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盆地碳酸鹽岩沉積地質與油氣勘探新領域

《鄂爾多斯盆地碳酸鹽岩沉積地質與油氣勘探新領域》是科學出版社2021年出版圖書,作者是楊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鄂爾多斯盆地碳酸鹽岩沉積地質與油氣勘探新領域
  • 作者:楊華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11月
  • 頁數:298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03060316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總結了鄂爾多斯盆地動力背景以及早古生代構造—沉積演化過程,從整體、動態角度系統論述了盆地碳酸鹽岩層序地層劃分及對比、沉積體系及模式、層序岩相古地理、儲層和烴源岩發育特徵以及主控因素,並以構造—沉積分異作用控制生儲蓋組合為指導思想,分區塊深入探討了天然氣聚集帶成藏地質條件,重點對奧陶系碳酸鹽岩古地貌和岩性圈閉成藏模式進行研究,提出了碳酸鹽岩油氣勘探的重點區塊和層位,指出了今後勘探的新領域。研究成果與認識對鄂爾多斯盆地及其他類似盆地碳酸鹽岩儲層勘探與研究有著重要意義。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盆地地球動力背景與構造演化 1
1.1 盆地地球動力背景 1
1.1.1 全球陸塊群與中國古大陸構造域的組成 1
1.1.2 特提斯構造域和古亞洲構造域構造演化 2
1.1.3 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海陸配置及克拉通盆地演化 6
1.2 盆地構造演化 8
1.2.1 中—新元古代陸緣裂谷發育階段 9
1.2.2 早寒武世華北古陸發育階段 13
1.2.3 中寒武世華北古陸調整裂解階段 13
1.2.4 晚寒武世克拉通邊緣隆起階段 14
1.2.5 早奧陶世古隆起發育鼎盛階段 14
1.2.6 中—晚奧陶世喀斯特隆起發育階段 14
1.3 盆地構造—沉積分異與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 15
1.3.1 構造—沉積分異作用 15
1.3.2 早古生代構造—沉積分異格局及類型 16
1.3.3 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與盆地隆—拗分異 21
1.3.4 早古生代海平面變化與克里摩裏海侵—構造轉換事件 47
第2章 早古生代地層、層序劃分與對比 63
2.1 地層劃分與對比 63
2.1.1 區域地層區劃 63
2.1.2 早古生代地層劃分與對比 64
2.2 層序地層劃分及發育特徵 77
2.2.1 界面特徵及成因類型 77
2.2.2 層序地層格架 81
2.2.3 層序特徵及對比 87
2.3 奧陶紀東西海域小層劃分對比 93
2.3.1 盆地西北部桌子山組—克里摩里組地層劃分 93
2.3.2 古隆起東側小層劃分與對比 96
2.3.3 古隆起兩側四級層序劃分與對比 96
第3章 沉積體系、生物礁及沉積模式 101
3.1 沉積體系類型 101
3.1.1 濱岸沉積體系 102
3.1.2 陸棚沉積體系 104
3.1.3 緩坡沉積體系 104
3.1.4 台地沉積體系 107
3.1.5 大陸斜坡—深海盆地 115
3.2 奧陶系生物礁發育特徵 117
3.2.1 盆地西緣生物礁發育分布特徵 117
3.2.2 盆地南緣典型生物礁發育特徵 123
3.2.3 生物礁形成的沉積環境 128
3.2.4 盆地西緣、南緣生物礁沉積特徵的差異 130
3.3 沉積模式及演化特徵 133
3.3.1 早古生代沉積演化趨勢 133
3.3.2 盆地不同地區奧陶紀沉積模式及差異性 135
