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鄒哲
- 國籍:美國
- 民族:漢
- 職業:美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資深研究員
- 性別:男
- 學歷:博士
簡介,生平,科研成就,獲獎經歷,留美生涯,個人心愿,
簡介
鄒哲,博士,美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資深研究員、“星塵”項目的設計者和副首席科學家。鄒哲博士出生於抗戰時期的中國,少年時期經歷動盪,在20世紀50年代來到美國邊打工邊讀書,接連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洛杉磯分校獲得學位,此後一直在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從事宇宙工程研究。
生平
鄒哲的生平,是他那一代部分中國人的典型,他出生的時候正好是抗日戰爭時期,襁褓中就被父母帶著從南到北四處躲避戰亂。抗戰結束了,中國的內戰又開始了,童年的鄒哲,因為父輩的政治選擇而再次流離,他的家庭先是去了廣州,其次是香港,最後到了台灣。
1956年,還是箇中學生的鄒哲來到美國讀書,由於家境並不富裕,他半工半讀,甚至申請過當搬運工。終於在美國最好的大學之一加州大學伯克利學校獲得學士和碩士的學位。然後又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得博士學位。此後就進入美國宇航局下屬的噴氣推進實驗室研究宇宙工程。鄒哲比較得意的是他學的專業,“我不是個聰明人,但是比較勤奮,而且比較不守規矩,比較喜歡動手做實驗。”鄒哲認為中國科學家搞科研做書面的比較多,動手的比較少,這點不如美國同行。
鄒哲的科研生涯和彗星結下了不解之緣,他說:“彗星是我們目前知道的最有趣的天體,研究彗星很有趣。”
科研成就
鄒哲在1981年首次提出了“星塵”計畫這個構思,但直到1986年才被宇航局接受,這已經是他的第13次提案了。他在介紹這個計畫的時代背景時說,當時“哈雷”彗星回歸,才使美國宇航局開始重視彗星,否則提案還可能夭折。他說,不少科學家提出了研究計畫,而他的“星塵”計畫因為構思巧妙、成本低而獲得支持,並成為美宇航局旨在以低成本探索宇宙的“發現”計畫的一部分。“我當時想的是,如何不登入彗核就能捕獲彗星的物質粒子樣本,”鄒哲說,“要登入的話成本非常高,大約一萬磅的推進劑才能把一磅重的載荷送上去。我構想一個較簡單的飛船,能藉助太陽和行星的引力和彗星近距離交會,取得樣本後飛回地球。”如何捕捉太空中高速運動的彗星物質粒子呢?鄒哲自己設計了一種介質—矽氣溶膠格線,他比作“蒼蠅拍”,而噴氣推進實驗室則較文雅地被比作“網球拍”。這是一種由99.8%空氣和0.2%矽組成的超輕物質,“幾乎可以在空中浮起來”。鄒哲解釋說,這樣的物質“可以像拍蒼蠅一樣粘住和保存彗星物質粒子,還不影響粒子本身的特性,回到地球上可以研究”,這個“蒼蠅拍”還可以捕獲從人馬座星系來的星際間塵埃粒子,可謂一物兩用。
“星塵”是繼“阿波羅”計畫之後,美宇航局第二個取回外星球物質樣本的太空探索項目,也是美國第一個專門探索彗星的項目。鄒哲說:“彗星是目前我們知道最有趣的天體,探索彗星非常有趣。”他解釋說,研究彗星會揭示太陽系誕生和地球生命起源的奧秘。彗星是太陽系誕生時的殘餘物質組成的,來源於太陽系外圍的柯伊伯帶,這裡溫度常年保持在零下200多攝氏度,比較好地保存了45億年前剛誕生時的狀態。而“星塵”號飛船探測的彗星“維爾特二號”尤其“有趣”。鄒哲解釋說,這顆彗星是在1974年才被發現來到太陽系內圈的,它可能受到了土星的引力影響,它在太陽系內圈才運行了5個周期,相比之下“哈雷”彗星已在太陽系內側轉了不少圈了。“這就意味著,彗星的物質變動很少,大部分還保持著太陽系初生時的狀態。如果採集其樣本,可能獲得很罕見的數據,”鄒哲說。鄒哲已65歲了,么還要在宇航局控制現場奔波時,對此,鄒哲大笑著說:“我當然應該到現場,我等了多少年了!”
