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向平,1951年出生,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綿陽藝術學院教學副院長,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鄒向平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51年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四川音樂學院
- 職稱:教授
基本簡介,獲獎情況,學術成果,科研成果,學術交流,作品獲獎,
基本簡介
鄒向平,現任四川音樂學院綿陽藝術學院教學副院長,四川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出生於音樂世家,五歲學習鋼琴,1964年考入四川音樂學院附中,1970年畢業後下鄉鍛鍊,後到阿壩州文工團工作。1971年入伍,服務於瀋陽軍區話劇團、歌舞團,作樂隊演員。 1980年轉業回四川音樂學院任教。1985至1989年在四川音樂學院攻讀作曲、作曲技術理論碩士,1989年在四川音樂音樂學院取得文學碩士學位,留校任教。2001—2002年在四川大學藝術學院任副教授,音樂系主任。先後獲得省國內、國際作曲比賽、以及教育成果方面的十多項重要獎項。任教二十六年,潛心致力於教學改革、學術研究和創作,成績顯著。1997年至1999年,曾用一年零四個月在美國名校研修和講學。是目前省內和國內作曲和技術理論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作曲家。擔任作曲主科、配器和復調音樂基礎大課的本科教學和以上三個方向的碩士導師。鄒向平具有多方向的專門技術課教學經驗和研究成果。
獲獎情況
獲獎項目有:“聖卡羅杯"全國(中小型)鋼琴作品比賽優秀獎(2007),四川省第五屆巴蜀文藝獎榮譽獎兩項(2006),2006年國家舞台精品評選前三十強《水仙之戀》(大型曲藝)主要作曲,全國音樂作品評選第十一屆(室內樂)作品獎和第五屆中國音樂金鐘獎作品獎(2005),“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評選入選(2004),四川省第二、三屆巴蜀文藝獎音樂作品獎(1995、1998)四川省第六屆“蓉城之秋"管弦樂創作一等獎(1996),“喜馬拉雅杯"中國風格鋼琴曲國際作曲比賽第一名(1995),《魚鳧祭》獲“黑龍杯"全國管弦樂作曲大賽特別獎(1992),台灣省第二屆征曲(管弦樂)比賽佳作獎(1993)等十多項作曲獲獎和榮譽。 1987年至1999年,分別獲得美國“亞洲文化協會"(ACC)和“基督教亞洲高教聯合基金會"的學者訪問和研助獎金。曾應邀參加音樂作品首演和演出的地方有:美國辛辛那提音樂學院音樂節,紐約林肯音樂廳,西雅圖藝術館,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邁阿密大學。創作的音樂作品在日本,奧地利,澳大利亞佩斯第五屆音樂節(2002),韓國首爾的“中韓作曲家"音樂節(2006)上受到歡迎。並受到2007年澳大利亞布瑞斯本音樂節的創作和演出邀請。 其他作品有:現代川劇《三槓爺》,《好女人與壞女人》的配器,第六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開、閉幕式的部分音樂創作,電視電影《熱巴》音樂作曲等。
學術成果
2007年春,應邀出席在紐西蘭舉行的第二十六屆“亞太音樂節”,發表論文《四川川劇高腔音樂的藝術特徵》。2006年秋,獲得四川省文聯頒發的兩項創作榮譽獎。2006年春,赴韓國參加“中韓作曲家音樂創作交流”,發表作品《回應》。2005年,作品《川腔》獲得第五屆中國音樂金鐘獎銅獎。室內樂《幫、打、唱之變奏》獲得第十一屆全國音樂作品評獎優秀作品獎。2003年,《即興曲-侗鄉鼓樓》獲得由中國民族文化促進會評出的“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的殊譽。2001-2004年,兩首作品在《21世紀中國兒童鋼琴優秀作品徵選》(上海音樂出版社)發表。
科研成果
1,自2002年以來,擔任管弦樂配器課程主講教師。在教學中結合運用在國外研修所獲得的大量新資料文獻和樂譜,自編了配器教材,上課生動和內容豐富,受到學生的普遍讚揚。大大提高了2000級以來作曲本科生的配器教學質量和水平。已培養出配器碩士研究生一名,並成為學院該專業的教學後備人才。結合配器領域的科研,承擔了省教育廳社會科學科研項目《中國當代室內樂中的音色寫作技術》的專項課題任務。該課題旨在研究配器學科的前沿領域,預計在2008年完成,即將填補國內同學科中的一項研究空白。2,復調音樂的教學和科研成果。八十年代末,他曾參加了在西安音樂學院舉辦的全國音樂院校的復調音樂研討會,所作《外國音樂中的復調新形態》的學術宣講受到國內同行專家的首肯。1989年取得碩士學位後,很快成為在復調音樂教學和研究方面的青年專家。發表了《賦格曲的變革》(譯文)、《謝德林的復調曲集》,《賦格的突破——盧托斯拉夫斯基的“前奏曲與賦格曲”研究》等論文在省以上的學術刊物上發表。在研究生教學中,採用國內同專業很少使用的外國原文復調音樂和現代對位技術的教本,如Harold Owen的《調性與調式對位》,和Charles Brkhart的《音樂分析》。目前帶有復調研究生一名。在即將召開的第二屆全國復調教學與科研研討會上,還將發表新的研究論文:《諾諾的音樂作品研究》。3,作曲教學與成果。在作曲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基礎理論學習和實際創作能力的發揮,有兩名學生分別獲得2006上海國際手風琴作品比賽優秀獎,2000年上海“21世紀中國兒童鋼琴優秀作品徵選”新人獎和川音2003年聲樂作品比賽一等獎。並獲得2005年四川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成果組)。
