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郝愛平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56年11月
- 職業:藝術家
- 出生地:江蘇省徐州市
- 性別:男
- 學歷:大學
人物簡介,為人平易真誠,感懷家鄉故土,作品特色,創作風格,
人物簡介
現為中國新水墨書畫研究會副會長,全國創新委科學藝術處處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科學家畫院院長,《人民藝術家》雜誌社主編。2004年被國家科技獎勵辦評為科學與藝術.優秀人民藝術家稱號。2008年被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授予中俄藝術交流貢獻獎。
郝愛平擅長人物畫,尤其喜歡以兒童題材入畫,作品純真樸實,筆墨功力紮實,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作品數次參加全國美展、交流展、特邀展並多次刊登在《美術》、《美術觀察》、《國畫家》、《美術觀察》、《美術報》等數十家專業刊物上。
為人平易真誠
每個人都有心中的世界,藝術家的心中世界就在他的作品裡。無論是文學還是音樂,無論是詩歌還是繪畫,依據他們的作品,讀者自會判斷出他們的氣質、性情、志趣、好惡,乃至作品的風格。就繪畫而言,固有畫如其人之說,有張揚激厲者,有含蓄平和者,有機智靈巧者,有質樸敦厚者,是人品也是畫品,都會曲曲折折的反映到畫面上來。郝愛平待人熱情友善,處世厚道持重,平和中閃爍著機趣,穩健中蘊含著睿智,講誠信,講義氣,重情意,重愛心,是一位許久不見會令人想念的人。他的畫質樸、純真、親切、幽默,和他的為人一樣,平易真誠、樸實而無一點驕橫霸悍之氣。
感懷家鄉故土
當然,畫風也和生活經歷有關。郝愛平自小生活在徐州城南的一座土山邊上,那裡是他兒時快樂的天堂。他常和小夥伴們在那裡爬樹、摘果、放風箏、戲水、嬉鬧、捉迷藏;也常在那裡牧羊、砍柴、講故事,吹笛唱歌、練雜耍。那裡留下了太多的回憶,灑滿了他和小夥伴們的歡聲笑語。他把那座山叫歌風山——這是他夢中湧現的名字,以致十幾年過去了也無法淡忘。或許是成家立業後的負累,使他嚮往孩時的無牽無掛,或許是人際的聒噪,使他懷念幼時的純真無邪,當他決定把創作的主題鎖定在童心童趣的追求上。他試圖在他的作品裡,再現自己兒時的情感和心態,把兒童天真浪漫的想像和友好誠摯的賦予給所描繪的對象,把我們帶回到兒童的世界裡,引發回憶,讚美童真,喚起人性的覺醒。
感懷家鄉的故土,愛戀孩提的時光,致使郝愛平的全部作品,幾乎都和他心中的歌風山有關,都和他童年的回憶相連。他沒有採用嚴謹工整的畫法,他覺得細膩的工筆無法表達兒童無憂無慮的天性;他也沒有採用鏤金錯彩的表現,他覺得裝飾性的色彩過於矯飾不易於渲染兒童的活潑天真。他選擇了寫意畫法。在他看來,以水墨為主的隨意性藉助筆墨酣暢淋漓的揮灑以及具有的鮮明的揮灑與律動更能形成視覺和心理上的撞擊,更能抒發自己的情感。
作品特色
畫家的水墨世界不外乎是兩組意象:一是兒童的生龍活虎;二是山川的渾然之氣。山水與人物的結合構成了他畫面的主體,成為他繪畫的一個顯著特點。這裡的山水人物,不是傳統文人畫那種獨善其身,退隱山林的古典意境,而是一種喧鬧沸騰的山林,一種生機盎然的林泉,更是一種撩起當代人無窮無盡的懷念與遐想的現代生活圖景。那些描寫兒童在歌風山中忘乎所以縱情瘋玩的畫面上,或活蹦亂跳地追逐打鬧,或各顯身手的吹拉彈唱,或彎腰踢腿地練習武藝,或上樹攀枝地採摘棗果,仿佛是妙手偶得,漫不經心所為,畫中的點線、墨色以情調見長,以傳神為主,多有適度的誇張變形,並於其中落實一種感悟生命的充實,筆墨間洋溢著性情的神和儀態的韻,幅幅是真趣的再現,是真情的流露,是天生本色的傾訴,讓人心動,讓人心悅,讓人心融。這就是郝愛平作品的特色之處。
