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璐,西南財經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香港浸會大學翻譯學博士、博士後、香港理工大學翻譯學博士後、《翻譯季刊》(香港)副執行主編、《譯苑新譚》編輯。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國際翻譯與跨文化研究協會(IATIS)會員、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會員、香港翻譯學會會員。主要研究興趣與方向有文學翻譯、翻譯理論、翻譯批評。出版專著《文學中的模糊語言與翻譯》(2011,商務印書館),發表論文50餘篇、譯作10多部(篇),合著Changing the Terms: Translating in the Postcolonial Era、《翻譯學概論》、《翻譯美學》、合編《中國譯學大辭典》,合譯小說1本。其中9篇論文刊於國際期刊(包括2篇SSCI、4篇A&HCI文章)、18篇載於CSSCI期刊,26篇載於中國外語類核心刊物。
文章見於: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匈牙利)、Neohelicon(匈牙利)、Perspectives(丹麥)、Language in Society(美國)、 New Voic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愛爾蘭)、Translation Quarterly(香港)、《外國語》、《中國翻譯》、《中國比較文學》、《中國外語》、《外國文學研究》、《外語研究》、《外語與外語教學》、《外語教學》、《暨南學報》、《上海翻譯》、《外國語文》等刊物。參與國際作家工作坊口、筆譯工作(香港,2005—2008)。
1. “Review of Style-shifting in public: New perspectives on stylistic variation”. Language in Society. Forthcoming in 2013. (SSCI、A&HCI來源期刊)
2.《翻譯閱讀模式研究》,載《語言與翻譯》2013年第3期。
3.《莫言英譯者葛浩文翻譯風格中的“忠實”與“偽忠實”》,載《中國翻譯》2013年第3期。
4.《莫言〈生死疲勞〉英譯中隱義明示法的運用:翻譯文體學視角》,載《外語教學》2013年第2期。
5.《翻譯中的“敘事世界”》,載《外語與外語教學》2013年第2期。
6.《ETF在中國的發展現狀及展望》(第三作者),載《西南金融》2013年第2期。
7. “Aesthetic value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Zhang’s versus Dong’s version of David Copperfield in Chinese”. 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 2013. 14: 1. (SSCI、A&HCI來源期刊)
14.“Review of Zhang Xu’s Fusion of Horizons: New Perspectives on Zhu Xiang's Poetry Translation”. 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2010.18: 4.(A&HCI來源期刊)
15.“Reconceptualizing translation: Tymoczko and the radical inclusive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Translation Quarterly. 2010. 57. (EBSCO來源期刊)
16. “Fuzzy language in literature and transl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Da Vinci Code and its two Chinese versions”. New Voic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2010. 6.
27. “Translation and the relativity of cultural identities” (Tan Zaixi and Shao Lu). Neohelicon: Acta comparationis litterarum universarum. 2007. 34: 1. (SSCI、A&HCI來源期刊)
54.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al studies”. In Du Fei and Liu Guolu (eds.): Contemporary Education Forum. Beijing: People’s Daily Publishing House, 2003.
個人作品
著作
1.《文學中的模糊語言與翻譯》(獨著),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2.《中國譯學大辭典》(方夢之主編)。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
3.《翻譯學概論》(許鈞、穆雷主編),南京:譯林出版社,2009。
4.Changing the Terms: Translating in the Postcolonial Era (Sherry Simon and Paul St-Pierre),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5.《翻譯美學》(毛榮貴),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譯作
1.《名字因素》(A translation of Ina Grigorova’s The Name Factor),載IWW Newsletter,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編輯,2008。
2.《追夢人》(A translation of Anastassis Vistonitis’ A Dreamer of Dreams),載《作家月刊》,香港:香港作家協會,總第65期,2007。
3.《黑海之波》(A translation of Anastassis Vistonitis’ “Waves of the Black Sea”), 載《作家月刊》,香港:香港作家協會,總第65期,2007。
4.《學苑》(A translation of Van Cam Hai’s “Academic Garden”),載《作家月刊》,香港:香港作家協會,總第65期,2007年11月,頁57。先前另載《星洲日報》(馬來西亞),“文藝春秋”版,2007年10月21日。
5.《銘記人之為靈時》(A translation of Van Cam Hai’s “Remembering the Time when Men Appeared as Ghosts”) ,載《星洲日報》(馬來西亞),“文藝春秋”版,2007年10月21日。
6.《睡夢中講日語的太太》(A translation of Vivienne Plumb’s The Wife Who Spoke Japanese in Her Sleep),載《星洲日報》(馬來西亞),“文藝春秋”版,2006年12月10日。
7.《睡夢中講日語的太太》(A translation of Vivienne Plumb’s The Wife Who Spoke Japanese in Her Sleep),維維恩·普拉姆(著);載《香港之窗》(香港),總第78期,2006年12月。
8.《睡夢中講日語的太太》(A translation of Vivienne Plumb’s The Wife Who Spoke Japanese in Her Sleep),維維恩·普拉姆(著);載《作家月刊》(香港),總第52期,2006年10月。
9.《〈成為阿巴斯·阿布德〉(節錄)》(A translation of Ahmed Alaidy’s To Be Abbas Al Abd〔Excerpts〕),載《伊斯蘭平和的健筆:2005訪問作家作品》,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主編,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10.《〈成為阿巴斯·阿布德〉(節錄)》(A translation of Ahmed Alaidy’s To Be Abbas Al Abd〔Excerpts〕),載《作家月刊》,香港:香港作家協會,總第42期,2005年12月。
11.《歡迎進入“美國影像”》(A translation of Ahmed Alaidy’s To Be Abbas Al Abd [Chapter 3] ),載《星洲日報》(馬來西亞),“文藝春秋”版,2005年11月13日。
8.2011-2012.項目唯一主研,項目來源:香港浸會大學,項目名稱:“Training Future Translation Studies (TS) Scholars: The Role of Postgraduate TS Research Programmes in Hong Kong”(項目編號:FRG/08-09/II-38),已結項。
10.2009-2011. 項目唯一主研,香港理工大學校級博士後研究項目,項目名稱:“Narrating the Metamorphic Modern Chinese Peasant: A Study of Mo Yan’s ‘Dream of Red Chamber Award’ Winner and Its English Translation”(項目編號:G-YX2S),已結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