學術交流
在國際學術交流和創作方面,多次獲得重要國際文化、教育和藝術機構的學術資助,並圓滿地完成了學術交流任務。1995年,鄒向平與美國音樂學家共同完成《四川街道之歌》(合作論文)在法國第十二屆歐洲人類音樂學年會上論文演講,受到與會專家學者的高度讚揚。並與外國學者共同開設了作曲系的多媒體創作課兩學期。1997年至1999年,鄒向平分別獲得美國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亞洲文化協會”和“亞洲高教聯合基金會”的訪問作曲家和學者訪問研助金。在美國受到多個著名大學、音樂學院的講學邀請,其中有辛辛那提大學音樂學院、馬里蘭州大學、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亞利桑納州大、邁阿密大學和明尼蘇達州大學。在專題講座中,他介紹了中國作曲家和他自己的作品,受到美國學術界和同行的讚揚。著名美籍高棉作曲家,世界音樂大獎獲得者Chinary Ung讚賞說:“鄒向平非常精通音樂中的一些領域,他的音樂具有吸引力和表現力,並表現出一個向未來發展的極好潛力。我預言他將是與他同輩亞洲作曲家中的佼佼者。” 1999年至2000年,受美國大提琴家和鋼琴家的委約,完成了新作品大提琴曲《川腔》、鋼琴四手聯彈《夔》的作曲,兩部作品分別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和西雅圖藝術館的世界首演。2001年,他在四川大學再一次與澳大利亞和美國的音樂家們合作,將四川的民俗、曲藝文. 化與現代音樂相結合,創作了一批嶄新的藝術節目。這批節目在成都展演兩場後,又應邀參加了在澳大利亞佩斯城第五屆現代音樂節的演出,在西澳為期一月的交流演出中,反響強烈,受到澳大利亞多家重要媒體的採訪和報導。在2000至2001年,鄒向平在學院內主動要求舉行了近十次專題學術報告會。著重介紹在國外獲得的西方作曲理論的最新發展狀況和資料。探討中國作曲家的創作思路和技巧。帶動和增強了院、系內的學術氣氛。
作品獲獎
在鋼琴創作方面,鄒向平的作品體現出現代作曲技巧,個人風格與民族風格的完美結合,其技術的高超,音樂語言的成熟和吸引力,已受到國際上的承認和眾多演奏家的喜愛。代表作品鋼琴曲《即興曲—侗鄉鼓樓》,自1995年獲得“喜馬拉雅杯”—中國風格鋼琴曲國際作曲比賽第一名以來,多次列為鋼琴國際比賽參賽曲目。在國內有四個不同的音樂刊物上發表,其中有人民音樂出版社和《音樂創作》。所寫論文《侗鄉鼓樓和我的鋼琴即興曲》在兩個國內刊物和一個國際音樂學術期刊《音樂在中國》上發表。2000年創作的兒童鋼琴組曲《兒童玩具組曲》,獲上海“21世紀中國兒童鋼琴優秀作品徵選”入選獎。2006年擔任了《中國當代鋼琴曲選》的選編,該樂譜收集了近年來具有影響力的當代中國作曲家的鋼琴作品,由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出版。在管弦樂創作方面,鄒向平的作品《魚鳧祭》在1992年獲得“黑龍杯”全國管弦樂作曲大賽特別獎,台灣第二屆華人作曲家管弦樂征曲比賽佳作獎(1993)。《峽江賦》獲第二屆“巴蜀文化獎”三等獎。《水月芙蓉》獲四川省“蓉城之秋”管弦樂音樂創作一等獎(1998),第三屆“巴蜀文化獎”二等獎等。鄒向平在教學中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很強的敬業精神。在課堂內和課堂外都嚴於律己,並注重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多次帶領學生深入少數民族地區採風,並在向民族民間音樂學習的同時,積極引導青年學生正確的認識民族音樂的遺產,指導他們的創作。鄒向平積極參與社會上的重大藝術活動,體現出他熱愛傳統和民間戲曲、曲藝術和積極推陳出新的藝術思想。如所參與主要配器創作的現代川劇大幕戲《山槓爺》,獲得第六屆“文化大獎”。現代川劇《好女人與壞女人》的配器。參與反映抗日戰爭題材的現代曲藝劇場《月光下的水仙》的主創音樂和音樂總監。反映藏族民間藝人生活的音樂電視電影《熱巴》的音樂創作。第六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的開、閉幕似的多段音樂創作。以上創作都收到很好的社會評價。2006年,參加主創作曲的《月光下的水仙》,獲國家舞台精品2006年三十強。鄒向平在川音作曲系的重點學科創優和學科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川音設立的“現代音樂中心”里負責策劃國際交流活動和學術講座等。擴大了學院和重點學科的影響力。綜上所述,鄒向平在教學、科研、學術交流和音樂創作中已體現出突出的貢獻。並在繼續努力發揮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