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家寨村,位於濮陽縣城南24公里,距慶祖鎮政府駐地西南3公里處,東與太平村相望,南與朱月城相鄰,西臨曾小邱村,北與大潘家接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郎家寨村
- 別名:郎寨
- 地理位置:位於濮陽縣城南24公里
- 電話區號:0393
- 人口數量:2760 人
- 車牌代碼:豫J
村名來歷,民族人口,歷史沿革,經濟發展,教育文化衛生,
村名來歷
郎家寨村歷史悠久,原名叫郎寨,距今已有六百餘載。相傳明洪武年間(1370年)郎氏始祖奉旨率子孫自山西省洪洞縣老鴰窩遷址直隸大名府開州南24公里處定居,故名郎寨。1982年10月24日經濮陽縣人民政府“濮政(1982)104號”檔案,更名郎家寨。
民族人口
郎姓遷居至今,相繼有劉、王、曹、孫、鮑、宋、張、羅、史、吳、管等姓入住,其中孫姓人口居多,約占全村人口40%。全部為漢族。現有680戶2760人,土地2750畝。
歷史沿革
郎家寨村,自初建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洗禮。抗日戰爭時期日寇入侵,村里民兵靠幾條破槍巧妙地同敵人周旋,打的敵人團團轉。1937年建立了共產黨領導小組。組織民兵班,發展地下黨員,村民郎起芳、孫銀煥、郎新正等在保護村民利益打擊來犯日寇中立了不朽功勳。郎家寨村當時為堡壘村,鄉所在地。1950年姚家村成立小鄉,郎家寨村受姚家鄉管轄。後來郎家寨村劃到慶祖鄉管轄。現歸慶祖鎮政府管轄。
經濟發展
郎家寨村地勢低洼,20世紀60年代雨水頻繁,十年九澇,莊家欠收,人民生活十分貧困,得不到溫飽。土地由於長期受到水泡鹽鹼十分嚴重,遠遠望去白茫茫一片,像鋪了一層白雪,一有風吹塵土遮日,莊稼成活率很低收成極差。20世紀70年代後期黨領導人民大搞水利建設,改良土壤,人們日益增加了收入,解決了溫飽問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收入一年一個台階,全村人都逐漸住上了小洋樓,置辦了時尚家具家電,各家也有了小汽車。
現在的郎家寨以養殖業,外出務工和文藝演出為主要經濟收入,養殖15戶,外出務工人員500人,文藝演出20多戶200多人。村辦企業有1家澱粉廠、1家肉雞分割廠。
郎家寨近幾年來獲得市級生態旅遊村、市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先進村,市級“五好”黨支部、濮陽縣綠色家園建設示範村、濮陽縣美麗鄉村先進單位、濮陽縣新農村建設先進單位、濮陽縣“五好”黨支部等榮譽稱號。
教育文化衛生
從建村起郎家寨村就非常注重人才的培養,明清時期曾考取過3名秀才,村里興建有私塾國小。解放後又建立了村國小(1年級-4年級)。恢復高考後郎家寨村第一年就考上30餘名大專生,還有些考入了國家知名學府。解放後郎家寨村建立了衛生室方便了村民就醫。這幾年還修建了3個垃圾站,村里修建了1500平米的文化廣場,並安裝了17件健身器材,建了圖書閱覽室,豐富了村民的業餘生活,改善了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