郝愛平作畫非常重視自己兒時的情感和心態——這是人人相通的感受,一心想把這種獨特的感受撲捉住,畫出來傳達給讀者。他所以有時用線縱橫交錯,有時用墨橫塗豎抹,有時用色塊,有時用潑墨,有時粉末兼用,有時吸納構成,都是想盡一切手段達到他這個藝術的目的。當他全神貫注於此時,甚至忘記了對所謂單純技法的考究。這樣也許會造成一些相應的失策,但卻使他養成在創作中表達自己真情實感的習慣,避免了因過於雕琢而失去畫面的流暢和生動。郝愛平這種在創作中以抓取和表現感受為要旨,是作品在通篇氣韻連貫中保持著來自生活的充實內涵和生動活潑的筆情墨韻。
顯然,郝愛平的作品沒有那種表現宏大主題的使命感,也沒有在生活的海洋里尋覓令人感動瞬間的緊迫感,他表現的都是他再熟悉不過的故鄉景物和逝去的少小往事,記憶、默寫和回味是他創作的主要手段。那種在記憶中的一幕幕難忘的小故事串成的如歌的年輪,是他永遠也取之不盡的源頭活水。用他自己的話說,“是訴不完的主題,是最美、最豐富的畫面。他們像一首永恆的旋律,時刻在我的心中索繞”。如果說需要寫生,那就是觸景生情,由此生髮聯想,豐富和補充他的記憶,讓多夢的兒童年代更為精彩。因此他的畫就是那種平平實實、痛痛快快、輕輕鬆鬆的得人物童趣和山水真趣的抒鄉土情懷、發兒時之思的作品。
他畫中人物,全是些天真稚氣的鄉村孩子,實際上是他自我幼時生活的寫照。畫家抓住兒童活躍多動、純真好學、貪玩好奇的天性,使畫面妙趣橫生,讓那些並不富裕的農家子女陶醉在快樂歡暢、無憂無慮、自得其樂的環境中。他畫《歌風山戀》的童子施才展藝的生動,他畫滿天飄彩雲中小夥伴們的你追我趕,他畫金秋中村童幼女的其樂融融,他畫清音繚繞下的笛聲悠揚,以線造型的誇張動態令人忍俊不禁,幼嫩的神情百媚千嬌令人倍感可愛。畫家似乎更著意於對平面流動空間的追求,把充滿稚氣的兒童放在一種大的自然環境中,讓成群結隊的小朋友或聚或散、或藏或露、或多或少、或動或靜的在山林里自由出入,在長坡下奔走相鬧。他對童子的背景進行了多方構想和嘗試,他把筆墨變成一種隨意組合的結構,不是為了形式,只是為了表達,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感,讓人們感受到他心中的歌風山中笑聲朗朗、歌聲陣陣,叫聲連連,生氣不斷。這是生命的交響,這時天外飄來的華章。
石濤在他的畫語錄中說:“山水真趣,須是入野看山時,見他或真或幻,皆是我筆頭靈氣。”郝愛平畫中的山水,是童子們活動的天地,既不是實寫者的繪景,也不是抽象者的符號,它最大的魅力在於廣蓄了自然精華,飽納了故鄉山水靈氣之後,對於山水造化的領悟。他的美妙所在正如石濤所言,是自然的或真或幻與他筆頭靈氣的結合,是重山水真趣的內美之作。
創作風格
或許是夢中的歌風山早已鐫刻在他的心中,或許是作為兒童陪襯的山水,用筆漸變為松活圓勁,用墨漸變為溫潤虛靈,構圖愈來愈虛實相生,丘壑也愈來愈顯奇崛,一句話,筆參造化,已得真趣,即化自然之趣與人工剪裁之意。其感人之處在於動,在於勢,在於自然天成的情趣。無論是表現人物的童趣,還是輔以山水的真趣,都是一種得之自然、出乎本質而異曲同工的天趣。郝愛平創造了一個奇蹟:在山水與人物兩學科的臨界線上營構了一個自己的藝術天地。這天地中的人物不是獨釣寒江的漁翁,也不是萬壑松風中的高士,而是現代兒童的童真童趣。可以肯定的說,遍覽中國的繪畫史,很少有人在他的繪畫中如此反反覆覆的挖掘童心與自然這個主題,又不斷強化它的筆墨感染力和表現力,創造出一副又一幅嶄新的圖畫。他筆下的童子,是他自己童年的影子,他筆下的山水,是他夢中的歌風山,他筆下的山景,是他幻化的境象。讀他的畫,品他的人,不管各自有過怎樣的童年經歷——是甜美的還是苦澀的,是溫馨的還是壓抑的,都能喚起自己的最初涉世的記憶,心中自然蕩漾著一種遙遠而親切的回味。回歸兒時的生活,就是回歸人的本身,郝愛平以他的作品表現出真實的自我和真正的獨創性,他為中國繪畫提供了一個獨有的審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