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赫績

鄧赫績(1886年~1926年9月14日),男,漢族,湖南桃江人。原名黑七。出生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7歲到地主家當放牛娃,14歲從師學泥工。後到長沙清軍49標當兵。因目睹軍界腐敗,秘密串連幾名新兵帶槍脫離兵營,在雪峰山拉起“劫富濟貧”的農民武裝。1922年農曆10月,率部百餘人攻入益陽縣城,懲處了幾個無惡不作的大惡霸,從此威名大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鄧赫績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南省益陽縣(今桃江縣)金沙洲鄉
  • 出生日期:1886年
  • 逝世日期:1926年9月14日
  • 職業:軍人
  • 信仰:中國共產黨
人物生平,人物事跡,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1924年春,接受孫中山代表劉承烈的收編,率部編入“湘中游擊司令部”,任第二支隊支隊長。同年秋,參加討伐湖南軍閥趙恆惕的戰鬥。因戰功升任湘西靖國軍第一軍某團團長。後任湘軍第六軍九梯團團長。1925年第六軍戰鬥失利退至廣州,編入國民革命軍第二軍後,任五十三旅十二團團長。不久主動請戰率部去連平平定叛亂,大獲全勝,受到軍部嘉獎。同年冬由軍副黨代表李富春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率部作為第二軍先鋒團出師北伐。9月14日,在攻打新余縣的戰鬥中,身先士卒,連克敵5處陣地,不幸在追擊逃敵時身中數彈而犧牲。

