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區鎮志

《鄒區鎮志》是常州市武進區鄒區鎮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鄒區鎮志
  • 作者:常州市武進區鄒區鎮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 ISBN:978-7-305-07830-9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12月
  • 編纂人員:袁仁明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志遵循“存真求實”的原則,全面客觀地記述鄒區鎮的歷史與現狀。 二、本志遵照“詳今略古”的原則,時限上限不限,下迄2007年,必要時可適當追溯。為反映現實,序言、後記、圖照等延至擱筆。 三、本志記述範圍以現行行政區域為主,駐鎮單位適當記述,以反映全貌。

作品目錄

封面
鄒區鎮志
圖片
鄒區鎮政府
2007年3月,鄒區、卜弋兩鎮合併新建鄒區鎮揭牌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與中天鋼鐵集團董才平在北京全國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期間合影
1995年5月19日.國務院副總理田紀雲(左四)視察戴莊村題詞
199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吳階平(左五)視察常州市鋼筘廠(左三)施越浩
1999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費孝通(前左三)視察常州僑裕集團(左四)陳禮斌
2006年1月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何魯麗(前中)與城西消防中隊隊長張華中(後右一)在人民大會堂合影
2001年12月,江蘇省委書記回良玉視察常州市僑裕集團
1993年11月6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劉瀾濤(左一)、中組部副部長曾志(左二)視察武進第七塑膠廠(鄒區)徐克興(右一),鄒壽海(右二)
2005年11月14日,江蘇省省長梁保華與世界散打冠軍邰普慶合影
常州市委書記范燕青視察常州市華日升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2006年,常州市市長王偉成(左七)為東方學校落成剪彩
常州市委常委、武進區區委書記沈瑞卿(左四)檢查凌家塘農貿批發市場建設情況
鄒區燈具城
2007年中國鄒區燈具節開幕式盛況
江蘇凌家塘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鳥瞰圖
鄒新花園住宅小區
東方廣場
2010年鄒區鎮領導合影
鄒區鎮編志人員合影
榮譽附圖
序言
凡例
目錄
《鄒區鎮志》編纂委員會
《鄒區鎮志》編纂特邀顧問
《鄒區鎮志》評審人員名單
審定單位
鄒區概述
大事記
第一編概況
第一章建置區劃
第一節建置
第二節區劃
第二章自然環境
第一節境域
第二節地形地貌
第三節氣候
第四節河道
第五節國土資源
第六節生物資源
第七節自然災害
第三章人口與計畫生育
第一節人口規模
第二節人口構成
第三節人口普查
第四節計畫生育
第四章人民生活
第一節收入與消費
第二節住房與口糧
第三節社會保險與最低生活保障
第四節已消亡的生活用品
第二編基礎設施建設
第一章鎮村規劃與建設
第一節鎮村規劃
第二節集鎮建設
第三節農村建設
第四節鎮村建設管理機構
第二章道路橋樑建設
第一節道路
第二節橋樑
第三章公用事業建設
第一節供電
第二節供水
第三節供氣
第四節太陽能利用
第四章交通郵電
第一節交通運輸
第二節郵政電信
第五章環保綠化建設
第一節環境保護
第二節綠化
第六章房地產開發
第一節房地產開發企業
第二節房地產開發
第三節拆遷安置
第七章用地審批與管理
第一節基本農田保護
第二節用地審批
第三節執法監察
第四節土地復耕與整理
第五節管理機構
第三編工業、建築業
第一章工業、手工業
第一節私營手工業
第二節私營工業
第三節對私營工業、手工業的社會主叉改造
第二章鄉鎮工業
第一節發展概況
第二節改制改革
第三章工業五大產業
第一節裝備製造
第二節電子信息
第三節新能源
第四節新材料
第五節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材
第四章名優產品、科技進步
第一節名、優產品名錄
第二節省級以上新產品名錄
第三節科技進步
第五章外向型投資企業
第一節外商投資企業
第二節港台商投資企業
第三節上市公司
第六章工業集中區
第一節規劃建設
第二節園區發展
第三節優惠政策
第七章建築業
第一節修建站
第二節建築工程公司
第八章企業管理
第一節企管站機構沿革和負責人更迭
第二節質量管理
第三節安全管理
第四節十強鄉鎮、百強企業
第九章骨幹企業
第一節2007年上億元骨幹企業名錄
第二節2007年骨幹企業簡介
第四編農業
第一章生產關係的變革
第一節土地改革
第二節農業合作化
第三節人民公社化
第二章農業經濟體制改革
第一節生產經營體制改革