獲獎經歷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負責執行“星塵號”計畫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PL)資深華裔科學家鄒哲(Peter Tsou)因參與該計畫並在2005年成功蒐集到彗星樣本,對解開太陽系的奧秘有極大幫助,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於2006年6月21日頒發鄒哲特殊科學成就獎。鄒哲是全程參與該計畫百位科學家中唯一的華裔。
留美生涯
鄒哲認為,忠誠度的問題和種族歧視的問題哪個國家都有。問題的關鍵是作為少數族裔如何在困難面前知難而進,如果知難而退,這不是一個幹事業的人所應有的態度。鄒哲50年前自己剛來美國的時候,想找一個倉庫搬運工的工作都遭到歧視,當時他身後一個白人要求同樣的工作時,老闆馬上就讓他填表就業。對此,他沒有氣餒,而是更加百倍地努力去打拚,用自己的行動贏得美國主流社會的尊重,他在伯克萊大學苦讀了五年的電器專業之後又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取得了系統工程博士學位。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的美國學生把他介紹給了噴射推進研究所。 鄒哲為自己是個華人而驕傲。他說:“我們中國人是很聰明的,在科研上有很強的能力。現在從大陸和台灣到美國來的研究人員、工程師,有很多非常出色。”但是他也發現,華人的身份在美國科研圈子裡意味著加倍的努力。他說:“如果說,美國人在研究上要被承認,發表三篇論文就夠了,那么華人要被肯定,就必須至少發六篇才行。”這種尷尬,也體現在他的研究計畫上。鄒哲說,除了“星塵”之外他還有一些想法,但不被重視。就連“星塵”項目,也是多次被拒之後才通過的。期間,他不僅向美國宇航局、也向歐洲航天局提出過申請,但都沒被接受。他說:“像我這樣搞研究的,在美國感到很孤獨。”
他的科學家奮鬥之路就是這樣一路拼過來的。他一手策劃的“星塵計畫”就是在這種種族歧視的圍剿中,經過22年的不懈努力、經過13次反反覆覆的提案,最後甚至不得不搬出知名專家做支撐,才組成了由13名科學家加盟的項目研究小組,最終擊敗其他28組專家,讓自己的提案最後脫穎而出,不但得到了美國太空總署的採納,而且還有了今天太空船捕捉彗星塵埃凱旋歸來的喜訊。鄒哲 之所以是個“副發言人”,這裡就有一個種族歧視問題。因為是華人,知名度和影響力不夠,所以不得不找一個非常有影響的白人科學家做靠山,這樣才在權威論證會上得到了關注和認可。但是整個項目從頭至尾都是他一個人全面負責並付諸實施的。他強調說:美國雖然也有種族歧視,但同時也給了新移民很多的機會。只要你的眼睛不是總盯著歧視,而是盯著機會的。
個人心愿
開朗的言談﹑平和的微笑,來美將近30年還一直未變的脆生生的陝西口音,讓人覺得鄒哲與傳統的科學家們的確有那么一點不一樣,多一份人情味。作為華人科學家,鄒哲是否想過參與中國航天研究呢?當記者問到這個問題時,他語氣非常激動:“我一直都在想啊!但我就是找不到門路,不知道自己該怎么做才行!”
鄒哲說,他關注中國航天事業的進展,並且一直期盼國內的研究機構向他發出邀請。他覺得,參與中國的航天研究,會使自己的成就更容易得到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