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郭隆真,原名郭淑善,回族,1894年4月11日出生在河北省大名縣金灘鎮一個士紳家庭里。郭隆真自幼天真熱情性格剛強。母親對她嚴於管教,只讓她幹些料理家務的事。哥哥進學堂讀書時,她只留在家裡隨父識字。父親看她天資聰穎,常給她講花木蘭、梁紅玉等女英雄的故事。郭隆真受到鼓舞,要求上進,在父親的支持下進了學堂。在五六年的時間裡,她非常用功,能寫出許多好文章。她父親很高興,曾詼諧地說:“可惜淑善是個女孩,要是個男兒,價值就大了!”郭隆真聽了不服氣:“女的又怎樣,又不比男的矮半截!”
1913年,郭隆真到天津直隸第一女子師範學校讀書。
五四運動前夕,天津處在帝國主義的蹂躪下,軍閥官僚不管人民的死活,加緊壓榨,市場上洋貨充斥,民族工商業日漸凋敝,勞動民眾艱難困苦,青年學生面臨失學的困境。郭隆真所在的學校,是全省女子最高學府,天津的愛國浪潮尚未波及到該校,郭隆真厭倦了學校修道院式的教育。為了探求真理,郭隆真認真閱讀《新青年》等進步書刊。尤其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曙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真理,照亮了郭隆真的心。她和許多進步青年一起,開始走上了革命救國的光明大道。
五四運動爆發後,郭隆真懷著一腔熱血,積極參加。她召集女師各班積極分子,倡議成立婦女愛國團體,有組織有計畫地進行反帝反封建的鬥爭。婦女愛國團體繼而擴大到全市,成員除女學生外,家庭婦女、女教師等都可以參加。5月下旬成立了“天津女界愛國同志會”。“天津女界愛國同志會”選舉劉清揚為會長,張若名為評議部長,郭隆真和鄧文淑為演講隊長兼評議委員。
“天津女界愛國同志會”初期的活動,主要是向婦女進行愛國宣傳。郭隆真、鄧穎超負責組織講演。當時提出的愛國口號是“外爭國權,內除國賊”、“拒簽凡爾賽和約”、“取消一切不平等條約”等。後來,又進一步宣傳“爭取民族獨立、自由”、“要求婦女解放”、“男女社交公開”、“婚姻自由”、“保護母性”、“愛護兒童”等。郭隆真懷著強烈的愛國熱忱,帶頭到各處講演,還深入到比較偏僻的地區,挨家挨戶地訪問宣傳。為了擴大影響,女界愛國同志會還與學生聯合會密切合作,共同組成了“天津各界聯合會”。從此,女師學生和男校學生們一樣,在街頭演說,演出話劇,激發了廣大民眾的愛國熱情。
1919年9月16日,周恩來、郭隆真、劉清揚、鄧文淑等人舉行會議,確定了一個新團體的成立——覺悟社。會議明確了新團體的宗旨、任務、參加條件、組織形式,並決定出版《覺悟》雜誌。覺悟社的成立,標誌著天津青年運動進入新階段,作為我國早期共產主義運動的啟蒙組織之一,覺悟社在我國北方革命鬥爭中發揮了先鋒作用,其成員後來絕大多數都成為共產黨員和黨的重要領導人。
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許多進步青年到海外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1920年11月,郭隆真和周恩來等190餘人作為第15批赴法勤工儉學的成員,離開上海,踏上了赴法留學的航程。
在法國,郭隆真親身受到法國資本家的剝削和壓榨,深深體驗到資本主義制度的腐朽和黑暗,更加信仰馬克思主義。
勤工儉學的生活是很艱苦的。為了尋求真理,找到救國救民的道路,郭隆真不畏艱苦,貪婪地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剛開始時,她對法文還很生疏,就捧著字典,幾乎是一個字一個字地查譯。她好學不倦,愛研究問題,好獨立思考,平時態度沉著、溫和,不大愛說笑,但在研究問題時,總是興致勃勃,話語滔滔,非常活躍。
為了宣傳真理,擴大革命影響,郭隆真每晚不顧疲勞,逐字逐句地翻譯《剩餘價值》和《階級鬥爭論》,經常工作到深夜。每譯完一篇,她就立即送給周恩來,請他審校和修改。周恩來十分支持她的工作,認真而及時地幫助她審稿、定稿。郭隆真取回書稿後,馬上自己動手刻鋼版油印,直至裝訂成小冊子,寄回祖國。
根據郭隆真的一貫表現和進步要求,1923年周恩來、尹寬介紹她加入了中國少年共產黨,後經中共旅歐總支部決定,吸收她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4年秋天,黨組織派郭隆真去莫斯科東方勞動大學學習。雖然只學習了半年,但她親眼看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開闊了眼界。
