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培仁

邵培仁

邵培仁,江蘇淮安楚州人。現為浙江大學人文學部副主任,浙江大學傳播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省重點創新團隊浙江大學國際影視產業研究團隊負責人,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浙江大學傳媒與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文化產業重點研究基地——浙江省娛樂與創意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傳播學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中國傳媒報告》雜誌主編,《中國娛樂與創意產業藍皮書》主編,中國傳播學會副會長,中國傳媒經濟與管理學會副會長,浙江省傳播學會會長,浙江省會展學會會長,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CJC,中國傳播學報)和CHINA MEDIA RESEARCH(CMR,中國傳媒研究)等中外多種新聞與傳播學刊副主編或編委。

2018年12月,榮獲第六屆范敬宜新聞教育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邵培仁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淮安楚州
浙江大學邵培仁教授情況簡介,邵培仁,論文著作,邵培仁教授1993年以來的科研成果,2008年一、論文,專著,課題,獲獎,專家評論,2007年一、論文,專著,課題,獲獎,專家評論,2006年一、論文,課題,專家評論,2005年一、論文,專著,專家評論,2004年一、論文,課題,專家評論,獲獎,2003年一、論文,專著,課題,專家評論,2002年一、論文,專著,學界評論,2001年一、論文,獲獎,課題,專家評論,其他,2000年一、論文,專著,專家評論,獲獎,1998年一、論文,專著,專家評論,1997年一、論文,專著,專家評論,1996年論文,1995年一、論文,專著,專家評論,1994年一、論文,專著,專家評論,1993年一、論文,專家評論,

浙江大學邵培仁教授情況簡介

邵培仁

男, 1953年11月生,江蘇淮安楚州人。現為浙江大學人文學部副主任,浙江大學傳播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省重點創新團隊浙江大學國際影視產業研究團隊負責人,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浙江大學傳媒與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文化產業重點研究基地——浙江省娛樂與創意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傳播學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中國傳媒報告》雜誌主編,《中國娛樂與創意產業藍皮書》主編,中國傳播學會副會長,中國傳媒經濟與管理學會副會長,浙江省傳播學會會長,浙江省會展學會會長,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CJC,中國傳播學報)和CHINA MEDIA RESEARCH(CMR,中國傳媒研究)等中外多種新聞與傳播學刊副主編或編委。曾先後任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新聞研究室主任、傳播研究所所長、副系主任、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等。1996年晉升為教授,2001年1月被批准為博士生導師。
邵培仁

論文著作

邵培仁先後發表論文260餘篇,已撰寫或主編出版的傳播學和媒介管理學著作主要有:《媒介生態學:媒介作為綠色生態的研究》(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全國新聞傳播學類研究生教材《媒介戰略管理》(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媒介管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媒介管理學經典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傳播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文化產業經營通論》(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年),《大眾傳媒通論》(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年),《電影經營管理》(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年),《知識經濟與大眾傳媒》(浙江大學出版社,1999年),《媒介經營管理學》(浙江大學出版社,1998年),《傳播學導論》(浙江大學出版社,1997年),《新聞傳播學》(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傳播社會學》(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傳播學原理與套用》(蘭州大學出版社,1988年),《經濟傳播學》(江蘇人民出版社,1990年),《政治傳播學》(江蘇人民出版社,1991年),《藝術傳播學》(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教育傳播學》(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20世紀新聞學與傳播學·宣傳學與輿論學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
有多部著作獲得省級以上獎勵,如《傳播學導論》(浙江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於2002年獲浙江省人民政府優秀教材一等獎;《媒介管理學》(含《媒介管理學經典案例》)於2004年獲浙江省人民政府優秀教材二等獎;個人於2004年榮獲“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2007年榮獲教育部寶鋼優秀教師獎,2008年榮獲改革開放30年中國傳媒思想人物獎。
近幾年先後完成省、部級科研課題7項,目前正在進行研究的主要有:浙江省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通向和諧社會的輿論傳播研究》(2007);浙江省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媒介地理與媒介生態研究》(2005);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文化產業集團的成長機制與政策取向研究:以傳媒集團為例》(2004)。2009/01/21

