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光印(1924—1998年)原名先印。德化縣城西世科人。民國13年(1924年)農曆lO月生。陶瓷工藝家。德化第二瓷廠建廠元老之一,歷任技師、技術股長、技術科長。福建省第一屆藝人代表大會代表,省先進生產(工作)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郭光印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福建省 德化縣
- 出生日期:1924
- 逝世日期:1998
- 原名:先印
簡介,生平,
簡介
郭光印出身於瓷工家庭,父兄皆從瓷。父郭學莪(1885—1931年),字家綠,小時從其外祖父賴某(三班龍闕人)學得制瓷手藝,擅手拉坯成型,並能配製釉水,一生以制瓷為業。後來舉家遷潯中東頭窯場。光印有同胞兄弟4人,民國18年(1929年),3位兄長均被土匪掠賣。老二被賣於南安,後南渡菲律賓。老三不知去向。時老大l0歲,已甚懂事,買主恐其逃回,沒人敢接受,後以200塊銀元命學莪向其贖回。學莪因二子被掠,憂傷成疾,於民國20年(1931)7月逝去,年46歲。光印長兄先堯(1919年生),土匪掠去贖回後,未幾從父學藝,抗日戰爭期間被抓作壯丁服役於國民黨部隊,準海戰役後杳無音訊。
光印7歲喪父,由母賴端(三班龍闕人,1893—1969年)撫育成長。他7歲入東頭村學,後上育英國小;家貧,念至五年級輟學。12歲於東頭窯場向胞兄先堯學習手拉坯成型等制瓷技術。後於東頭窯場從藝打工謀生。民國30年代初,又輾轉打工於城關西校場省屬德化瓷業改良場。民國36年(1947年)12月與鄭佩蓮(永春湖洋人,1926年生)結婚。婚後感情深篤,於詩敦王厝山自辦瓷廠,生產日用瓷。
光印幼失父恃,家境困迫,歷盡磨難,能耐苦勞,勤勉好學。故他制瓷技藝較全面,從制坯成型、造型設計、模具製作、配方、瓷釉研製以及裝窯燒成無所不能。
生平
1951年,福建省公安廳於德化縣城關寶美村籌建瓷廠(即今德化第二瓷廠前身),缺乏技術力量,郭光印與陳文寶(潯中東頭人)、陳文爐(永春鰲峰人)3人一起應聘進廠,任技師,承擔傳授由制坯至燒成全套制瓷生產技術,並負責造型設計與模具製作任務。該廠原只有10多位生產人員,隨著形勢發展和社會需要,規模不斷擴大,至1960年代末已發展為五六百生產人員的工廠。隨著工廠規模的擴大與燒制技術的提高,設備日益複雜,產品種類日繁,技術管理任務日重。1950年代中期,廠成立技術股,郭光印為首任股長。當時有技師5人,郭光印負責全面工作,陳文寶、陳文爐負責成型制坯,鄭文泮(潯中東頭人)負責裝窯燒成,許光白(城關湖前人)負責裝飾彩畫。郭光印實際成為當時的“總工藝師”。1970年2月新建瓷廠與人民瓷廠合併稱“紅旗瓷廠”,後成立技術科,郭光印任科長,直至1975年患重病手術後病休,時51歲。
郭光印從12歲起學藝從瓷至病休,歷經40個春秋,在德化第二瓷廠負責技術工作25載。他對技術學習虛心認真,對工藝質量要求嚴格,精益求精。在他負責德化第二瓷廠技術工作的25個年頭,為適應工廠規模不斷擴大,生產設備日益繁雜、技術技能日益提高的客觀需要,他始終牢記自己是瓷工的一員,腳踏實地,深入實踐,虛心向瓷工民眾學習,向技術同行學習,向外地先進廠家學習,積極鑽研,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知識水平與實踐業務能力,認真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改進提高廠里的生產技術管理與燒制工藝。因此,在廠領導與廣大瓷工的共同努力配合下,當時德化第二瓷廠的日用細瓷與日用工藝陳設瓷,不管是白度或工藝質量,在全國同行中都受到稱譽。尤其是白瓷配方,1970年代在湖南醴陵召開的全國陶瓷質量展評會上評比,白度冠全國。他所設計的各種餐具、酒具、茶具、咖啡具以及各種花瓶、花盆、花插、燈具等不下數百種。各種成套產品器皿投放市場,深受顧客青睞。7吋筆筒,1970年代初於湖南醴陵舉辦的全國陶瓷展評會上獲一等獎。1959年,他與德化瓷廠青年技工陳天棋被省輕工廳抽調,在省輕工廳研究所陶瓷研究室人員帶領下,赴北京接受“國慶lO周年禮品瓷”設計製作任務。回縣後,與德化的瓷壇高手吳維金、陳其章、許文君、顏錦傑等人,參加省輕工廳組織的禮品瓷製作組;他們同心協力,分工合作,認真嚴謹,虛心實幹,不遺餘力,發揮所長,圓滿完成國家所交給的“國慶10周年禮品瓷”的設計、製作任務,為省、為德化爭得榮譽。
郭光印於1980年正式退休,未參與職稱評聘。他一家大多從瓷。妻鄭佩蓮於1952年進新建瓷廠,1978年退休。他們有3子5女,長次子郭鴻揚、鴻彬,女兒鸞嬌、鳳嬌、少女、少夏均相繼進德化第二瓷廠。五女郭余芬從政。三子郭愛煌於1970年代先後到安徽旗德縣瓷廠、福建建寧縣瓷廠當技術員傳藝,1980年代曾任建寧縣第二瓷廠副廠長。
郭光印於1998年農曆4月初8日病逝,終年7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