1925年夏天,郭隆真結束了在蘇聯的學習,肩負著黨和民族的期望回到祖國。黨組織考慮到她比較熟悉北方的情況,在青年學生中有威信,就分配她到北京工作。
當時,正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北京市成立了國民黨特別市黨部,由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左派共同負責領導工作。郭隆真到北京後,協助國民黨市黨部婦女部開展工作,任婦女委員會委員,負責對城內外各大學校進行宣傳並聯繫女學生的工作,同時還負責接洽西郊香山慈幼兒院黨的地下工作。
1926年,奉系軍閥張作霖入關後控制了北京。他對共產黨人的革命活動恨之入骨,一方面對北京加緊封鎖,另一方面派大量軍警密探,跟蹤逮捕共產黨人,打擊進步團體和愛國人士。
1927年4月28日,李大釗慘遭反動派殺害之後,北京城裡風聲很緊。郭隆真處境危險,但她鎮靜自若,繼續堅持鬥爭。有一天,天剛朦朦亮,門外傳來急促的敲門聲,原來是女同學張挹芬來報信說:“情況緊急,趕快轉移。”郭隆真連忙告訴周圍的同志們,要他們先走,去通知黨員疏散隱蔽。她自己留下整理檔案,對付敵人的搜查。結果,許多同志都安全轉移了,郭隆真卻被敵人逮捕,關進陶然亭第一監獄。
郭隆真在獄中不畏懼,不妥協,繼續堅持鬥爭,鼓勵難友的鬥志,還向看守人員宣傳愛國反帝的思想,啟發他們覺悟。不久,看守她們的女獄卒開始同情她們,後來成了郭隆真等從獄中向外傳遞信息的義務交通員。敵人在郭隆真身上既未查到證據,也未得到口供,竟然強行判處了她12年徒刑。一年以後,經黨組織多方設法,才將她營救出來。
郭隆真出獄後到了上海,找到了鄧穎超,接上了組織關係。
大革命失敗後,黨組織考慮到郭隆真豐富的民眾工作經驗,是久經考驗的黨員,就派她去東北搞工人運動。到東北後,中共滿洲省委派她到哈爾濱中東鐵路三十六棚總工廠工作。
三十六棚總工廠,是一個具有反帝鬥爭光榮傳統的工廠,五四運動前後曾舉行過四次大罷工。郭隆真剛來到這裡,便深入到工人家中,和工人家屬一起洗衣做飯,縫縫補補,一面幹活,一面交談,很快就和民眾建立了感情。
這一年春節過後,郭隆真冒著凜冽的風雪,到處奔走,發動民眾籌建赤色工會。工人們積極回響,三天內簽名入會者即達890餘人。
在郭隆真等的指導下,三十六棚總工廠的工會正式成立,定名為總工廠(工人)委員會。
這時,三十六棚總工廠黨組織突然遭到破壞,一切工作轉入地下,新工會隨時都有被封閉的危險。為了應付可能發生的突然事變,郭隆真運用她長期作秘密工作的經驗,英勇機智地與敵人周旋,並和工會委員們做好了被捕和犧牲的準備。
在這萬分危急的情況下,中共滿洲省委決定郭隆真轉移。於是,郭隆真於1930年3月離開哈爾濱,轉移到了瀋陽。
郭隆真到瀋陽不久,組織上考慮到郭隆真不便於再留東北工作,遂將其調離滿洲省委,到上海接受新的任務。郭隆真在上海稍事休整後,於1930年秋,奉派到山東省委工作,化名郭林一。
1928年底,山東黨組織在原省委組織部長王復元投敵叛變後,連遭嚴重破壞。反動當局不斷派出便衣偵探,在青島、濟南等地大肆搜捕共產黨人。1930年秋季郭隆真到山東後,任省委委員。她首先到青島工作,任青島市委常委、宣傳部長,主要是領導工人運動。開始,她在滄口紗廠做女工工作,後來到敵人控制得較嚴的大英菸草公司開展活動,在紗廠、煙廠發展了一批共產黨員。
1930年10月中旬,青島內外棉紗廠的日本人將工人朱光清折磨致死,還不許大家聲張,對外則詭稱他是在打包車間被棉紗壓死的。郭隆真得知這一訊息後,就和工會人員一起在工人中間活動,指出朱光清是被廠方日本人害死的,動員工人們團結一致,同廠方進行鬥爭,保證工人的生命安全。同時,還散發揭露廠方壓迫、虐待工人的傳單。
從此以後,帝國主義、資本家對工會更加仇視,他們和反動政府相勾結,開除工會領導人和工人積極分子,並常用停工的辦法威脅工人。工人們在郭隆真等的領導下並未屈服。
敵人對郭隆真又怕又恨,經常派密探跟蹤盯梢,全力逮捕她。1930年11月2日,郭隆真到嘉禾路四方村一百號林福昌家裡活動,敵人尾隨其後,將其逮捕。
敵青島市公安局對郭隆真進行審訊。郭隆真自稱張李氏,從濟南來,在青島並無固定住址,是一個無業游民。敵人本來沒有抓住確實證據,一時難辨真假,弄不清郭隆真的真正身份。但敵青島市公安局在上報案件時說:“自從張李氏被捕後,《青島紅旗》亦隨之絕跡,由此認定她是一個宣傳共產主義、鼓動工潮的‘共產黨重要分子’。”郭隆真被押到公安局拘留所時,因為她是重要政治犯,態度又硬,敵人給她戴上手銬。在當時,開了女犯被拘留時帶手銬的先例,郭隆真以拒絕吃飯和梳洗表示抗議。1931年,敵人又把她押解到濟南第一監獄。