邵培仁教授1993年以來的科研成果

2008年一、論文

Shao Peiren, Liao Weimin, Functions, Genres, Resources: Discussing the Adoption of Virtual Characters in Digital Museu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Proceedings of Cyberworlds 2008,P621-626, IEEE publisher. 2008年7月錄用,9月23日國際學術會議宣讀。EI。
邵培仁、廖衛民:《思想·理論·趨勢:對北美媒介生態學研究的一種歷史考察》,《浙江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期,第180-190頁。人大複印資料《新聞與傳播》2008年第9期,第4-11頁。
邵培仁:《論媒介生態系統的構成、規劃與管理》,《浙江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2期,第頁;《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8年第3期,第190頁,論點摘編。
邵培仁:《媒介生態學研究的新視野:媒介作為綠色生態的研究》,《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期,第135-144頁。《新華文摘》2008年第9期,第169頁,論點摘編。
邵培仁:《論華人華文新聞與傳播學之崛起》,《中國傳媒報告》2008年第2期,第4-6頁。
邵培仁、廖衛民:《中國新聞與傳播研究30年學術論爭的歷史考察(1978-2008)》,《中國傳媒報告》2008年第1期。
邵培仁、潘祥輝:《危機傳播推動中國媒介制度的變遷——從汶川地震看危機事件與媒介制度創新的內在關聯》,《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第56-58頁。
邵培仁、廖衛民:《文化傳播力:解讀長三角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全景圖》,《杭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0卷第2期,第20-27頁。
邵培仁:《論媒介生態系統的構成、規劃與管理》,《新聞與信息傳播》2008年第1期,第8-14、27頁。
邵培仁:《信息公平論:追求建立世界信息傳播新秩序》,《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8年第2期。
邵培仁:《中國古代的生態平衡和生態循環思想》,《嘉興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2期第66-68頁。
邵培仁:《媒介生態城堡的構想與建設》,《當代傳播》2008年第1期,第15-17頁。
邵培仁:《媒介生態學研究的基本原則》,《新聞與寫作》2008年第1期,第25-26頁。
邵培仁:《傳播全球化、媒體人性化的新格局》,《新聞與寫作》2008年年第6期。
邵培仁、廖衛民:《區域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全景圖》,收錄曾驊等主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長江三角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22-337頁。
邵培仁、邱戈:《論媒介身份研究的可能性與科學性》,收錄范紅主編:《媒介素養讀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7月。
邵培仁、潘祥輝:《從汶川地震看危機事件與媒介制度創新的內在關聯》,收錄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主編:《震撼:媒體回想》,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6月,第116-126頁。

專著

邵培仁等著:《媒介生態學:媒介作為綠色生態的研究》,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年。

課題

邵培仁:《媒介地理學:媒介作為文化景象的研究》,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008年。
邵培仁:《中國殘奧代表團的形象展示與宣傳策略研究》,3萬元,中國殘聯,2008年。

獲獎

邵培仁:改革開放30年中國傳媒思想人物獎,2009年1月8日北京。
顏洽茂、金娟琴、謝桂紅、邵培仁、陳杰誠: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踐,浙江大學2008年校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浙大發教〔2008〕64號。

專家評論

支庭榮:《從隱喻到思辯:一個學術種群成長的樣本——讀邵培仁教授新著》,《中國傳媒報告》2008年第1期。
廖衛民:《融·通·功——評〈文化產業經營通論〉》,《中國傳媒報告》2008年第1期。
彭玿:《在文化軟實力競爭中的中國選擇》,《東南傳播》2008年第4期,第80-81頁。
彭紹:《在文化軟實力競爭中的中國選擇》,《山東理工大學學報》2008年第6期,第109-110頁。

