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家溝,1973年設立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鄧家溝
- 設立年份:1973年
- 所在區域:內蒙古自治區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Dèngjiāgōu
鄧家溝,1973年設立的地名。
鄧家溝,197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鄧家溝,因鄧姓人氏最早在此定居,故得名。歷史沿革鄧家溝,1972年前此地沒有人家,從1973年開始陸續從外地遷來大批移民到此定居,薩馬街人民公社接管了這批人,並批准成立了哈拉蘇大隊,...
鄧家溝村隸屬於瀋陽市蘇家屯區白清姚千街道,位於瀋陽市東南部,地處瀋陽、本溪、撫順三市交界的黃金地帶,下轄鄧家溝、佟墳溝、祝家溝、腰道子、關台溝等5個自然村,總面積12610畝,其中耕地2300畝,總人口1021人。旅遊資源 鄧家溝...
鄧家溝村隸屬於高橋鄉新場村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高橋鄉西北邊,距離新場村委會1公里,距離高橋鄉13公里,是新場村委會所在地。國土面積有1.97平方公里,海拔1350米,年平均氣溫18℃,年降水量12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洋芋農作物。該村...
鄧家溝自然村,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1.00公里,距離鎮13.00公里, 國土面積1.97平方公里,海拔1350.00米,年平均氣溫18.00℃,年降水量1200.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洋芋、紅苕等農作物。有耕地288.00畝,其中人均耕地1.01畝;有林地...
鄧家溝村隸屬於鳳儀鄉楊家灣村委會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鳳儀鄉政府的東北邊,距離村委會5 公里,距離鳳儀鄉政府18公里。國土面積0.96平方公里,海拔2200米,年平均氣溫13 ℃,年降水量10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有耕地...
鄧家溝組 鄧家溝組是朱偉元於1988年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命名 朱偉元,1988年命名,為黃家溝組[2]的同物異名,已停用。分布範圍 西北,甘肅省
鄧雲直 鄧雲直(1930年11月-1953年),男,四川省西充縣中南公社鄧家溝大隊人,1952年12月參加革命,生前為志願軍炮兵135團戰士,於1953年犧牲。人物經歷 1952年12月參加革命,生前為志願軍炮兵135團戰士。犧牲情況 1953年犧牲。
延安抗日軍人家屬子弟國小舊址,時代:現代,地址:延安市寶塔區棗園鎮鄧家溝村。 A區:舊址的三排窯洞,南北長80米,東西寬60米。 B區:東至山體,西至包茂高速,北至西川河道,南面A區外延126米。保護 2014年6月9日,陝西省...
截至2018年10月31日,太和鄉下轄11個行政村:河埡山村、碧山廟村、梅埡場村、袁家溝村、寶玉溝村、鄧家溝村、侯家溝村、松林灣村、井撐溝村、老家溝村、長灘壩村,鄉人民政府駐碧山廟村和河埡山村交界處。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太和...
延安抗小遺址景區位於棗園鄧家溝內,在延安眾多顯赫的革命遺址中獨樹一幟,不可替代。景點介紹 建設延安抗小遺址景區,對弘揚延安精神,加強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推進社會注意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發展延安旅遊業有著重要意義,被列為我市...
柿林村位於白鶴鎮西部,北臨黃河,南依邙山,西接黃河小浪底水庫大壩,東連西霞院反調節水庫,全村1500人,面積5平方公里。東鄰王莊村以鄧家溝為界,西與寧嘴村相鄰,以郝家溝為界;南與趙嶺、王北兩村接壤,以南嶺為界,北臨黃河...
截至2011年末,中南鄉下轄雨台山、李家山、鄧家溝、郭家嘴、周家嘴、中和井6個行政村;下設69個村民小組。截至2018年10月31日,中南鄉下轄6個行政村:雨台山村、李家山村、鄧家溝村、郭家嘴村、周家嘴村、中和井村,鄉人民政府駐...
刁榮桂,瑾元公三子。(始祖刁 清之明甫公之後房)生於清康熙廿八年(1689年)十二月廿六日,卒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三月初五日。清乾隆七年(1742年)九月初二日由惠州府嘉應州長樂縣水南村遷居四川省金堂縣廣嚴寺鄧家溝(今...
王邦秀(1895—1940.6.30),江西吉安縣人。1929年參加革命。生前是八路軍第120師政治部民運部副部長。1940年6月30日在交城縣鄧家溝犧牲。人物生平 王邦秀(1895—1940),江西吉安縣人。1929年參加革命。1934年隨軍長征,曾任湘鄂...
柳樹坑村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三川鎮境東北部。村委會駐柳樹坑而得名。轄柳樹坑、鄧家溝、石門溝、關爺廟村、朱家嶺、期蠻子溝、後西溝、石門東溝、前西溝、後北溝10個自然村。總面積8.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64.5畝,275戶,1218...
截至2011年末,原雙桂鎮下轄桂花、觀音堂、臨水院、鳳翔山等17個行政村,下設123個村民小組;原太和鄉下轄河埡山、碧山廟、梅埡場、袁家溝、寶玉溝、鄧家溝、侯家溝、松林灣、井撐溝、老家溝、長灘壩11個行政村,下設89個村民小組;...
白金剛,1977年生於渭水之濱、蟒塬之畔的高陵縣鄧家溝。95年考入西安師範音樂專業,十餘年從事藝術教育工作,在工作之餘發掘陝西的民間藝術,地方文史,文化遺存,為教學服務,使藝術教育更多的本土化.民族化,為瀕臨滅絕的民間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