開始一段時間,敵人對郭隆真既不審訊,也不過問,採取從生活上折磨摧殘的手段,每天只發給她兩個又黑又硬的窩窩頭,或是摻了砂子和發了霉的飯糰,開水每天也只供給一星半點。不幾天,她被折磨得面黃肌瘦,得了支氣管炎病,咳嗽吐血。
郭隆真在殘酷的折磨麵前,意志並沒有消沉。她向許多難友伸出了友愛之手,體貼入微地照料有病的同志。她笑聲琅琅,使死氣沉沉的牢房有了生機。最使大家敬佩的是,在不許看書讀報的情況下,她能夠深入淺出地給大家講述很多有關政治、哲學知識,講述一些古今中外農民起義的故事,鼓舞難友們的鬥志。
敵人妄想用生活上的折磨使郭隆真屈服,讓她說出在青島的任務,要她寫悔過書,但都被她嚴詞拒絕了。敵人使用了各種殘酷刑罰,她始終咬緊牙關,忍痛抗拒,堅貞不屈。
反動軍閥韓復榘,在對郭隆真嚴刑審訊、毫無口供的情況下,將其判處了死刑。1931年4月5日,與其他21位同志一起被解到緯八路刑場。敵人在行刑前還不死心地對郭隆真說:“現在你只要說出共產黨的秘密,便可獲得自由。”郭隆真堅決地說:“寧可犧牲,決不屈節!”敵人絕望了,氣極敗壞地發出了開槍的命令。年僅37歲的不屈女性、共產黨員郭隆真,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人物關係
| | |
| | 郭榮桂,字攀蟾,人稱老攀先生,曾擔任師範學校校長,提倡普及國小教育,曾在數處創立初等國小。 |
| | |
| | |
| | |
| | |
| | |
| | |
人物評價
鄧穎超同志評價郭隆真:“她有火一樣的熱情愛護著國家民族,她同樣以火熱的高度憎恨當時的親日賣國賊!在她一生的革命工作中都證明他是一位堅決勇敢、不顧一切、精誠不懈的奮鬥者。”
劉源:郭隆真老前輩為中華民族獨立和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出生入死,奮鬥不息!她是優秀的共產黨員,是民族女英雄,是婦女界的光輝旗幟!她永遠是我們共產黨人和後輩人學習的榜樣!
戴建兵、吳乾:作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革命運動的卓越領導人,郭隆真在推動婦女解放、民族獨立,開展工人運動、婦女運動、學生運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郭隆真短暫的一生中,她衝破封建禮教的束縛,為婦女爭取權利,為民族解放而鬥爭,為革命奮鬥終身,無私無畏,英勇頑強。她順應時代潮流,如饑似渴地學習新知識,探尋救國救民的真理,以火一樣的熱情投身革命,追求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她的崇高品格和獻身精神,為後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後世紀念
紀念場所
郭隆真故居紀念館
郭隆真故居紀念館建成於1986年8月1日。該館坐落在河北省大名縣革命烈士陵園西側,共占地2000平方米,紀念館坐北朝南,5間正室黃瓦紅牆,古樸典雅,館門正南15米處是郭隆真紀念碑。
郭隆真紀念碑高4.5米,碑底座正方形,周長10米,碑頂是郭隆真半身頭像,面朝正南,用漢白玉雕成,碑身正面豎刻“郭隆真烈士紀念碑”八個大字。靠近碑座前方另立一小巧精製的橫碑,上面刻有康克清橫書:“向郭隆真烈士學習”八字,碑的背面記述了郭隆真烈士的生平事跡,紀念碑左右靠後方兩側,有兩個石碑分別記述了建館過程和部分捐款單位、個人名單。紀念碑南面東西兩側,是兩座涼亭,正南是大門。2019年,郭隆真故居紀念館被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
郭隆真事跡展館
郭隆真事跡展館位於河北省大名縣烈士陵園內,分為序廳及“衝破樊籬 教育救國”“遠渡重洋 探求真理”“肩負使命 播撒火種”“轉戰山東 領導工運”等八個部分,圖文並茂地介紹了郭隆真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英勇奮鬥的光輝事跡和壯烈人生。
隆真回民國小
隆真回民國小位於河北省大名縣金灘鎮金北村北部,原為“北學堂”,1906年創辦,1940年日本侵略軍折毀“北學堂”修築衛河西炮樓。1953年更名為“金北回民國小”,1967年改名為“金北國小”,1980年恢復為“金北回民國小”。1985年,為紀念郭隆真烈士在家鄉辦學的業績,在她英勇就義55周年之際,中共大名縣委命名為“隆真回民國小”。
紀念活動
2024年4月11日,河北省大名縣舉辦紀念郭隆真烈士誕辰130周年系列活動,深切緬懷革命先烈,傳承英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