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邵陽茶油是中國優質茶油的代表,採用當地野生優質油茶籽,經傳統壓榨取油工藝而得,油體色澤金黃,品質純淨,澄清透明,氣味芳香,口感爽滑,絕膽固醇之憂,無黃曲酶之害,富油酸降脂降壓,抗衰老益壽延年,是一種純天然、綠色、健康的食用油。
邵陽茶油的傳統生產加工工藝主要為摘籽、乾燥、去殼、碾碎、蒸炒、壓榨、過濾等工序,每道工序都有嚴格的要求。摘籽須在寒露前後茶果完全成熟時統一採摘,乾燥須在曬坪上自然曬乾,以保證茶油的原料品質優良,採用純物理壓榨工藝取油,保證每滴茶油口味純正、油香濃郁、營養豐富。
產地環境
邵陽縣位於湘中腹地,扼邵永、湘桂要道,匯夫夷水、赧水二河成資江北去。境內氣候溫和,陽光充足,溪河密布,丘崗起伏,層巒疊翠,土地肥沃,交通便利。
邵陽縣屬亞熱帶季風
濕潤氣候,氣候溫和,陽光充足,生長季長。縣境處雲貴高原東緣,衡邵丘陵西域,屬雲貴高原的“雨景區”,離海洋較遠,降水受地形地貌影響明顯,雨量充沛。境內土地以紅壤為主,土質好,有機質含量高,肥力較好,呈微酸性,縣內地下水資源豐富,泉點密布,遍布全縣各山崗谷地,礦物質含量豐富。濕潤溫和的氣候、充沛的降水量、肥沃的土壤和豐富的地下水,為油茶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是中國最適宜種植油茶的特定區域之一,素有三湘“天然油庫”美譽。
歷史淵源
《山海經》記載:“員木,南方油食也”。這裡所說的“員木”即油茶樹,可見我國民間就開始取油茶果榨油以供食用。
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食用茶油後,曾為之賦詩云:“芳香滋補味津津,一甌衝出安昌春”。
邵陽茶油可追溯到明朝初期,據《邵陽縣誌》記載:“茶油為本縣鄉民重要食用油,明代初期即有種植油茶並食用茶油記錄。”
清代雍正皇帝南巡食茶油後大喜,稱讚曰:“油茶潤如酥,山珍海味難媲美。”茶油由此盛名遠揚。自此,南方油茶種植和茶油生產加工的迅速發展,邵陽茶油逐步登上了歷史舞台,邵陽人在長期的實踐中,不斷傳承和改進茶油生產加工工藝,最終形成自己特有的生產加工工藝。
據調查,邵陽縣榨油最興盛時期有手工榨油坊1618家,遍布全縣各個鄉鎮村。現存於邵陽縣蔡橋鄉石河村蔡家油榨房,建於清道光三年(1823年),其木榨坊和相關器具保存相對完整,石碾盤上還鐫刻有“道光丁戌年制”字樣。現存於長樂鄉大聯村的茶油榨房,建於清朝同治年間,遺存下來的木榨、碾盤和部分輔助工具還在,歷史遺蹟中可窺見當時邵陽茶油加工之興盛發達。
《邵陽志·貿易志》記載,“清末,邵陽榨茶油多用人力木榨,鹹豐年間,邵陽縣城始設油坊,光緒二十四年,產茶油1600擔。”
民國二年(1913年),邵陽縣改名為寶慶縣,邵陽茶油成為御品油,被譽為“寶慶貢油”,知名度迅速擴大。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邵陽縣城有油坊30餘家,居全省之首,加工原料占全省總量的42.8%。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2月,中國植物油廠在邵陽縣城設分廠和辦事處,辦理茶油收購加工及出口業務。”
生產情況
2017年,邵陽縣新造油茶林20.2萬畝,全縣油茶林總面積達65.4萬畝,其中,集中連片5000畝以上的油茶林示範基地5個,集中連片1000畝以上示範基地53個,年產茶油1.81萬噸。全縣林地流轉至各企業主、造林大戶和專業合作社的油茶林面積達20.8萬畝,培育油茶種植大戶379戶,組建油茶專業合作社89家,成立18家油茶種植公司,引進和培育4家油茶規模加工企業,其中,油茶類國家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國家林業標準化示範企業各1家、省林業產業龍頭企業4家。培育茶油類產品註冊湖南省著名商標4個,獲評湖南省名牌產品和通過有機認證產品各2個。
