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澤民

邵澤民(1918.6.23—1944.1.28),出生於河北省滄州市青縣城裡。193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鄉寧“犧盟”中心區汾南辦事處秘書,太岳軍區五十四團政治處主任等職。1944年1月28日,因偽軍告密,遭日偽軍攻擊,不幸殉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邵澤民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18年6月23日
  • 逝世日期:1944年1月28日
  • 性別:男
  • 出生地:河北省滄州市青縣
人物生平
邵澤民,1918年6月23日出生於河北省滄州市青縣城裡。上學期間,他勤奮好學,喜歡閱讀報刊雜誌,這使他開拓了視野,接受了進步思想。九一八事變後,在青縣師範讀書的邵澤民滿懷愛國熱情,積極參加學生運動,上街遊行示威,張貼抗日標語,發表救亡演講,聲討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東北三省的滔天罪行,喚起民眾參加抗日救亡運動。
1935年,邵澤民從青縣師範學校畢業,到縣立國民二小任教,他教書不忘救國,除了向學生灌輸救亡思想,還十分密切關注時局的變化,思慮著國家的前途和命運。面對民族危機步步加深,1937年初他毅然棄職,奔赴山西投入了革命的行列。
邵澤民到山西太原市後,參加了由“犧盟”組織的村政協助員培訓幹部團學習。同年6月,被實權掌握在共產黨人手裡的“犧盟”總會派往河津縣擔任“犧盟”會特派員(當時閻錫山承認“犧盟”會為合法組織,並積極拉攏)。到河津以後,他積極宣傳黨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認真執行黨的各項政策,發動民眾,和頑固的國民黨縣政府鬥爭,與劉山澍等一起籌建起“犧盟”河津分會和人民武裝自衛總隊,由他兼任自衛總隊的政治指導員。在具體的活動中,發展積極分子,培養骨幹隊伍,為建立共產黨組織打下良好基礎。
同年8月,八路軍由陝西開往山西奔赴抗日前線,地處秦晉交界黃河渡口的河津是八路軍入晉的要道。邵澤民擔負起迎接八路軍的任務。八路軍經過河津時,沿途進行宣傳演出,發動民眾抗日救亡,使廣大民眾進一步認清了抗戰的形勢,懂得了共產黨的主張、八路軍北上的意圖和意義,喚起了民眾對八路軍的愛戴和擁護。
在河津縣抗日救亡運動中,經過革命鬥爭鍛鍊的邵澤民,在劉山澍、喬明甫的介紹下於1937年10月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和共產黨員劉山澍、趙維新組成“犧盟”分會的黨團支部,並擔任了“犧盟”黨團的組織委員。1937年10月下旬,他們與河東特委派來的幹部共同建立了中共河津縣委,標誌著河津人民抗日救亡工作進入新階段。“犧盟”領導下的工、農、青、婦各種救亡組織紛紛成立。同時還成立了教育救國會和商業救國會。河津縣人民武裝自衛總隊也由最初十幾個人發展到100多人,經過與舊政權鬥爭,解決了裝備問題。1938年底它被編為政衛支隊第六大隊。1939年底編入山西新軍二一三旅五十八團。十二月事變以後,該團轉移到太岳根據地,成為根據地主力團。
1938年3月5日,日軍占領河津縣城,邵澤民和劉山澍等按照黨關於開展敵後游擊戰爭的指示,把“犧盟”會幹部和自衛隊撤到呂梁山堅持游擊戰爭,以河津沿山地帶為工作重點,很快就在比較落後的山區打開工作局面。1938年4月,劉山澍犧牲,邵澤民任“犧盟”分會黨團書記,繼續領導自衛隊和當地民眾協助八路軍一一五師獨立支隊第一大隊,襲擾日軍,割電線,貼標語,給駐河津的日軍很大打擊。
1939年3月,為加強汾南地區的領導工作,邵澤民被調任鄉寧“犧盟”中心區汾南辦事處秘書。他一到任,就深入所在地稷王山麓的文村一帶的民眾之中,又是幫助建立健全農、青、婦各救會,又是開辦婦女幹部訓練班。並在敵占區建立了秘密情報站,進行情報和策反工作。皇協軍(偽軍)紛紛反正向二一二旅投誠。同時日偽軍一有動靜,秘密情報站馬上以“雞毛信”的形式把訊息傳來,使“犧盟”早作準備,既有效地保存了自己,又相機打擊了日偽軍。當時“犧盟”汾南辦事處領導著安邑、稷王山、猗氏、臨晉、榮河、萬泉和虞鄉等縣的“犧盟”工作,這一地區大部分是淪陷區,由於邵澤民的出色組織,各縣的“犧盟”工作做的很好。邵澤民在河東地區工作三年,和當地民眾建立了深厚感情。尤其是他年紀輕輕,為了抗日救亡背井離鄉的愛國救國精神,河東民眾由衷的欽佩。
1939年12月,國民黨反動派發動了抗日戰爭時期的第一次反共高潮。閻錫山率先發難,向共產黨領導的“犧盟”會和山西新軍開刀。為了保存革命力量,中共北方局決定,河東地區已公開身份的黨員幹部、抗日進步分子和武裝力量全部撤到太岳根據地。邵澤民調往新軍二一二旅遊擊一支隊任政治主任,並隨主力部隊於1940年初從稷王山出發,經過700里長途跋涉,衝破了日偽軍重重封鎖,到達太岳的腹地沁源,與決死一縱隊會師。