3.3.3 早古生代碳酸鹽岩沉積的規律性與差異性 136
第4章 層序岩相古地理特徵及其演化 139
4.1 編圖思路與成圖單元 139
4.1.1 編圖思路和方法 139
4.1.2 成圖單元 140
4.2 超層序岩相古地理特徵 141
4.2.1 SS1期 141
4.2.2 SS2期 142
4.2.3 SS3期 146
4.2.4 SS4期 146
4.2.5 SS5期 146
4.3 盆地層序(三級)岩相古地理特徵 149
4.3.1 寒武系層序岩相古地理特徵 149
4.3.2 奧陶系層序岩相古地理特徵 155
4.4 主要地區重點層段沉積微相平面展布 162
4.4.1 盆地東部微相展布及其演化 162
4.4.2 盆地西北部重點層段沉積微相分布特徵 168
4.5 不同級次層序岩相古地理編圖的優勢及進展 173
第5章 儲層特徵及控制因素 175
5.1 儲層類型劃分 175
5.2 白雲岩儲層特徵及主控因素 176
5.2.1 奧陶系白雲岩儲層特徵 176
5.2.2 寒武系白雲岩儲層特徵 195
5.2.3 白雲岩儲層發育的主控因素 198
5.3 奧陶系礁灘型儲層特徵及主控因素 200
5.3.1 儲層岩石學特徵 200
5.3.2 儲集空間類型及特徵 201
5.3.3 儲層物性特徵 205
5.3.4 儲層主控因素 206
5.4 古岩溶儲層特徵及主控因素 209
5.4.1 岩溶類型及特徵 209
5.4.2 前石炭紀岩溶古地貌具明顯的分帶性 211
5.4.3 岩溶古地貌對風化殼儲層發育的控制作用 213
5.5 儲層發育形成機理 219
5.5.1 隆—拗分異控制有利沉積(岩溶)相帶 219
5.5.2 沉積—早成岩奠定早期孔隙格局 220
5.5.3 水-岩作用定格晚期孔隙 221
第6章 海相烴源岩發育分布特徵 223
6.1 海相烴源岩基本特徵 223
6.1.1 有機質豐度 223
6.1.2 有機質類型 224
6.1.3 有機質成熟度 226
6.2 海相烴源岩發育的層控特徵 227
6.2.1 盆地西南緣奧陶系烴源岩層控特徵 227
6.2.2 盆地中東部奧陶系烴源岩層控特徵 228
6.3 海相烴源岩發育的有利沉積環境 228
6.3.1 盆地西南緣奧陶系斜坡—盆地相烴源岩 228
6.3.2 盆地中東部奧陶系台內潟湖相烴源岩 228
6.4 有效烴源岩分布及控制因素 230
6.4.1 盆地西南緣奧陶系烴源岩分布及控制因素 230
6.4.2 盆地中東部奧陶系烴源岩分布及控制因素 232
第7章 盆地構造—沉積分異作用與大型天然氣聚集帶形成 233
7.1 構造—沉積分異作用對大型天然氣聚集帶的控制 233
7.2 盆地中東部大型天然氣聚集帶成藏地質條件 234
7.2.1 烴源條件 234
7.2.2 儲集條件 234
7.2.3 封蓋條件 237
7.2.4 圈閉條件 238
7.3 盆地西部大型天然氣聚集帶成藏地質條件 241
7.3.1 烴源條件 241
7.3.2 儲集條件 244
7.3.3 圈閉條件 247
7.4 盆地南部大型天然氣聚集帶成藏地質條件 247
7.4.1 烴源條件 247
7.4.2 儲集條件 257
7.4.3 圈閉條件 259
7.5 奧陶系碳酸鹽岩成藏模式 259
7.5.1 盆地中東部碳酸鹽岩“古地貌”成藏模式 259
7.5.2 盆地西部、南部碳酸鹽岩“岩性圈閉”成藏模式 265
第8章 盆地碳酸鹽岩油氣勘探新領域 267
8.1 盆地整體有利勘探區帶 267
8.2 盆地海相碳酸鹽岩現實勘探新領域 270
8.2.1 古隆起東側中組合最有利勘探領域(已取得部分突破) 270
8.2.2 靖邊氣田奧陶系膏鹽岩下有利勘探領域 274
8.2.3 黃龍—宜川較有利勘探領域 275
8.3 盆地海相碳酸鹽岩值得探索的勘探新領域——秦祁海域 277
8.4 盆地海相碳酸鹽岩遠景勘探新領域 283
主要參考文獻 28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