人物事跡

1902年,16歲的鄧赫績已長得又高又大,隨父親到洞庭湖一帶打零工。不久,其父因染上時疫無錢醫治而病逝,他只好重操泥刀維持生計。幾年間,他奔波於華容、沅江、寧鄉、益陽等地,由於他秉性剛直,重義氣,好打抱不平,因而結交了不少窮朋友和江湖豪俠,並逐漸產生了“劫富濟貧”的思想。於是,他投奔河溪水的駐軍,當了兵。不久,該部被遣散,他又轉入湖南新軍四十九標。從此,他發憤學習軍事,刻苦練習投彈射擊,不到兩年,便練就了一手好槍法。
不滿地主剝削壓迫的鄧赫績,利用平時訓練機會秘密串連上幾個志同道合的士兵,於一個深夜帶走7支步槍,回到桃江、寧鄉交界的雪峰山,邀集一批貧苦農民,在王爺洞飲雄雞血酒為盟,公開樹起了“打富濟貧”的造反旗幟,與附近觀音堂高坤領導的農民自發武裝遙相呼應,專門打擊為非作歹、欺壓百姓的土豪劣紳。
鄧赫績組織武裝反抗壓迫,觸動了土豪劣紳的利益。竹懷莊等地的反動豪紳派款索糧、買槍招兵,合辦團防,企圖鎮壓這支農民起義武裝。鄧赫績聞訊,率部深夜潛入竹懷莊,當場擊斃地主武裝頭目李儒亭,並放火燒了竹懷莊。臨走前還在院牆上寫下了這樣一段話:“你辦團防,我擊團防,今天燒你屋,明天奪你槍,後天叫你見閻王!”當地老百姓看了,無不拍手稱快。
火燒竹懷莊後,當地豪紳惶惶不可終日。兩泉灣、顏家山等地的土豪惡霸以“聯防剿匪”為名糾集在一起,專門與鄧赫績領導的農民武裝作對,不但派團丁燒毀了鄧赫績家的房子,還揚言要上山“征剿”。面對地主武裝的瘋狂報復,鄧赫績與觀音堂農軍首領高坤商議,採取對策,決定分頭率隊下山,主動襲擊敵巢。鄧赫績率部出擊成功,一舉搗毀了兩泉灣反動頭目高質道的老巢,而負責攻打顏家山惡霸高維楨的高坤,卻在追擊逃亡的高維楨時中彈身亡。
為了替死難的觀音堂農民起義軍首領高坤報仇,鄧赫績籌劃襲擊由雪峰山逃入益陽縣城的地主豪紳的行動。1922年11月,他率部100餘人,化裝進入益陽縣城茶亭街,挑選精悍人員10多人埋伏在險要處,他則率主力於當晚9時在城內發動攻擊。頓時槍聲大作,火光沖天,縣知事從睡夢中驚醒,慌忙從后街逃走。縣署兵丁無人指揮,一觸即潰,鄧赫績率部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藥,並處決了殺害觀音堂農軍首領高坤的反動頭目高維楨父子。自此,李家灣、樟木塘、石橋灣等處的團防,再也不敢以“清匪”為名殘害百姓,“綠林好漢鄧黑七”的威名也很快在湘中地區廣泛傳開了。
1923年冬,孫中山派劉承烈到益陽一帶收編農民武裝。劉承烈了解到鄧赫績的情況後,立即來到雪峰山做鄧赫績的工作,開導他認清革命形勢,投身救國救民大業,不要滿足於做山寨王。鄧赫績通過與劉承烈的多次交談,逐漸消除了顧慮,欣然接受收編。也正是此時,經劉承烈建議,“黑七”改名為“赫績”,即“赫赫業績”之意。1924年春,鄧赫績率部下山,開赴益陽縣城,編入湘西靖國軍領導的“湘中游擊司令部”,他被任命為該部第二支隊隊長。
1924年秋,鄧赫績隨湘西鎮守使蔡鉅猷討伐湖南軍閥趙恆惕。他率部在漵浦智取趙恆惕第一師,因有功升任湘西靖國軍第一軍的團長,後又改任湘軍第六軍九梯團團長。不久,蔡鉅猷率領的第六軍被趙恆惕擊敗,由湖南退入廣東。鄧赫績跋涉千里,護送蔡經雲南、廣西到達廣州,受到國民政府大元帥孫中山的賞識。蔡部被編入國民革命軍第二軍,鄧赫績任五十三旅十二團團長。
1925年,鄧赫績初到廣州,便主動請戰去連平平定叛亂。位於廣東、江西交界處的連平,地形複雜,易守難攻。鄧赫績接受任務後,即派員先摸清敵情,然後召集排以上人員商議攻城計策。一個漆黑的深夜,他指揮全團分兵兩路突襲連平城,一舉擊破叛軍防線,攻克連平縣城。捷報傳到廣州,軍長譚延連聲誇讚:“兵貴神速,出奇制勝。鄧團長真是名不虛傳的虎將!”軍政治部主任李富春對這個農民出身的團長更是格外賞識,多次約見,每次都作長時間的談話。同年冬,經李富春介紹,鄧赫績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自此,他由一個綠林豪傑轉變為一名無產階級革命戰士。
1926年6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鄧赫績率全團作為國民革命軍第二軍先鋒參加了北伐行列。國民革命軍由廣東北上湖南,一路勢如破竹。第二軍在到達醴陵之後,改向江西萍鄉進軍。9月6日兵臨萍鄉城下。城內敵人憑藉堅固工事,用大炮和機槍組成嚴密的火力網,阻止北伐軍前進。北伐軍多次發起衝鋒,均未突破敵人的防線。從上午戰鬥到黃昏,北伐軍傷亡越來越大。這時,鄧赫績立即在全團挑選了30多名士兵組成敢死隊,每人只帶一把大刀和兩顆手榴彈,趁著黑夜雨驟之時,摸進敵人陣地,奪取了敵人的機槍,並掉轉槍口向敵人猛射。這時,城外軍號齊鳴,大部隊向著城內猛衝猛殺,一舉攻占了萍鄉縣城,從而取得了北伐軍進入江西省的第一次重大勝利。
攻占萍鄉後,北伐軍乘勝前進,14日又與敵軍在新余展開激戰,鄧赫績率十二團沖在大部隊的最前面。為了奪取敵人陣地,他身先士卒,衝鋒在前,連克敵人五處陣地,當他率部又為搶占另一處高地發起新的衝鋒時,不幸身中數彈,以身殉國。

人物評價

鄧赫績犧牲後,靈柩經長沙運回益陽,各界民眾沿途祭奠,公葬在益陽市迥龍山。為了褒揚這位在北伐戰爭中英勇獻身的虎膽英雄,國民政府追授他陸軍少將軍銜,並將他的英名鐫刻在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建於南昌青雲浦的北伐陣亡將士紀念塔之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