到根據地後,由於部隊突圍失散人員較多進行整編,邵澤民按照黨中央“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方針和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原則,帶領部隊活動於平遙、介休、靈石、霍縣一帶,配合地方黨政軍開展攻勢,打擊日偽搶糧、築路的罪惡活動,襲擊日偽據點、車站,粉碎了日軍一次又一次“掃蕩”。同年秋天,二一二旅參加了威震敵膽的百團大戰,配合主力部隊參加了浮山、翼城和青城戰役,對閻頑投降活動以沉重打擊,鞏固了敵後抗日根據地。
1941年5月中條山戰役以後,二一二旅奉命開闢岳南抗日根據地。五十五團從洪洞出發,作為旅的先頭部隊,越過臨屯公路向岳南的沁水、浮山、翼城挺進,消滅了閻頑與日偽的反動政權,建立起各縣抗日民主政權。但是,閻六十一軍四十八師、六十九師和四十三軍四十六師渡過汾河,向岳南根據地大肆進犯。太岳軍區決定調二一二旅和八路軍三八六旅痛擊閻頑。分配給五十五團的任務是從閻六十一軍和四十三軍的結合部插入交叉地帶,採取猛虎掏心戰術,奇襲趙城村的敵軍指揮部。接受任務後,五十五團由團長王墉下達了戰鬥任務並作了戰鬥部署。
8月11日夜,五十五團在王墉和邵澤民率領下,借著夜幕的掩護,神不知鬼不覺從趙城村南敵軍的後面摸了上去,消滅了敵軍的指揮機關,占領了敵軍的炮兵戰地。拂曉,各部隊發起總攻,敵人失去指揮,亂成一團,紛紛向司空山方向潰逃。遭到早已埋伏在那裡的五十四團迎頭痛擊。王墉和邵澤民率五十五團勇士們跟蹤追擊,把敵軍壓到滑家河深溝里,前後夾擊,四面圍殲,1000多敵軍繳槍投降。敵軍46師207團、208團團長高橋和李希權均被俘虜。趙城反擊戰創造了新軍殲敵的新紀錄。
1942年2月,閻頑六十一軍以四個團的兵力配合日軍,對岳南根據地進行“掃蕩”,向駐浮山的二一二旅發動進攻。邵澤民告別了新婚妻子,率領五十五團投入了反“掃蕩”的戰鬥。4月14日,他同王墉團長又率該部參加了鄧小平政委指揮的青浮戰鬥,激戰兩天,重創了閻頑六十一軍,殲敵1000餘人,收復了浮北大片土地。
是年5月,根據中央精兵簡政的指示精神,二一二旅縮編為一個團,只保留了五十四團的番號,邵澤民任五十四團政治處主任。取消旅的番號後,部隊屬太岳軍區基幹團,仍在岳南地區活動。邵澤民經常率領部隊馳騁在反“掃蕩”的戰場上,並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5月下旬,五十四團在翼城殲滅偽軍馬松亭部,俘獲偽軍110人,繳獲機槍1挺,步槍100餘支;7月,五十四團配合十六團在塔兒山的高村、曲莊,殲閻頑保全九團,活捉團長武鴻英以下數百人,繳獲彈藥大批;9月27日,五十四團深入虎穴,奇襲了浮山縣城,俘偽軍60名。
1943年1月,太岳四地委在士敏縣的石曹召開各縣農會工作負責人會議,傳達劉少奇路過太岳時所作“放手發動民眾”的指示。邵澤民和妻子張慶雲參加了這次會議,會期只有三四天,這是他們結婚以後,在一起生活最長的一段時間。會議一結束,二人又各奔東西,邵澤民率五十四團踏上了開闢新區的征途。
1943年6月,日軍四十一師團二三七聯隊高橋部由臨汾出發,經義棠向府城之偽軍運糧,五十四團在柳寨村外設伏,僅半小時消滅偽軍30餘人,獲輕機槍3挺、步槍30餘支、大米10石、馱騾35匹。不久,府城據點被迫撤離。從此,岳北、岳南聯成一片,五十四團受到了軍區的通報表揚。8月20日,五十四團又殲滅翼城偽軍300餘人,偽縣長李勉、偽大隊長王達、副大隊長鄭華廷被抗日武裝抓獲,在青城縣王莊公審。
1943年冬,國民黨反動派發動了抗日戰爭時期內第三次反共高潮。太岳軍民在準備對付日偽軍二萬餘人的大“掃蕩”前,五十四團住在東馬溝村。邵澤民對當地的民兵和農會幹部進行了思想動員和組織準備。當時,妻子張慶雲在東馬溝村蹲點,住在新莊村,向邵澤民提出要支短槍的要求,以迎接反“掃蕩”。邵澤民在行動前給她一枚日本造手榴彈。由於邵澤民的出色組織,民眾沒有受太大損失。
1944年1月28日(農曆正月初四),邵澤民率領一個連偵察日偽據點和開展政治攻勢,因偽軍告密,遭日偽軍攻擊,不幸殉國。當五十四團戰士抬著邵澤民的遺體回到滑家河時,三區的民眾抬著棺材追來。聞訊趕來的妻子張慶云為丈夫清洗了血跡,穿上了鞋襪,紮上了自己的皮帶,裝棺入殮。五十四團在川石咀為邵澤民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激發了駐地軍民抗戰到底的鬥志。
1944年1月30日《太岳日報》沉痛報導:太岳軍區五十四團政治處主任邵澤民同志,在春節期間率一連戰士到邊沿地帶對敵開展政治攻勢,武裝偵察敵情,不幸犧牲於浮山縣梁家河附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