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訓民

邱訓民

(1898—1934)

紅軍獨立二師師長,革命烈士。

又名邱炳卿。湖南省平江縣人,1898年3月出生於平江縣思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少年時在雜貨店當學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邱訓民
  • 別名:邱炳卿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湖南省平江縣
  • 出生日期:1898
  • 逝世日期:1934
  • 職業:紅軍師長
  • 信仰:共產黨
  • 性別:男
成長曆程,相關信息,一門忠烈,

成長曆程

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組織農軍迎接北伐軍,任沙鍛黨支部書記、農協委員長、農民自衛軍隊長。1927年帶領沙鍛農民自衛軍攻打思村等地團防局,救出了被關押的幾十名共產黨員和革命民眾。大革命失敗後,任平(江)湘(陰)岳(陽)游擊總隊敢死隊隊長,平江工農革命軍游擊司令部中共黨總支書記。平江起義後,率隊配合紅五軍作戰。9月率游擊隊與紅五軍混編,任中共湘鄂贛特委常務委員。同年冬紅五軍主力轉移後,協助黃公略開展湘鄂贛邊游擊戰爭,創建湘鄂贛邊革命根據地。隨後擴充游擊隊,任湘鄂贛獨立師二團團長。1929年秋湘鄂贛邊紅軍獨立團成立,任團長。1930年初擴編成立湘鄂贛邊紅軍獨立師(紅十六軍七師),任師長。8月初所部擴編成立紅十六軍,任第九師政治部主任。1931年任湘北紅軍獨立團團長,開闢湘北根據地。後任紅十六軍第九師政治委員,湘鄂贛紅軍獨立第一師師長。1932年4月任湘鄂贛紅軍獨立二師師長,率部參加了湘鄂贛根據地歷次反“圍剿”作戰,屢屢獲勝,被譽為“紅軍虎將。”
1933年調任湘鄂贛軍區參謀長。1933年4月,為保衛湘鄂贛省委和省蘇維埃駐地,率部配合紅十六軍在萬載株木橋與國民黨彭位仁部進行了一場生死搏鬥。在強敵面前,他身先士卒,組織敢死隊,乘黑夜從鳳竹堝的兩側偷襲敵人的陣地,用馬刀砍殺,.敵人橫屍山頭,獲得株木橋保衛戰的勝利。1933年9月擔任湘鄂贛軍區代理司令員。同年底改任縮編後的紅十六師第四十七團政治委員。
1934年秋,由於"左"傾錯誤路線的嚴重危害,湘鄂贛蘇區主力紅軍和地方游擊隊受重挫,他調任瀏(陽)宜(春)萬(載)獨立第一營長。同年9月,原紅十六軍軍長孔荷寵叛變投敵,他被調至瑞金接受國家保衛局的審查。紅十六軍保衛局局長李握如等人為其出具證明信,寫道:“他和孔的作風完全兩樣,他打仗十分勇敢,在作戰中先後負傷二十餘處,平時就看不慣孔的作風,對孔的意見很大。”國家保衛局局長鄧發接到李握如等人的證明信後,澄清了事實,撤銷了對他的審查。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他留在江西中央蘇區陳毅的部隊中工作。

相關信息

1934年12月,他在江西贛江作戰時英勇犧牲,年僅36歲。他是電影《怒潮》片中主角邱金的原型。
電影《怒潮》劇情簡介:1926年,國共第一次合作期間,中國共產黨聯合國民黨左派,組織國民革命舉行北伐,向統冶和分割中國的軍伐發動進攻。在工農武裝的支持下,北伐節節取勝。但是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右派,卻叛變革命,無數革命戰士慘遭殺害。事實教育了黃維國。激於正義,他自願投向共產黨,參加了邱金率領的隊伍。邱金高舉戰刀帶領農民隊伍沖向國民黨團部。

一門忠烈

翻開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志叢書《平江縣誌》,在人物傳略篇中,濃墨重彩地記載了邱訓民一家三代五烈士的事跡。邱訓民(1898-1934),原名邱炳卿,平江三市鎮沙段村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農民自衛軍隊長、湘鄂贛紅軍獨立師團長、師長,紅16軍7師師長。1934年12月在作戰中犧牲。
其父親邱典元,1925年加入秘密農會,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任中共平江南區特委委員,1928年10月被反動派殺害。
兄:邱職卿,1926年入農會,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帶領兒子參加南區游擊隊,1928年秋與敵人戰鬥中受傷被俘,堅貞不屈,英勇就義。 
弟:邱榮卿,1927年參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參加紅軍,1931年在戰鬥中犧牲。
侄:邱策新(1906~1938)又名桂秋,邱職卿之子。1927年隨父參加游擊隊,同年加入共青團,1928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任少共平江縣委書記,1932-1933年任少共湘鄂贛省委書記。1934年調任省保衛大隊大隊長。1935年在戰鬥中左腳負傷致殘,仍堅持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1938年任中共平江縣委書記,同年冬在與敵搏鬥中多處負傷而犧牲。神出鬼沒救鄉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