產品榮譽
邵陽縣先後獲得“全國油茶基地示範縣”、“中國茶油之都”、“中國油茶之鄉”、國家油茶產業示範園、“國家油茶標準化示範縣”、“全國木本油料特色區域示範縣”、“國家油茶示範交易中心”等榮譽。
“邵陽茶油”獲得了國家綠色食品認證和有機食品的冠名認證,5次摘取全國綠博會、農博會、林博會、食博會、義烏森博會的綠色食品金獎。
2014年04月0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邵陽茶油”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019年11月15日,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邵陽茶油產地範圍為湖南省邵陽縣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產區範圍內普通油茶(“寒露籽”)及以其為母本選育的“湘林”系列等無性系良種。
二、立地條件
產地範圍內海拔800米以下,坡度為25度以下、pH值4.5至6.5的紅土壤、黃土壤或黃棕壤。有機質≥1.0%。
三、栽培管理
1.育苗:無性繁殖育苗。
2.栽植:1月至3月選擇陰雨天氣或雨後栽植,密度為每畝90株至110株。
3.施肥:每年冬季施肥一次,以腐熟有機肥為主,幼林每株施肥1.0千克至2.0千克,成林每株施肥4.0千克至5.0千克。
4.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收穫
10月上旬至12月下旬,當茶果色澤變為發紅、發黃或紫褐色,呈現油光,果殼微裂,籽殼變黑髮亮時採收。
五、加工工藝
茶籽清理→乾燥脫殼→仁殼分離→種仁碾碎→蒸炒→物理壓榨→過濾→灌裝→茶油。
六、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油色亮黃、澄清、純淨、透明,氣味清香純正,具有油茶籽油固有的滋味,口感順滑、無澀味。
2.理化指標:
3. 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邵陽茶油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湖南省邵陽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邵陽茶油的檢測機構由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歷史文化
張果老與“油茶大仙”的故事
邵陽茶油有個美麗的傳說,據說遠古時期,邵陽縣黃亭市鎮陽烏嶺山腳下,住著一個姓鄧的老人,全家生計靠自家一片油茶林來維持。這一年,不知什麼原因,滿園的油茶只結一個茶果。只是這茶果比往年的大,而且散發奇香。一顆茶果起何作用,老人急了,整天愁眉苦臉。一天,八仙中的張果老雲遊到此,突聞到一股異香,四處尋找,發現了這枚茶果。張果老當下找到鄧老,要買下這枚茶果。老人十分大方:“一個茶果有何用處?您想用就拿去吧。”張果老不肯白要,留下10兩銀子,收了茶果。這一日,恰逢玉帝壽筵,張果老將茶果獻給玉帝。玉帝龍顏大怒:“大膽張果老,竟敢以此凡物戲我!”張果老不慌不忙,跪稟玉帝:“萬歲請看!”只見張果老揭開茶子,茶油如泉水湧出。眾仙見了,無不驚奇。御廚將此油拿去炒菜,頓時香飄凌霄,風傳九重。殿前太監拿去點燈,燈火通明,全無青煙。玉帝見狀,高興萬分,當即詢問:“此物何人所種?”張果老稟道:“下界凡人,一位姓鄧的孤老。”“好……”玉帝當即傳旨,敕封鄧老為“油茶大仙”,並叫張果老速速前去度他來天庭。
美麗傳說的後面,是人們對邵陽茶油獨特的鐘愛,及對上天關照邵陽、邵陽茶樹遍地的感恩。千百年來的傳承和發展,油茶林、茶油和邵陽縣這塊土地上的人們,緊緊地連在一起,相生相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