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巨鎮街道位於寧波市北侖區最東部,地處穿山半島,三面環海。距寧波市區56公里,距北侖中心新碶街道約30公里,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原郭巨鎮轄區原屬鄞縣海晏鄉,1992年5月合併為郭巨鎮,至2003年8月併入新的白峰鎮。 2003年8月,為加快東部地區開發建設,區委、區政府決定將原白峰鎮和原郭巨鎮合併,取名為白峰鎮。2016年7月2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批覆寧波市《關於要求調整北侖區白峰鎮行政區劃的請示》(甬政〔2016〕23號),撤銷白峰鎮建制,其行政區域改由寧波市北侖區政府直轄,設定白峰街道與郭巨街道。2016年7月22日上午,北侖區人大常委會召開會議,決定成立寧波市北侖區人大常委會白峰街道工作委員會、郭巨街道工作委員會
基本介紹
地理位置,鄉鎮建制,歷史沿革,風景名勝,歷史文化,
地理位置
郭巨鎮位於寧波市北侖區最東部,地處穿山半島,三面環海。距寧波市區56公里,距北侖中心新碶街道約30公里,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鄉鎮建制
2003年8月之前的原郭巨鎮轄區原屬鄞縣海晏鄉,宋熙寧十年起屬定海縣(後縣名改為鎮海)海晏鄉,元、明建制未變。清宣統三年(1911)由海晏鄉析出設郭巨鄉,1941年屬柴橋區;1950年改稱郭巨鎮、盛厚鄉、霞峙鄉和峙頭鄉;1956年並為郭巨、峙頭兩鄉;1958年10月稱郭巨人民公社郭巨東門、郭巨西門、華峙、峙南、峙北等5個大隊(後改稱管理區);1961年並為郭巨、峙頭兩公社;1983年改稱郭巨鄉和峙頭鄉;1992年5月合併為郭巨鎮,至2003年8月併入新的白峰鎮。
2003年8月,為加快東部地區開發建設,區委、區政府決定將原白峰鎮和原郭巨鎮合併,取名為白峰鎮。
歷史沿革
郭巨歷史悠久,據查證,自唐朝開始,郭巨已有零星居民。後從南宋、元朝、明朝、清朝、民國,直至新中國成立,大約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在元朝和明朝時,浙江沿海一帶經常遭受從海上來的倭寇的騷擾和侵犯,倭寇十分猖獗,到處殺人放火,奸淫擄掠,百姓民不聊生,恨之入骨,手無寸鐵的勞動人民無法對抗倭寇,唯一的辦法就是造城,把村莊圍起來保護百姓安全。
洪武二十年(公元1386年),朱元璋對信國公湯和說:“你雖老了,再請你替朕一行吧。”次年(公元1387年)信國公湯和來到郭巨,他登上總台山瞭望郭巨地形環境,確定建城範圍,並命姚、沈、張、荊、李、吳等22名指揮使為建城使者,從外地調來大批民工,經過多年的艱辛勞動,一座氣勢磅磗、雄偉壯觀的郭巨古城終於呈現在沿海偏僻的山岙里。
當時的郭巨城牆,周長為2378.5米,高5.3米(不包括雉堞),面寬5米,基寬8.4米,城內面積27萬平方米,合409畝,自北至南,自東至西,四條大街,中間為十字街,各街有支巷26條小弄、4條城下弄,縱橫貫通,形如棋盤,布局合理。設有東南西北四門,東門是城內所有污水和雨水流出的渠道,故稱為“水門”,南門因面臨海洋,為願海洋平靜,故稱為“微波門”,西門是城內百姓進出要道,故稱為“安吉門”,北門面臨巍巍山麓,一年四季山青水秀,故稱為“崇秀門”。每道城門均有內外兩道,中間為瓮城,瓮城約有700平方米,形成三角半圓形。城門兩旁均用條石砌成,十分堅固。城上設有凹凸形雉堞923個,設警鋪13所、敵樓9個,西門還設有瞭望台和吊橋,城內有鼓樓和鐘樓,是一座古代作戰用的城堡。
郭巨建城後,給百姓帶來了安全感,以為可以不再受倭寇騷擾了,可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倭寇還是屢屢侵犯,據史料記載,就有三起重大禍害。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二月,海盜王直引倭冠突入定海關搶掠,福建捕盜王端士率兵擊退。倭冠轉移至瀝港,流竄於溫、台、寧、紹間。六月二十日,賊以破岩得利,復攻郭巨所城。時定海衛指揮樊壄駐守郭巨所城,與守御指揮魏英豋城巡視,共商禦敵之計。二十一日夜半雷雨大作,倭冠乘機先用竹縛草人試探,待城上守衛稍鬆懈,就以真人入城,樊懋急忘督兵力戰,與倭冠激戰於大塗塘上,力竭而亡,守缷指揮魏英督兵夜戰,巷戰至天明,倭冠見勢不妙,從北門逃遁。
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五月,郭巨守將黎秀率兵助都司劉恩去舟山蘆花港(今普陀)剿倭,郭巨城內只留下幾十個守兵,不料200餘名倭兵,乘虛而入,入城後,慘無人道,殺人放火,把所有商鋪搶劫一空,妄圖把城內夷為平地,城內百姓個個怒髮衝冠,於是同幾十個守兵,奮力反抗,結果是“來路山羌(一種兇惡的鳥)勿值就地麻將(麻雀)”,把200餘名倭兵,趕出城外。