2007年一、論文

邵培仁:《發展與振興我國文化產業的基本原則與主要建議》,《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7年第10期。
邵培仁:《恐怖源於媒體?——媒體恐慌論介紹及啟示》,《新聞記者》2007年第6期,第21-23頁;人大複印資料《新聞與傳播》2007年第9期,第15-17頁,全文複印。
邵培仁、章東軼:《流媒體技術與傳統廣播》,《國際廣播影視學刊》2007年第11期第38-43頁。
邵培仁:《媒介恐慌論與媒介恐怖論的興起、演變及理性抉擇》,《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07年第4期,第頁。
邵培仁:《論玩具的媒介想像和媒介的玩具靈感——關於玩具與媒介產業互動的敘述性分析》,《廣告大觀·理論版》2007年第4期,第86-90頁。
邵培仁:《論長江三角洲城市帶媒介發展的對策與路徑》,賈樂蓉主編:《新世紀大眾傳媒的發展——中俄學者的對話》,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71-174頁。
邵培仁:《論深圳特區報的辦報模式及版面特色》,《當代傳播》2007年第3期,第34-38頁。
邵培仁、李一峰:《論美國“公共新聞運動”》,《嘉興學院學報》2007年(第19卷)第4期,第31-37頁。
邵培仁、李一峰:《從全民閱讀時代到全民寫作時代:論世界“參與新聞”運動》,《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3期,第104-109頁。
邵培仁:《大眾傳播中的信息污染及其治理》,《新聞與寫作》2007年第3期。

專著

邵培仁著:《傳播學》(修訂本)“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邵培仁等著:《媒介生態學:媒介作為綠色生態的研究》,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年。
邵培仁等著:《文化產業經營通論》,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年。

課題

邵培仁:《通向和諧社會的輿論傳播研究》,浙江省社科規劃立項重大課題,07JDCB01ZD,2007年10月10日。
邵培仁:《長江三角洲區域文化市場和文化產業現狀調查》,浙江省社科規劃重大招標課題,07HZC316Z,2007年6月8日。

獲獎

邵培仁:2007年度寶鋼優秀教師獎。

專家評論

陳卓:《語言是橋也是牆——訪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邵培仁教授》,2007年3月28日《浙江法制報》。

2006年一、論文

邵培仁、邱戈:《論媒介身份研究的可能性與科學性》,《現代傳播》2006年第3期;《新聞與傳播》2006年第10期,全文複印。
邵培仁、方玲玲:《流動的景觀:媒介地理學視野下公路電影的地理再現》,《當代電影》2006年第6期。
邵培仁:《媒體的當下使命及社會責任》,《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6年第6期。
邵培仁、潘祥輝:《論全球化語境下中國電影的跨文化傳播策略》,《浙江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新華文摘》2006年第8期,第165頁,觀點摘編;《上海文化》2006年第2期,第109-110頁,觀點摘編。
邵培仁、潘祥輝:《論媒介地理學的發展歷程與學科建構》,《徐州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新聞與傳播》2006年第4期,全文複印。
邵培仁、邱戈:《媒體弱智:是社會咒語還是媒體現實》,《浙江學刊》2006年第1期。
邵培仁:《重建和諧統一的“媒介身份”》,《青年記者》2006年第13期。
邵培仁:《論媒介地理學的正當性、科學性和學術堅守》,《杭州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5期
邵培仁:《論中國媒介的地理群集與能量積聚》,《新聞大學》2006年第3期,第102-106頁。
邵培仁、張潔:《全球媒介經濟學的生態狀況與發展趨勢》,杭州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
邵培仁:《論長江三角洲城市帶的媒介改革與發展》,《媒介方法》2006年第2期,第57-59頁。
邵培仁、邱戈:《論當前中國媒體的身份危機》,《中國傳媒報告》2006年第1期。
邵培仁:《作為最新研究視野的媒介地理學》,《媒介方法》2006年第1期,第55-56頁。

課題

《媒介地理與媒介生態研究》,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重大項目(基地中心),2006年。
《媒介生態研究:文化背景中的地理生態呈現》,教育部創新研究重點基地宗教與跨文化研究中心項目,2006年。

專家評論

劉秀梅:《勾勒和展示中國乃至世界電影產業管理“地形圖”——讀〈電影經營管理〉》,《視聽縱橫》2006年第2期,第94頁。

2005年一、論文

邵培仁:《媒介地理學:行走和耕耘在媒介與地理之間》,《中國傳媒報告》2005年第3期。
邵培仁、潘祥輝:《論中國電視娛樂節目的困境與出路》,《西部電視》2006年第1期
邵培仁、海闊:《宗法顛覆論綱——傳媒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杭州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3期
邵培仁、陳兵:《論中國報業集團管理改革中的十大悖論》,《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新華文摘》2005年第9期摘要。
邵培仁、章東軼:《顛覆還是重建:市民新聞學的興起、特點及其應對》,《當代傳播》2005年第1期。
邵培仁、潘祥輝:《新聞媒體“方言言說”的社會成本分析》,《現代傳播》2005年第2期。

