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勞台

郊勞台

郊勞台(Jiaolao Platform),又稱接將台,位於北京市房山區拱辰街道大南關村東,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是皇帝迎接出征將士奏凱歸來之地。

郊勞台原為一圓形石台,高五尺,徑五丈,四周築有圍牆,東西寬十六丈,南北長達四十八丈,東、西各有大門一座,牆外四周種樹三層。現僅存基址與北側御碑亭一座。郊勞台面貌雖已無法窺見,但保存下來的御碑及碑亭是研究清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1995年10月20日,郊勞台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北京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郊勞台
  • 外文名:Jiaolao Platform
  • 地理位置:北京市房山區拱辰街道大南關村東
  • 所處時代:清朝
  • 保護級別:北京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別稱:接將台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主要建築,文物遺存,歷史文化,文物價值,文物保護,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路線,

歷史沿革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郊勞台動工修建。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郊勞台竣工。
2001年11月20日,郊勞台開始進行修繕。
2002年5月11日,郊勞台修繕完工。

建築格局

據文獻記載,郊勞台為一圓形石台,高五尺,徑五丈,四周築有圍牆,牆高七尺,厚有一尺一寸,東西寬十六丈,南北長達四十八丈,東、西各有大門一座,牆外四周種樹三層。現僅存基址與北側御碑亭一座。
郊勞台
郊勞台

主要建築

  • 御碑亭
御碑亭位於郊勞台甬路北,是一座大理石碑亭,雙圍柱單檐八角形,石質結構,每面寬2.26米,內外兩層共設漢白玉柱16根,每層各8根,石柱成八角佇立,內柱與內柱間,外柱與外柱間,相對應的內外柱間各有一根漢白玉石樑相照,亭頂覆黃琉璃瓦屋面,檐下木質挑檐。亭內中央立石碑一通。
郊勞台
御碑亭

文物遺存

乾隆御碑坐北朝南,立於御碑亭基北側靠近北二內柱處,御碑通體由一整塊漢白玉雕制,碑檐碑座刻以花紋為飾,碑高2.25米,寬2.26米,厚0.28米。碑陽左端用漢字刊刻著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御製二月二十七日郊勞出征將軍兆惠富德及諸將士禮成記事詩,為乾隆御筆。末刊乾隆帝“乾隆寶翰”等兩枚璽印。碑陽右端及碑陰用滿蒙等幾種少數民族文字分別刻著同樣的內容。

歷史文化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二月,乾隆帝偕文武百官、王公大臣從京城出發來郊勞台,為平定準噶爾部貴族叛亂凱旋的將軍烏雅·兆惠瓜爾佳·富德行郊勞禮,並分封兩位將軍為一等公和一等侯。勞師之前駐蹕良鄉的黃辛莊行宮,乾隆帝下旨,要在良鄉東側大南關的郊勞台檢閱大軍。欣喜之餘,乾隆帝還題詩一首,勒石一方,立在郊勞台北側。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帝再次駕臨郊勞台,迎接平定兩金川凱旋的大將軍章佳·阿桂

文物價值

郊勞台面貌雖已無法窺見,但保存下來的御碑及碑亭是研究清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文物保護

1995年10月20日,郊勞台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北京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郊勞台位於北京市房山區拱辰街道大南關村東。
大南關村

交通路線

北京市內乘坐F39、F43、F48、F49、F68、F78、涿州19路公車,在良鄉大南關村站下車前往。
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政府距離郊勞台約4.1千米,駕車約15分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