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公山村

郭公山村

郭公山村海拔460多米。它三面環山,坐西朝東,從村中望去,群山中間有一塊山巒特別突兀,遠遠望去,酷似一尊大肚佛。

郭公山原屬城北鄉,去年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後,歸屬樂成街道。這個小山村距離市區約25公里,一條蜿蜒的水泥路已直通村里。

郭公山行政村現由郭公山和六窟灣兩個自然村組成,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村里人口一度達到800多人,而如今,村民大多走出大山,到北白象、虹橋等地謀生、經商,只有70多名老人留守山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郭公山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樂清市樂成街道
  • 人口:70人
郭公山探源,紅色記憶,人文古蹟,會唱歌的石頭,旅遊資源,地圖信息,

郭公山探源

溫州古為甌地,東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年)置永嘉郡。鹿城建城之初,著名學者、文學家和風水師郭璞剛好遊歷溫州,他登臨西廓山,建議跨山築城。溫州人視郭璞為開城鼻祖,因此將西廓山改為郭公山,並在山下建郭公祠。
郭公山村
相傳郭璞曾到過樂清選縣址,那么城北這個郭公山村名的來歷。郭公山村現在除了一戶村民姓薛外,其餘的全是黃氏房族。最早來此的開村鼻祖是一名郭姓老人,由於我們先祖對郭姓老人的尊敬故取名為郭公山。郭公山村落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明隆慶壬申(1572年)《樂清縣誌》曾記載郭公山,寫道:“郭公山屬永康鄉。古時有郭姓老人率眷來此建村,故名。”雖然現在郭氏後裔不知所終,不過為了尊崇開村郭公,村名依然沿用“郭公山”之名。

紅色記憶

郭公山村還是樂清著名的革命老區。
市委黨史辦提供的資料顯示,1944年9月,共產黨員鄭倫調到樂清縣委機關工作。此時,日本侵略軍已占領了溫州和樂清西鄉,淪陷區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紛紛要求抗日保家。樂清縣委據此情況,積極籌劃武裝抗日。
1945年,鄭倫吸收思想進步且在城北一帶有影響的里章村民黃樂平入黨,然後通過黃樂平在郭公山發展黨組織。1945年春,郭公山就成立了黨組織,郭公山村和永樂邊境當時成為一片紅色的游擊區。
在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時期,郭公山村的黨組織都發揮了戰鬥堡壘作用。革命戰爭年代,括蒼支隊曾在此活動頻繁,村內的多座古民居也是當時游擊隊員的臨時住所。
1948年4月13日凌晨,國民黨突然包圍了郭公山村,該村黨支部書記黃朝卿被捕,當晚在被押往鄉公所途中,所幸跳崖脫險。

人文古蹟

村口的小廟旁,一棵粗大的古柏綠葉婆娑,橫臥在路旁,儘管不是很起眼,卻已有百年樹齡。“我聽祖公爺說,他小時候看到這棵樹,就已經是這個樣子了。”提及此樹,黃松娒言語中頗顯得意。
郭公山村
一座叫“下屋”的古民居,是村里現存的五六座明清古民居中保存較好的。它是一座由台門、廂房和正屋組成的三合院式明代木結構建築,儘管房子顯得有些破舊,6扇台門也已被毀,但房子的整體結構看起來還是很有氣勢。
正屋三開間,勾頭、滴水覆陰陽合瓦,正屋七柱十三檁,中柱分心,前檐柱頭出跳,拱瓣明顯。
正屋明間中金柱間置枋,枋上兩個坐斗承托五架抬梁,明間後廳施覆水椽承托後檐。梁、枋、檁、柱用材粗大,蝴蝶木、雀替、花窗、柱礎等做工考究。
古民居中堂擺放著一颱風車,屋前仍保存著一個石臼,在下屋的房後,還有一座被村民稱為“長坦屋”的明代民居,一連十多間,但其中多間已坍塌,只剩下斷壁殘垣。
2008年11月11日,浙江省文物普查辦業務指導組專家李小寧、沈岳明在城北郭公山村發現了多座建於明末時期的古民居。這些古民居保存相對完整,其中以黃本翔宅規模最大,建造工藝水平較高。這也是樂清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野外調查以來發現的年代最久的古民居。此外村內還有多座建於清代早期和中期的古民居,由於年久失修,部分建築已坍塌或瀕臨坍塌。

會唱歌的石頭

在郭公山附近,有一堆會“唱歌”的石頭,村民們稱之為“琴石”或“響石”。
山路彎彎,從郭公山村村口出發,走約三里多路,路旁坎下左手一箭之遙的一個平坦山坡上,就分布著“古琴台”石群。
這些石頭,每塊都呈烏黑色,石紋相同,石面上有一條小壟突起,如一根根琴弦,粗細一致,間隔均勻,石頭上布滿了一個個大小不一的氣泡,仿佛在高溫中焚燒過一般。
拿起石頭對敲,琅琅作響。石頭散落在地表上,與不遠處的那些岩石,在質地和紋理上都不盡相同。這些石頭難道是天外飛石?那么是什麼時候飛來,為什麼飛來,還是一個謎。據一些驢友推測,這些可能是隕石。

旅遊資源

郭公山群山環繞,溪水潺湲,芳草萋萋,竹林深深,景色秀麗,空氣清新。邀三五好友,到郭公山玩上一天,享受一下山村的慢生活,不能不說是一件賞心樂事。
郭公山村
由於郭公山至今未通公車,到郭公山遊玩,最好的方式是自駕游,另外也可以坐車到城北里章村或四都瑪瑙村後,再步行上山。
體驗農家風情:郭公山竹林有上百畝,楊梅基地有2萬株的楊梅樹,另外還有五百來畝的梯田,秋天稻浪翻滾,美不勝收。離村不遠,就是黃坦坑水庫,雄偉的大壩也成了不可多得的一道美景。
獨特風俗:郭公山村至今仍保留著正月十五抬饅頭鬧元宵的傳統習俗。每年的正月十五這一天,分居在各地的郭公山人會回到山上,手巧的老人早早忙碌起來,做好各種精緻的五彩米塑,用粗大的樹枝,燃起社火,舉行隆重的抬饅頭民俗活動,徹夜狂歡。寂靜的山村重新有了難得的生機。
避暑勝地:我們出發的那天,市區的氣溫約在7℃,而到了郭公山,明顯比市區冷。村幹部介紹說,郭公山村地處高山,山上與山下溫度相差5℃左右,特別是到了夏天,郭公山涼爽舒適,晚上還要蓋被子入睡,山上甚至連蚊子都很少,是個避暑的好去處。
石林探險:從郭公山出發,沿著一條古道攀爬約半小時,就到了永嘉交界,只見一天柱屹立在半山腰,村幹部說那就是“石林公”怪石,相鄰不遠的那石塊就是“石林婆”,一公一母兩兩相望,讓人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村民也有叫他們“天地父母”的。

地圖信息

地址:溫州市樂清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