專著

邵培仁、海闊著:《大眾傳媒通論》,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年。
唐榕、邵培仁著:《電影經營管理》,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年。

專家評論

張怡:《認識傳媒:人類進入信息社會的基本素養——評〈大眾傳媒通論〉》,《中國傳媒報告》2005年第2期。
李華:《拯救電影:重新思索中國電影的經營之道》——評〈電影經營管理〉》,《中國傳媒報告》2005年第2期。
侯傑:《沿著大眾傳媒的時光隧道前行——讀〈大眾傳媒通論〉有感》,《中國傳媒報告》2005年第4期。

2004年一、論文

邵培仁、李雯:《隱性障礙:通往表達自由之路上的伏擊》,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新聞與傳播》2004年第2期,第10-13頁。
邵培仁:《媒介產業管理髮展的十個趨勢》,《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4年第2期,第31-33頁。
邵培仁、彭鳳儀:《金字塔式課程建設模型的探索和構建》,《中國成人教育》2004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高等教育》2004年第7期。
邵培仁、陳兵:《中國報業集團改革中的六大困境》,《浙江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
邵培仁、李雯:《語言是橋也是牆:對方言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疑慮與拷問》,《杭州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5期。
邵培仁,章東軼:《論流媒體時代的挑戰與廣播生存》,《嘉興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第13-18頁;《視聽縱橫》2004年第2期。
邵培仁,章東軼:《論流媒體時代的挑戰與電視生存》,《新聞記者》2004年第4期;《媒介研究》2004年第5期。
邵培仁、章東軼:《市民新聞學的興起、特點及其應對》,《新聞界》2004年第4期(壓縮版)。
邵培仁、章東軼:《是顛覆還是重建:市民新聞學的興起、特點及其應對》,上海《廣播電視研究》2004年第4期(完全版)。
邵培仁、顏洽茂:《高質量文科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中國成人教育》2004年第12期,第23-26頁。
邵培仁、陳兵:《論中國報業集團管理改革中的十大悖論》,《中國傳媒報告》2004年第4期;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主辦:《新聞與傳播評論》(2003年卷),武漢出版社,2004年,第118-126頁。
邵培仁:《當代傳播學視角下中國傳統接受觀》,《中國傳媒報告》2004年第6期。
邵培仁、潘祥輝:《新聞媒體“方言言說”的社會成本分析》,《中國傳媒報告》2004年第5期。

課題

邵培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文化產業集團的成長機制與政策取向研究:以傳媒集團為例》,2004年。★
邵培仁:浙江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沿海地區政府新聞網站可持續發展研究》,2004。★

專家評論

陳兵:《邵培仁與中國當代傳播學》,《徐州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
劉強:《經典案例鞭辟入裡,盡顯媒介管理詭譎風雲——評邵培仁教授的〈媒介管理學經典案例〉》,《中國傳媒報告》2004年第2期。
吳筱穎:《喜歡做前人沒做過的事——訪浙江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邵培仁教授》,《浙江大學報》2004年6月4日。

獲獎

邵培仁於20004年1月獲得 “浙江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人才”稱號。★
邵培仁主編:“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媒介管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獲2004年浙江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教材)一等獎,於20004年12月獲得浙江省人民政府優秀教學成果獎(教材)二等獎。★

