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郁山中學校最早可上溯到20世紀20年代名噪一時的“黔彭聯中”。解放後,隨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隨之對文化學習迫切需求。於一九五六年由彭水縣政府文教科科長譚林嗣籌建,李義老師監工,在原涪陵郡、古黔州郡治所所在地遺址,三國時郡守寵宏的官田,即寵官吏的剝吏田寵吏壩(現名黃泥壩)修造了現在的學校,是“黔中文化”發源地,學校所在的郁山鎮有2000多年的歷史,這裡的鹽丹文化與四川自貢齊名,秦漢時至唐朝是渝東南,黔東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建校後先是被命名為“彭水縣第二初級中學”,1958年更名為“彭水縣第一初級中學”,1968年再次更名曰“彭水縣郁山區中學校”,1984年由四川省教育廳批准為高級完全中學,招生含蓋本縣原郁山、保家、普子、桑柘四區,是彭水縣三所高級完全中學之一。現系彭水縣命名的“精神文明單位”和“先進衛生單位”,學校占地面積22710平方米,正式教職工122人,在校學生2200餘名,教學班33個,與建校時的教職工9人,學生165名,占地面積18687.27平方米相比,規模有了較快的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郁山鎮中學校
- 由來:20世紀20年代
- 師資力量:正式教職工122人
- 占地面積:2271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