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屋村(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龍城街道盛平社區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郭屋村,位於龍城街道東北部,距街道辦事處4.9千米。相鄰自然村有松子嶺村、陳屋村、徐屋村、田段心村。始建於清代,郭姓先祖從惠陽遷至此地建村。因村民都為郭姓而取名郭屋村。現村於20世紀80—90年代在老屋旁重建。該村位於丘陵地帶,東南有龍崗河流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郭屋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龍城街道盛平社區
  • 地理位置:龍城街道東北部
清朝,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二區;1951年11月,屬第三區;1957年12月,屬龍崗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龍崗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龍崗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龍崗公社;1983年7月,屬龍崗區;1986年10月,屬龍崗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龍崗鎮;2004年,屬龍崗區龍崗街道;2006年,屬龍城街道盛平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為郭姓。相傳該村郭姓居民系唐代著名軍事家郭子儀後代。清順治年間,從陝西汾陽縣經福建鬆口遷至廣東惠東,後遷至此地。2015年末,戶籍人口70人,其中男性32人,女性38人;80歲以上2人,最年長者90歲(女);實際在村人口70人。非戶籍外來人口1294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3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10人,主要分布在蘇利南和馬來西亞。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改革開放前該村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種紅薯、玉米、甘蔗、龍眼、荔枝等。
改革開放後,集體經濟逐步發展起來。1993年,郭屋村一塊地被徵收,建設天健郡城小區;2005年,該村興建新居民辦公大樓,村集體辦公環境大大改善。現集體經濟以工商業、物業管理、廠房出租為主,個人以私宅出租、務工為主。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等。傳統節慶食品有春節的煎堆、油角、糖環、蘿蔔板、蘿蔔糕,清明節的果、油果等。郭屋村年長的村民大都有做茶果的技藝。用野外采來的艾草、雞屎藤葉經浸泡、洗、搓、拉後加糖,按比例拌入糯米粉、粘米粉搓勻做包子皮,用蘿蔔乾、花生、芝麻混合做餡,捏成包子蒸熟,又稱艾包。茶果吃起來有一種植物的清氣,風味獨特。龍平東路經過該村。20世紀60年代中期通電,90年代初通自來水,90年代中期通電話,1998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2003年通網際網路。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存5座。代表性民居龍嶺世居,建於民國時期,坐北朝南,面周75米,進深40米,土木結構,三合土築牆,大門額書“龍嶺世居”。部分房屋已拆,現存房屋10會座,整體布局受到破壞,現存的建築基本保留原有建築風格,但屋脊損壞嚴重;梁架經過改動,損毀也較嚴重;牆體和部分構件有損,較破敗,已無人居住。郭氏宗祠,占地面積近40平方米。部分毀壞。每年中秋節,村民祭祖,由各房分攤開支。祭祖結束後,族人聚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