2003年一、論文

邵培仁、張健康:《關於中國跨越數字鴻溝的瓶頸與對策》,《浙江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
邵培仁、張健康:《關於中國跨越數字鴻溝的瓶頸與對策》,《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3年第2期轉載。邵培仁、張健康:《關於中國跨越數字鴻溝的瓶頸與對策》,人大複印資料《圖書學、信息科學、資料工作》2003年第4期。
邵培仁:《媒介市場全球化與中國媒介產業的對策》,載於羅明主編《電視媒介的市場對策》,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17頁。
邵培仁:《論中國媒介的購併戰略》(上下),《嘉興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第3期。
邵培仁等:《2001-2002年中國傳播學發展報告》,香港《中國傳媒報告》2003年第1期。
邵培仁、張健康:《社會主義法制與輿論監督》,《當代傳播》2003年第5期。
邵培仁、李雯:《隱性障礙:通往表達自由之路上的伏擊》,《杭州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第5期。
邵培仁:《從微觀層面研究報業集團運作——<媒體集團的經營與管理>序》,《新聞記者》2003年第10期。
邵培仁:《》,《新聞實踐》2004年第期。
邵培仁:《論中國媒介經濟管理髮展的前景》,香港《中國傳媒報告》2003年第4期。
邵培仁:《總序》,《媒體集團的經營與管理:新加坡報業控股的成功之道》(【新】袁舟著),汕頭大學出版社,2003年。
邵培仁:《序言》,《新時期大眾傳媒與大眾文化》龔煒著,貴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
邵培仁:《總序》,《21世紀傳播研究叢書》,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年。
邵培仁:《序:傳播是人性的折射》,《人生百態》(蔡章生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邵培仁:《卷首語》,《中國傳媒報告》,香港噸泄??獎ǜ妗?003年第1期。
邵培仁:《卷首語》,《中國傳媒報告》,香港《中國傳媒報告》2003年第2期。

專著

邵培仁、陳兵著:《媒介戰略管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
邵培仁、章東軼著:“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媒介管理學經典案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課題

邵培仁:浙江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沿海發達地區政府新聞網站可持續發展研究》,2003年。

專家評論

袁舟:《一部媒介管理學的扛鼎之作——評邵培仁新著〈媒介戰略管理〉》,《新聞實踐》2003年第10期。
章東軼:《學術呼喚良知——訪浙江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邵培仁教授》,刊於王永亮、成思行主編:《傾聽傳媒論語》,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
陳怡群、朱賢勇:《邵培仁:傳播學應進行本土化建設》,《光明日報·教育周刊》2003年5月29日。
陳怡群、朱賢勇:《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訪人文學院副院長、共產黨員邵培仁教授》,《人文》2003年3月26日。

2002年一、論文

邵培仁:《論傳播生態規律與媒介生存策略》,人大複印《新聞與傳播》2002年第1期。
邵培仁、陳兵:《經濟全球化利弊分析》,《商業研究》,2002年第4期。
邵培仁、陳兵:《產業化背景下的媒介集團戰略研究》,《商業研究》2002年第12期。
邵培仁:《跨國傳媒集團入粵的思索》,《新聞記者》2002年第8期。
邵培仁:《媒介全球化:是機遇還是挑戰?》,香港《中國傳媒報告》2002年第1期。
邵培仁:《電腦與網路:媒介地理學的顛覆者》,《浙江廣播電視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第3期。
邵培仁:《論中國媒介的購併戰略》,《傳播學研究》2002年12月。
邵培仁:《更新媒介形態學和媒介地理學的“傑作”》,《黔南民族師院學報》2002年第4期。邵培仁:《卷首語:在新聞與傳播研究中應該提倡什麼?》,《中國傳媒報告》2002年第1期。
邵培仁:《卷首語:新聞與傳播研究應確立五種生態觀念》,《中國傳媒報告》2002年第2期。

專著

邵培仁主編:“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媒介管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邵培仁主編:《20世紀新聞學與傳播學·宣傳學與輿論學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

