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為制訂新曆法,令天文學家郭守敬開展“四海測驗”,在全國範圍組織大規模天文測量。
700多年後,以郭守敬命名的光譜巡天望遠鏡探尋宇宙又獲得重要進展。郭守敬望遠鏡巡天4年來,已捕獲700餘萬條高質量恆星光譜,超過此前全球所有已知光譜巡天項目獲得數據的總和。
位置,成果,
位置
在河北省興隆縣境內燕山主峰,一座巨大的白色建築斜架在南麓山頂,指向天空,這就是我國自主創新研製的天文大科學裝置——郭守敬望遠鏡。郭守敬望遠鏡主鏡由37塊邊長1.1米的六角形鏡子拼接而成,相當於直徑6.5米的圓鏡,等效通光口徑最大4.9米,視場(視野)直徑最大5度,焦面上容納了4000根光纖,每次觀測可獲得多達4000個天體的光譜。
成果
“天文巡天,數據為王。郭守敬望遠鏡第一次讓我國在銀河系科學研究領域站在世界前沿,從數據產出來看,2012年正式巡天其水平就領先了國際10年。”國家天文台副研究員劉超說。
自2012年9月啟動巡天以來,郭守敬望遠鏡共觀測了近3000個天區,獲得了700萬條高質量光譜,比世界上所有已知光譜巡天項目獲取的數據總數還要多,構建了迄今為止最大的恆星光譜樣本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