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世俊

山西省壺關縣紫團鄉郭堡莊村,現東井嶺鄉郭堡莊村人。清朝政治人物,光緒二年,登進士,任太原府教授。

基本介紹

  • 本名:郝世俊
  • 所處時代:清朝
  • 出生地:紫團鄉郭堡莊村
  • 籍貫:山西壺關縣
  • 職稱:教授
人物生平,人物評價,個人作品,

人物生平

郝世俊 ,壺關縣紫團鄉郭堡莊村,現東井嶺鄉郭堡莊村人。
鹹豐乙卯科舉人(鹹豐五年,1855年)
光緒丙子恩科進士(本科為淸德宗登極恩科,光緒二年,1876年)三甲第一百六十五名,賜同進士出身,任太原府教授。科舉制度從隋唐開始至清朝結束,壺關縣共31位驕子榮登金榜,分別是唐6人,元7人,明12人,清6人。郝公是壺關縣整個封建王朝進士史收官之人。
光緒版縣誌記載是同治甲戌科進士(同治十三年,1874年),但在此屆進士題名錄里沒找到其名字,山西曆代進士題名錄里記載,光緒二年丙子恩科進士,任太原府教授。後在進士題名錄里確認,的確是光緒丙子恩科進士,三甲第一百六十五名,排在本屆進士之尾。光緒二年丙子恩科,正是同治甲戌科的下一次考試,前後相差僅2年,應該是記錄有誤。

人物評價

孜孜不倦,終生修學,勤學苦練,鄉試中舉,奮戰十載,屢戰屢敗,又戰十載,越挫越勇,終登進士,金榜題名。

個人作品

<<重修龍尾橋碑記>>
大會村有兩橋,一在村之東,一在村之西,屹然並峙,地居衝要,昔人取名龍尾,蓋象形也。年湮代遠,碣斷碑殘,並修不知始於何時,然只築之以土,未嘗堅之以石,歷時既久,經風雨之剝蝕,河水衝激,蓋几几乎有略約難支之勢焉。況地距二仙真人廟十有餘里,每逢夏初,遠近進香者絡繹不絕,形勢逼仄,漸就傾圮,此行人之憂,而實村人之責也。
於是董事諸君鳩工庇材,倡議重修。奈功鉅費繁,非一村之力所能竟其事。因四方募化,共得布施一千餘緡。昔築以土,今堅以石。村西之橋基址不固以石護之,東橋則增高數尺,長十丈,寬一丈七尺,近橋之路也皆以石鋪之橋上,增修欄桿十丈有餘,昔之苦其險阻,今則盡履康壯焉,事經始於鹹豐三年,越六年而功告成。
首事諸君囑為記,余曰:此善事也,亦義舉也!嘗讀帝君《陰騭文》有曰:“修數百年崎嶇之路,造千萬人往來之橋,蓋言能為此者功德無量”。諸君重修西橋,其利賴於人者正非淺鮮,而一村之人皆能踴躍赴義,樂於從善,其事為可嘉,而其風猶為近古也。雖諸君未嘗有沽名之心,望報之念,然能自始至終不辭勞瘁,要當使繼起之人鹹知此後之興並非易易,而四方好善者之姓名亦未可湮沒不傳。爰敘其顛末,昭茲來徐雲。
<<重修樂善橋黃柏坡碑記>>
嘗聞聚石為徛,橫木為彴,徛與彴皆橋之謂也。橋名樂善,濟道路之崎嶇,路接朝真,感神靈之保佑。進香者熙來攘往,實千百年所共由。想古人繼長增高非一二日而能就,奈年湮代還,風雨交加,不補周行有阻,而谷變陵遷,杠梁最要不修,大路難通。從此村人費其心力,善人舍其餘資,將見周道如砥,行路過客不嗟難,萬善同歸功成,來人且訝。速工程告竣以記其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