學界評論

金成學:《加入WTO後的中國媒介管理寶典——評邵培仁主編的<媒介管理學>》,《新聞實踐》2002年第2期。

2001年一、論文

邵培仁、李梁:《媒介即意識形態:論法蘭克福學派的媒介控制思想》,《浙江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第102-109頁。
邵培仁:《米德:美國傳播學的鼻祖》,《徐州師大學報》2001年第2期,第98-103頁。
邵培仁:《論庫利在傳播研究史上的學術地位》,《杭州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第58-62頁。
邵培仁:《論傳播生態規律與媒介生存策略》,《新聞界》2001年第3期,第26-29頁。
邵培仁:《論媒介生態的五大觀念》,《新聞大學》,2001年第4期,第20-22、45頁。
邵培仁:《廣播節目的資源構成與良性循環》,《現代傳播》2002年第4期。
邵培仁:《論媒介產業全球化與中國對策》,《新聞通訊》,2001年第11期,第18-20頁。
邵培仁:《網路就是新文化》,《視聽縱橫》,2001年第4期,第35-36頁。
邵培仁:《媒介全球化:是機遇還是挑戰?》,《湖州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5期,第1-6頁。
邵培仁:《論新時期的輿論監督與法制建設》,《嘉興學院學報》,2001年第5期,第1-4、99頁。
邵培仁:《論經濟全球化的幸與不幸》,《今日科技》,2001年第5期,第28-30頁。
邵培仁:《.com時代的智者寶典》,《今日科技》,2001年第7期,第75頁。
邵培仁:《媒介生態的觀念與規律》,載《資訊服務與社會發展論文集》,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
邵培仁:《序言》,《網路傳播導論》,《網路傳播導論》(劉光磊著),經濟日報出版社,2001年。
邵培仁:《總序》,《網路傳播輔助教材叢書》,載邵培仁主編:《網路傳播輔助教材叢書》(七本),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獲獎

邵培仁、江潛:《知識經濟與大眾傳媒》,第十二屆中國優秀圖書獎,2000年12月,1/2。★
邵培仁:《傳播學導論》(教材),浙江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教材),一等獎,2000年11月。★
邵培仁:《傳播學導論》(教材),浙江省人民政府優秀教學成果獎(教材),一等獎,2001年9月★。

課題

邵培仁:《大眾傳播通論》,浙江省重點教材建設項目,2001年。
邵培仁:《知識條件下的傳媒角色與功能研究》,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01年,2.2萬元。

專家評論

金成學:《評〈媒介經營管理學〉》,《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4期。

其他

邵培仁主編:《網路傳播輔助教材叢書》(七本),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2000年一、論文

邵培仁:《傳播學本土化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杭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4期,第頁。

專著

邵培仁著:“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傳播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邵培仁、江潛著:《知識經濟與大眾傳媒》,浙江大學出版社,1999年。

專家評論

韓運榮:《放寬傳播學研究的視野——訪浙江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邵培仁》,載於《傳播學在中國——傳播學者訪談》,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
傅百榮:《前瞻性與現實性相統一的佳作——評<知識經濟與大眾傳媒>》,《浙江大學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

獲獎

邵培仁、江潛:《知識經濟與大眾傳媒》(浙江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於2000年12月獲第十二屆中國優秀圖書獎。

1998年一、論文

邵培仁:《論中國古代客群的信息接受特色》,《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8年第3期,第45-52頁。★

專著

邵培仁、劉強著:《媒介經營管理學》,浙江大學出版社,1998年。

專家評論

傅百榮:《系統-科學-新穎:評邵培仁的〈媒介經營管理學〉》,《浙江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3期;《浙江青年報》1999年6月3日。
金成學:《評〈媒介經營管理學〉》,《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4期。

1997年一、論文

邵培仁:《傳播觀念斷想》,《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7年第4期,第128-133頁。★

專著

邵培仁著:《傳播學導論》,浙江大學出版社,1997年。

專家評論

童兵:《知識量與理論性俱佳的傳播學新作——評<傳播學導論>》,《新聞知識》1997年第11期。

1996年論文

邵培仁:《論人類傳播史上的五次革命》,《中國廣播電視學刊》1996年第7期,第5-8頁。★
邵培仁:《論人類傳播史上的五次革命》,人大複印《新聞學》(一級)1996年第3期,第40-43頁。★
邵培仁:《傳播模式論》,《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2期第26卷,第159-169頁。★
邵培仁:《論中國的當代傳播學研究》,《杭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2期總第89期。
邵培仁:《論建設面向21世紀的新聞傳播學》,《寧波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2期,總18期,第65-68頁。
邵培仁:《預警·審判·輓歌:評布熱津斯基的媒介失控論》,《國際新聞界》1996年第5期,第47-50頁。
邵培仁:《論我國傳播學的發展趨勢》,《新聞知識》1996年第3期,第8-10頁。
邵培仁:《新聞傳播者的特點、權利和責任》,《新聞知識》1996年第8期,第4-5頁。
邵培仁:《論傳播學研究的歐洲淵源》,《黔南民族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第4期總16期,第38-41頁。

