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楓林窯青白瓷製作技藝

邵武楓林窯青白瓷製作技藝

邵武楓林窯青白瓷製作技藝,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傳統技藝,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022年1月29日,嵐谷熏鵝製作技藝經福建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邵武楓林窯青白瓷製作技藝
  • 批准時間:2022年1月29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

歷史淵源

青白瓷自五代創燒,宋代大量燒造生產,暢銷中外。邵武地處閩北,位於閩、浙、贛三省接合處,緊鄰江西黎川、資溪,故受到江西景德鎮窯制瓷工藝影響。青白瓷的生產在眾多的窯口競爭中嶄露頭角,根據考古發掘,邵武生產的青白瓷釉色晶瑩、資質細膩,可與景德鎮青白瓷媲美。根據考古發掘,邵武產的青白瓷酒杯在印度尼西亞的東爪哇也有出土,《八閩志》在記載青雲窯時云:“其土白膩堪陶器”。明以後,邵武青白瓷逐漸停燒。解放前,青白瓷藝人多集中在和平鎮楓林自然村,設立窯場燒制日用瓷。21世紀初楓林窯開始恢復燒制青白瓷,邵武市南武夷古陶瓷館在楓林積極組織開展青白瓷的文化研究及技藝恢復與傳承工作,使邵武的青白瓷製作技藝在學習前人的基礎上有所創新。

工藝特徵

邵武青白瓷,釉色介於青白之間,青中有白,白中泛青,又叫影青、映青、隱青等。由於鈣含量高,在1300℃左右的高溫下燒成時,釉的流動性大,在刻劃、印花等處,釉聚積較厚,釉色呈湖水色而顯青,釉薄處顯白,於是器物釉面呈現淺淡的青色和白色相間優雅色調,故稱青白瓷,有“假玉器”之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