時隔八年,即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四月,大小倭船40餘只,倭兵500餘人,再次侵犯郭巨,當時駐郭巨向桂督,巧用矢石火器,殺死倭兵30餘人,倭兵一時無奈,只得在西門外大教場紮營,倭兵在城外掘墳掏屍,放火燒屋,以擾亂民心,後在夏家山用軟梯30餘架,企圖入城,向桂督揮軍反擊,城內百姓奮勇參戰,倭兵見勢不妙,立即逃竄。
抗倭勝利後,倭寇平息了,百姓安居樂業了,再也沒有像倭寇那樣凶暴的強盜之類來侵犯郭巨百姓,因此城堡所有的設施和設備也慢慢地失去了他原先的作用。隨著時間的流逝,年代一久,警鋪、敵樓、瞭望台、吊橋以及雉堞,慢慢被拆除和消失。
抗日戰爭前,郭巨古城城牆及城門保存完整,依然如故,抗日戰爭開始後,1941年3月28日,城內國小被日機炸毀,學校被迫搬遷到城外河邊山下一所書院裡,城內學生讀書必須繞西門,或北門行走,極不方便,為此,西門黃家弄、北門荊家弄到頭處的城牆被掘平成為通道,以方便學生上學,從此郭巨古城慢慢開始損毀。
1949年農曆十月初三,從舟山飛來三架蔣機轟炸郭巨,其中一顆炸彈落在北門城牆中,北門外城門立即倒坍,並壓死6人,北門外城門化為平地。上世紀70年代,郭巨城內人口多,住房少,矛盾突出。解決住房是郭巨人民迫在眉睫的頭等大事,為此城內村委會安排部分百姓利用城牆基地建造民房,郭巨古城隨之消失。
風景名勝
郭巨總台山,原名三塔山,海拔309米是穿山半島最高的山峰,與舟山群島的朱家尖隔海對峙,山頂上能清楚地俯瞰北侖港碼頭、梅山港、螺頭水道和峙頭洋海面。烽火台遺址位於總台山頂峰,始建於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年)當時稱三塔山台,清朝沿用,升總台,下轄高山、土澤、觀山、梅山、蝦諫、等5個烽火台。烽火從總台山傳至後所,直至戚家山,據民國鎮海縣誌記載,總台山烽火台,設旗軍,以瞭望聲息,晝煙夜火,相互接應,所望獨遠故設總台。明朝中葉以來,戚繼光、裕謙、歐陽利見等率部抗倭、抗英、抗法,反侵略戰爭的狼煙就從這裡燃起。總台山烽火台,遺址是抗擊外敵入侵的歷史見證,是一塊難得的愛國勵志教育基地。目前總台山烽火台石屋遺址保存基本完整,石屋建築結構獨特,台基用沙石夯成,其上建石屋,台基呈梯形,上邊長7米,下邊長8米,高3.7米,十分堅固,石屋似山頂,條石蓋鋪,石柱和石樑採用榫卯結合。四壁孔石壘築,開南門。1994年11月,北侖區人民政府發文公布,總台山烽火台遺址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同時列為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7年8月,總台山烽火台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總台山徒步休閒,郭巨總台山森林步道被寧波市旅遊局評為市級徒步運動休閒旅遊基地。郭巨總台山森林步道位於浙江陸地最東端。徒步道路全長近10公里,設2個進口,分別為華峙村進口和盛岙村進口
歷史文化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倭寇猖獗侵擾和搶劫時期(據文獻記載二百次之多,小的進行騷擾更是不計其數)。明太祖派信國公湯和在定海展城立衛,建“郭巨所城”其中有護城河、吊橋、鐘樓、鼓樓、城隍廟等景點。
按照明代軍隊編制,稱“郭巨千戶所”設正副指揮使二人,統率一千二百二十人。明朝政府規定,指揮使如稱職,可以由其子孫,兄弟等世襲。汪友敬為第一任大官,接著連續傳承十二代後,正遇上明朝滅亡。千戶所城為浙東沿海戰略要地。邊陲山城郭巨地處寧波最東端,舊城建築集中,由於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拆遷,總體建築保存尚好。當時郭巨千戶所城守軍有1120人,建南、北、西三門,南為徵波門,北為崇秀門,西為吉安門,系水門。門上各有城樓,外設吊橋,外圍建月城,設有警鋪、敵樓等。西門有瞭遠台,外有城濠、塹、備濠。城內街道呈十字形,系卵石道路。在郭巨城內逼仄的街巷,明朝所城建築風格歷歷在目,城牆的牆基、卵石路、老房子隨處可覓。
去實地考察,典型的汪家走馬樓、郭巨耶穌堂、護城河等,雖是老建築,其精緻的石雕、木刻、磚雕都代表著清代建築藝術風格。
郭巨非遺陳列館,陳列館中的設立的“山海相接,千戶所城”、“抗倭英豪,烽火總台”、“風華郭巨,非遺存珍”三個主題展廳。展廳中陳列的郭巨古城歷史沿革、烽火台遺址故事、郭巨民俗文化經典等介紹。由歷史碑文、文物展示、非遺再現、漆畫精選等七部分組成,全面展現了郭巨歷史上的繁盛輝煌、抗倭硝煙中的豐功偉績以及傳承發展的非遺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