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鹽馬古道

都督鹽馬古道

都督鹽馬古道位於重慶市豐都縣都督鄉。

都督因紀念唐朝太子李承乾的隨軍都督馬炟而得名,與武隆、彭水、石柱三縣交界,經豐彭二級路距豐都縣城70餘公里,海拔800-1670米。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旅遊資源富集,自然景觀獨特,有天坑、溶洞、峽谷、石林,懸峰瀑布等;人文歷史厚重,有絕壁古寨、巴國鹽馬古道、靈台、七棚子驛站等。巴國鹽馬古道最為壯觀,歷經蒼傷數千年,古道空遺,物是人非,星月依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都督鹽馬古道
  • 外文名:Ma gu viceroy, salt
  • 地理位置:重慶市豐都縣都督鄉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3℃
  • 開放時間:全年
  • 門票價格:免費
  • 占地面積:78.2 km
  • 著名景點:鹽馬古道、溶洞景觀、天坑景觀、七彩雲海、峽谷景觀、懸峰古寺、千年夫妻紅豆樹
  • 著名驛棧:都督大唐驛棧
古道信息,歷史考證,旅遊景點,

古道信息

“都督”一詞是古時的官名,興於三國,止於民國。縱觀全國,鄉以古時候官名命名的,都督鄉是唯一的。它為啥以此命名呢?近日,該鄉副鄉長廖克海向記者講述了其來歷。
古時,彭水縣的郁山鎮以產食鹽、丹沙、茶葉聞名。所產之鹽,旱時走鬱江烏江,轉長江外運。漲水時節,只能走陸路,即走郁山-棣棠-都督-暨龍-栗子—豐都,轉長江外銷。都督因其地理位置,是鹽馬古道的重要隘口,自巴國隋朝,都督都設有驛站,供過路客商休息。因由七棟不同的吊腳樓組成,人稱七棚子驛,雕樓畫棟,頗具巴國遺風。

歷史考證

都督距豐都縣城90公里,位於豐都縣與彭水縣之間。其場鎮與東羊角峽谷之間,尚保存一條較為完整的遠古鹽馬古道。
郁山古鎮位於彭水縣東北,距縣城46公里。郁山自古以產鹽著稱,在苗語中,郁山 即產鹽之山,郁山之鹽是最早被人類發現的鹽泉之一。巴立國之前,郁山屬巫臷,《山海經.大海南經》載:“巫臷民盼性,食古,不績不經,服也。不稼不穡,食也。爰有歌舞之鳥,鸞鳥自歌,鳳鳥自舞。爰有百獸,相群爰處。百穀所聚”。不織、不耕、不獵,卻衣食有餘,禽獸和睦,歌舞昇平,仿佛童話般的樂土,可見鹽泉帶來的巨額財富。巴立國後,與巫溪宇昌之鹽已成為巴國的支柱財源,巴國因兩大鹽泉國力強盛,開疆拓土,國運昌盛。曾參與武王伐紂,平定商殷,《尚書》記載:“武王伐紂,前歌后舞”,生動刻畫了巴國軍隊不戰而降服敵人的英勇場面。古時郁山產鹽由濮人負責,濮是苗人先祖,《華陽國志》載:“其屬有濮、賨、苴、共、奴、獽、夷蜒之蠻”,濮屬巴。郁山鹽大都通過鬱江、烏江、轉長江外運銷售,但鬱江烏江漲水時節,只能通過棣棠、都督走陸路到豐都入長江外銷,都督巴國鹽馬古道由此而生。由於古時郁山鹽產丹砂、茶葉,不少丹砂駝馬也走其道,因此在當地老百姓傳說中,又有紅馬古道之說。
巴國因鹽而興,也因鹽而衰,巴國巨大的鹽業財富被動強鄰楚國所窺,楚國憑其楚劍鋒芒,占領了巴的寧 昌鹽泉,巴都也被迫相繼迂往奉節、豐都,豐都也就成了巴子別 都。巴子不食楚鹽,郁山鹽成了巴國的唯一食鹽,郁山經棣棠、都督抵豐都的鹽馬古道更加興盛。
巴國失去了寧昌鹽,國力大減,楚國乘勢占領郁山,巴國失去了盛極一時的財源,長江東去,巴國西去,巴國之都相繼迂涪陵、重慶、合川、閬中,最後被秦國張儀、司馬錯所滅。《華陽國志》載:“周顯王時,楚國衰弱,秦惠王與巴蜀為好。蜀王弟苴侯私親於巴,巴蜀世戰。周慎王五年,蜀王伐苴候,苴候奔巴,巴為求救於秦。秦惠王遣張儀、司馬錯救巴、苴,遂伐蜀,滅之。儀貪巴、苴之富,因取巴,執王以歸,置巴、蜀及漢中郡,分其地為三十一縣。儀城江州。司馬錯自巴涪水取楚商於地為黔中郡。”
時空流逝,往事如煙。郁山之鹽自巴國濮人取水提鹽始,歷經五千多年的風雨歷程。郁山也因鹽而興,秦設黔中郡,漢置涪陵郡,唐時擁有10萬人口。古詩曾描繪:“一泉流白玉,萬里走黃金”,位於彭水與豐都之間的都督便成了“萬里黃金”的當口。遙想當年群山峻岭,流水潺潺,古道幽幽,馬鈴聲聲。
都督現存的一段遠古石板古道,蹄坑斑斑,綠苔水潤,道邊尚存馬炟洞、馬炟寺、漢石栓馬樁等遺 跡。古道空遺,物是人非,星月依然。

旅遊景點

都督位於豐都縣東南邊界。與石柱、武隆、彭水鄰界,距豐都縣城96公里,全鄉幅員面積78.2平方公里。海拔在1060——1680米之間。年平均氣溫23℃。都督地廣人稀,風光秀美無匹,擁有遠古天然陷坑、神奇峽谷、絕美溶洞、七彩雲海、奇特珍惜生物。是旅遊觀光、探險、體驗民風民俗,讓人留戀忘返之高地。
都督鹽馬古道
重慶市豐都縣都督鄉旅遊發展規劃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