混凝土工式簡支梁橋,橋長22米。
特點
花石峽是甘川道上第一道險要關口,也是入陰平道的咽喉,古代設有花石關,重兵防守。花石峽分大小兩峽。大花石峽北自鄧鄧橋北通北口,南至岷江匯入白龍江的兩河口,全長25公里。峽內谷深流急,兩岸高峰入雲,山石崔嵬,道路曲折,懸崖絕壁上古棧道遺蹟隨處可見。小花石峽是大花石峽中鄧鄧橋一段,也是最險要的一段,長2.5公里。由北而來的岷江象一條發怒的巨龍沖入峽中,拍岸擊石,左衝右突,翻騰著,咆哮著,波浪滾滾,浪花飛濺,聲如雷鳴,震天撼地。矗立兩岸的巍巍高峰懸崖如削,壁立千尺,一道道岩洞中成群的紅嘴鴨和燕子出入飛翔,半空中一兩隻金雕盤旋鳴啼。步入峽中,不禁使人想起李白《蜀道難》中“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詩句,確有走投無路,插翅難飛的感覺。
大小花石峽中,歷代文人墨客留下大量摩崖碑刻,或記事,或抒情,或隸書,或楷書,豐富多彩。除鄧鄧橋摩崖外,主要的有南宋紹興二年(1132年)魯班崖摩崖、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通北口摩崖、清康熙八年(1669年)候兒壩摩崖及康熙間尖佛嘴摩崖等幾處碑刻。
鄧鄧橋北峽口外不足1華里的山灣里,有一百餘戶人家的村莊,亦名鄧鄧橋村,相傳是古代守橋士兵及家屬定居形成的村落。清代閩中詩人陳如崗描寫花石峽鄧鄧橋的一首詩:
束馬懸車不易行, 崎嶇險道出陰平。
當年人抗期期詔, 此日橋留鄧鄧名。
板屋數家喧虎跡, 石崖千尺涌江聲。
前途聽說明朝坦, 穩坐籃輿夢不驚。
鄧鄧橋的由來
據《三國志注》載:公元263年,屯兵沓中的姜維(沓中:今岷縣、宕昌、舟曲交界處),得知老對頭鄧艾、锺會率大軍又進攻來時,便退守劍門關,以阻魏軍入川。但有智有謀的鄧、锺二人吸取已往正面交峰之教訓,由锺會去攻劍門關牽制姜維,鄧艾與其子鄧忠率大軍取道隴西、漳岷,想從俯背入川。他們到宕昌境內順岷江而下行至鄧橋時,但見兩山峙立,高聳入雲,中間只有一道天然石峽,滔滔岷江從峽谷底湍湍急流,濤聲如雷,軍不能過。面對眼前障礙,鄧艾父子沒有繞道,而是下令在此安營紮寨,讓一部分人開鑿山崖,一部分人上山砍伐林木,經兩萬多士兵數日晝夜奮戰,修成了至化馬的棧道達30多里,使大軍順利南下。此棧道因鄧艾父子所修,便名為“鄧鄧橋”。
鄧艾父子率軍過鄧鄧橋之後,便一路無阻,直至陰平,當陰平險道又擋住去路時,他們借鑑鄧橋鑿修棧道之經驗,迅速鑿山開路,神奇的出現在姜維的後方,滅掉了無扶雞之力的蜀國。一個極其普通的棧道在特殊的歷史時刻,承載了一個滅國統一的神聖使命,不得不令後人驚嘆。興亡誰人定,也許就是這樣一個個極其普通棧道。但可惜的是,神兵滅蜀的鄧將軍未能享受成功的喜悅便走上了不歸路,固守劍門的姜軍師也因顧此失彼而成為他一生最大的敗筆。“話說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是歷史發展的規律,非一人能定也。所以,對鄧、姜二人的打打殺殺,勝也好,敗也罷,都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笑談,只有刻在那青山碧水間的足跡成為英雄的佐證,詔示後人。清初仕人陳如同路過鄧鄧橋時有詩讚曰:“束馬懸崖不易行,崎嶇險道出陰平。當年人抗期期詔,此日橋留鄧鄧名。板屋數家喧虎跡,石崖千尺涌江聲。前途聽說明朝坦,穩臥蘭輿夢不驚”。
如今,天塹已變通途,鄧艾父子當年紮營的地方,後裔們由少變多,已發展成為幾個村莊,村名與人名多為鄧姓,這裡或許已成為鄧艾將軍真正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