1995年一、論文

邵培仁:《新聞媒介管理改革淺議》,人大複印資料《新聞學》1995年第1期。★
邵培仁:《談新聞傳播社會學》,人大複印資料《新聞學》1995年第2期。★
邵培仁:《論傳播學研究的中國特色》,《徐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3期,第62-64頁。
邵培仁:《談新聞傳播社會學》,《新聞大學》1995年第1期,總第43期,第20-21、41頁。
邵培仁:《互動共榮:市場經濟與新聞傳播》,《新聞知識》1995年第3期,第9-12頁。
邵培仁:《論新聞傳播在當代社會中的功能》,《黔南民族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2期,第35-39頁。
邵培仁:《整體的大象:新聞傳播社會學的立體透視》,《新聞廣場》1995年第2期總第91期,第66-68頁。
邵培仁:《經濟新聞的特點、功能與寫作》,《新聞廣場》1995年第5期,第44-45頁。
邵培仁:《論新聞傳播的原則體系》,《新聞縱橫》1995年第1期,第11-13頁。

專著

邵培仁、葉亞東著:《新聞傳播學》,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

專家評論

秦正長:《大陸第一部〈新聞傳播學〉面世》,1995年10月26日《公共關係報》;《新聞知識》第11期,第7頁;《杭州大學報》1995年10月10日。
肖朝紅:《融匯整合,開拓創新――評〈新聞傳播學〉》,《黔南民族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3期。
肖朝紅:《融匯整合,開拓創新――評〈新聞傳播學〉》,《當代學術信息》1996年第2期。

1994年一、論文

邵培仁:《新聞媒介管理改革淺議》,《新疆新聞界》1994年第6期,第21頁。
邵培仁:《論新聞媒介經營與改革》,《新聞知識》1994年第11期,第24-26頁。
邵培仁:《新聞傳播學面面觀》,《浙江廣播電視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4年第4期,第9-13頁。
邵培仁:《論新聞媒介經營與改革》,《新聞縱橫》1994年第4期。

專著

邵培仁、陳建洲主編:《傳播社會學》,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專家評論

金偉忻:《著書立業苦作樂——訪傳播學者邵培仁》,《新華日報》1993年12月3日第7版。《青春》專刊第49期。

1993年一、論文

邵培仁:《論藝術接受者》,《徐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3期,總75期,第91-94頁。
邵培仁:《中介者:藝術傳播中的“雅努斯”》,《鹽城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1期,第65-68、103頁。
邵培仁:《接受者:藝術王國里的上帝》,《淮陰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1期,總第56期,第45-48頁。
邵培仁:《教育學領域的新成員:教育傳播學》,《中國教育報》1993年9月29日第3版,《教育科學》專刊第53期。
邵培仁:《古老的傳播論,年輕的傳播學》,《淮陰師專學報》(高教研究專輯)1993年第2期,第102-105頁。
邵培仁:《傳播學研究的最新成果——評張詠華的〈大眾傳播學〉》,《淮陰師專學報》(高教研究專輯)1993年第2期,第113頁。

專家評論

金偉忻:《著書立業苦作樂——訪傳播學者邵培仁》,《新華日報》1993年12月3日第7版。《青春》專刊第49期。
裴顯生:《創學科意識的體系性著作——〈藝術傳播學〉序言》,《淮陰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2期。
於文杰:《體大精思,萬象盡吞——〈藝術傳播學〉與邵氏傳播模式述評》,《淮陰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3期。
杜萍:《〈教育傳播學〉:可貴的開拓,成功的架設》,《淮陰師專學報》(高教研究專輯)1993年第2期,第111-112頁。
楊恆忠:《邵培仁,傳播學領域裡的一匹“黑馬”》,《淮陰日報》1993年5月26日第3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