第二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第三章種植業
第一節耕作制度
第二節糧食生產
第三節作物栽培
第四節技術推廣
第五節病蟲害防治
第六節除草
第四章農副業
第一節養殖業
第二節水產業
第三節蔬菜瓜果種植
第四節地方特產
第五節獸醫站
第六節副食品基地
第五章農業機械
第一節農機具的發展與演變
第二節傳統農具的消亡
第六章農業管理
第一節農業技術推廣站
第二節農機站
第三節經管辦
第五編水利
第一章河道疏竣
第一節區域性河道
第二節鎮、村級河道
第三節援外水利工程
第二章河閘建設
第一節河閘概況
第二節河閘建設管理
第三章農田灌溉
第一節農田灌排
第二節灌溉設施
第三節灌溉管理
第四章防汛抗旱
第一節防汛排澇
第二節抗洪救災
第五章基本農田建設
第一節平整土地
第二節渠系配套
第三節農田節水工程
第六編財貿金融
第一章商業貿易
第一節商業體制
第二節商業經營
第三節專業市場
第四節餐飲及服務業
第五節管理機構
第二章糧油購銷
第一節糧食體制
第二節糧油購銷
第三節糧油儲存
第四節管理機構
第三章財政稅收
第一節財政
第二節稅務
第三節管理機構
第四章金融
第一節民間借貸
第二節銀行
第三節公債國庫券
第四節保險
第七編黨政社團
第一章中國共產黨
第一節早期黨的組織活動
第二節鄉鎮黨的組織建設
第三節黨員代表大會
第四節負責人更迭
第五節黨的建設
第六節統戰工作
第二章中國國民黨、三青團
第一節中國國民黨
第二節中國三民主義青年團
第三章政權
第一節清末民國時期行政機構
第二節新中國成立後的政權機構
第三節人民代表大會(歷屆人代會和負責人更迭)
第四節鄉鎮人民政府
第四章軍事
第一節駐軍
第二節兵事
第三節兵役
第四節民兵
第五節人防
第五章公安、司法
第一節公安
第二節司法
第六章政務
第一節民政
第二節勞動保障服務所
第三節工商行政管理
第四節統計
第五節物價
第六節審計
第七節城管
第八節信訪
第七章社會團體
第一節工會
第二節共青團、少先隊
第三節婦聯
第四節農會
第五節工商聯(商會)
第六節老齡協會
第七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第八節退休教師協會
第九節其他會道門
第八章政事紀略
第一節減租減息
第二節借糧運動
第三節貫徹婚姻法
第四節土地革命
第五節鎮壓反革命
第六節抗美援朝
第七節“三反”、“五反”
第八節普選
第九節糧食統購統銷
第十節農業合作化
第十一節肅反
第十二節整風反右
第十三節總路線、大躍進和人民公社
第十四節退賠工作
第十五節三年嚴重困難時期國民經濟的調整
第十六節社會主義教育運動
第十七節“文化大革命”
第十八節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團和宣傳新時期總任務
第十九節平反冤、假、錯案,地主、富農分子摘帽
第二十節農業生產責任制
第二十一節政治體制改革
第二十二節撤鄉建鎮
第二十三節鄉鎮企業的體制改革
第二十四節縣(市、區)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第八編文教衛生
第一章文化體育
第一節文化
第二節體育
第二章教育
第一節私塾教育
第二節學前教育
第三節國小教育
第四節中學教育
第五節成人教育
第六節外來工子弟教育
第七節教育現代化
第八節駐鎮藝術學校
第三章醫療衛生
第一節醫療機構
第二節醫療服務
第三節農村合作醫療
第四節預防接種和婦幼保健
第五節傳染病防治
第六節愛國衛生
第九編社會
第一章民情風俗
第一節歲時祝祭
第二節婚喪喜慶
第三節廟會集場
第四節社會陋習
第二章精神文明建設
第一節文明鎮村
第二節文明單位
第三節文明戶
第四節社會新風尚(選介)
第三章會靈山寺、基督教聚會點、金雞山廟
第一節會靈山寺
第二節基督教聚會點
第三節金雞山廟
第四章宗族
第一節宗族
第二節祠堂
第五章古遺蹟、古碑文
第一節古遺蹟
第二節古碑文
第六章古詩文與民間傳說
第一節古詩文
第二節民間傳說
第七章地名掌故
第一節集鎮村名
第二節橋名
第八章方言、諺語
第一節方言
第二節諺語
第三節氣象諺
第四節歇後語
第十編人物
第一章人物傳略
第一節革命烈士
第二節軍政界
第三節科教文衛界
第四節其他知名人物
第二章人物簡介
第一節軍政界
第二節科教文衛工商界
第三章人物名錄
第一節先進人物
第二節模範人物
第十一編村民委員會、社區
第一章村民委員會
第一節鄒區村
第二節楊莊村
第三節西里村
第四節龍潭村
第五節塘夏村
第六節戴莊村
第七節安基村
第八節前王村
第九節鶴溪村
第十節禮河村
第十一節仕尚村
第十二節長汀村
第十三節河頭村
第十四節橋東村
第十五節林場村
第十六節新屋村
第十七節段莊村
第十八節曙光村
第十九節卜弋村
第二十節新橋村
第二十一節劉巷村
第二十二節文昌村
第二十三節泰村村
第二十四節殷村村
第二十五節杏塘村
第二十六節凌莊村
第二十七節於家村
第二十八節琵琶墩村
第二章社區
第一節鄒區社區
第二節鄒新花園社區
第三節禮河社區
第四節卜弋社區
第五節泰村社區
第三章已劃出的行政村
第一節霍莊村
第二節夏蕭村
第三節趙墅村
附錄
一、先進集體
二、日軍在鄒區地區的暴行(古稀老人的回憶)
一、原郊區鎮
二、原卜弋鎮
三、中共鄒區鎮委員會檔案
四、禮河鎮工業企業租賃拍賣章程
五、卜弋鋼管廠企業資產先售後股協定
後記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