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

《邢台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是2020年邢台市人民政府發布的實施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邢台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
  • 發布單位:邢台市人民政府
邢台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意見》(國發〔2019〕28號)、《河北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冀政發〔2020〕3號)和《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冀政辦字〔2020〕41號)等檔案精神,全力做好穩就業工作,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市委九屆七次全會安排部署,以“三創四建”活動、“六重”工作和20項重大改革為載體和抓手,堅持把穩就業擺在“六穩”之首,做實做細“三包四幫六保五到位”,樹立鮮明的支持就業導向,強化底線思維,以更大力度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健全有利於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促進機制,堅持就業政策與經濟政策聯動,堅持創造崗位和穩定崗位並重,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突出重點、統籌推進、精準施策,全力防範化解規模性失業風險,全力確保就業大局穩定。
二、推動企業復工復堡榜遙茅產,支持企業穩定就業崗位
(一)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堅持分區分級精準防控,提高復工復產服務便利度,取消不合理審批,堅決糾正限制勞動者返崗的不合理規定。加快重大工程項目、出口重點企業開復工,以製造業、建築業、物流業、公共服務業和農業生產等為突破口,全力尋寒項達推動支持服務企業復工復產政策措施落地落實,為企業復工復產、達產達效、帶動就業提供保障。協調解決復工復產企業日常防護物資需求,督促其落實工作場所、食堂宿舍等防控措施。(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衛生健康委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全面落實援企穩崗政策。加大減負穩崗力度,加快實施階段性、有針對性的減稅降費政策。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1年4月30日。疫情防控期間,將中小微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裁員率標準放寬到不高於兆尋禁上年度全國棵晚頸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目標,對參保職工30人(含)以下的企業,裁員率放寬至不超過企業職工總數20%。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中小微企業,返還標準最高可提至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繳納失業保險費的100%;對暫時生產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堅持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適當放寬其穩崗返還政策認定標準,重點向受疫情影響企業傾斜,返還標準可按不超過6個月的當墊遙台地月人均失業保險金和參保職工人數確定,或按不超過3個月的企業及其職工應繳納社會保險費確定。參保企業面臨暫時生產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堅持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困難企業開展職工在崗培訓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0年12月31日。2020年6月底前,允許工程建設項目暫緩繳存農民工工資保證金,支付記錄良好的企業可免繳。切實落實企業吸納重點群體就業的定額稅收減免、擔保貸款及貼息、就業補貼等政策。加快實施階段性減免、緩繳社會保險費政策,減免期間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的社會保險補貼期限可順延。(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務局、人行邢台市中心支行、市稅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提升金融服務企業針對性。充分發揮貨幣政策工具作用,引導各金融機構加大資金投放力度。落實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政策,釋放資金重點支持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搭建對接平台,引導和鼓勵各金融機構積極與民營小微企業進行對接,創新金融產品,加大對企業的資金支持力度,滿足企業實際需求。鼓勵銀行完善金融服務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績效考核激勵機制,增加製造業中小微企業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融資。
暢通銀企信息渠道,促進各銀行加大對優質中小微企業投放力度,確保中小微企業貸款增速、增量高於去年同期,增速高於全部貸款平均增速。鼓勵和支持融資擔保機構擴大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規模、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費率。對擴大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規模影熱采、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費率的融資擔保機構進行降費獎補和風險代償。發揮民營經濟工作領導小組作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增加就業。發揮金融監管機構作用,鼓勵銀行為重點企業制定專門信貸計畫,對遇到暫時困難但符合催閥授信條件的企業,不得盲目抽貸、斷貸。鼓勵銀行機構給予企業受疫情影響特殊時期還本付息延期、下調貸款利率等支持,支持銀行機構壓降貸款費率,充分利用開發性金融應急融資優惠政策,全力做好2020年“穩就業促復產”政策性金融支持專項工作,加快中小企業融資平台建設,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人行邢台市中心支行、邢台銀保監分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引導企業積極開拓國內市場。提升投資和產業帶動就業能力,實施重大產業就業影響評估,明確重要產業規劃帶動就業目標,優先投資就業帶動能力強、有利於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和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產業。對部分帶動就業能力強、環境影響可控的項目,制定環評審批正面清單,加大環評“放管服”改革力度,審慎採取查封扣押、限產停產等措施。健全與省內其他市、京津地區間的信息溝通、收益分享等機制,支持各類產業園區與京津及東部產業轉出地區加強對接,及時推送有轉移意願企業清單。推廣工業用地長期租賃、先租後讓、租讓結合和彈性年期供應方式,降低物流和用電用能成本,加大標準廠房建設力度並提供租金優惠,推動製造業跨區域有序轉移。搭建跨部門綜合服務平台,加強企業產銷融通對接,重點支持相關企業對接國內各大電商平台和各行業、各區域大宗採購項目,支持企業拓展國內市場銷售渠道。(市發展改革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商務局、市稅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指導企業依法依規裁員。支持企業與職工集體協商,採取協商薪酬、調整工時、輪崗輪休、在崗培訓等措施,保留勞動關係。對擬進行經濟性裁員的企業,指導其依法依規制定和實施職工安置方案,提前30日向工會或全體職工說明相關情況,依法依規支付經濟補償,償還拖欠的職工工資,補繳欠繳的社會保險費。(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醫療保障局、市總工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堅持多措並舉,開發更多就業崗位
(六)挖掘內需潛力帶動就業。加快發展家政、托育等新興服務業。建立邢台市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工作推進台賬,明確目標任務、責任單位等,篩選符合條件的普惠托育項目積極向省申報,爭取資金支持,督導推進家政服務業和普惠托育項目實施。積極落實生活服務業相關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加強旅遊公共設施建設,紮實推進旅遊廁所革命,新建、改(擴)建旅遊廁所100座以上。調研各縣(市、區)旅遊廁所建設需求,制定建設計畫,錄入全國旅遊廁所管理系統,督導各縣(市、區)完成建設目標。完善經濟困難高齡、失能老人養老服務補貼制度,實施農村貧困失能半失能人員集中供養。鼓勵擴大汽車、家電、消費電子產品消費,加快老舊汽車和家電產品更新替代。培育服務外包市場,支持行政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採購專業服務。(市發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商務局、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市稅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擴大有效投資創造就業。公路(含政府收費公路)、鐵路、城建、物流、生態環保、社會民生等領域補短板基礎設施項目,在達到合理收益水平和較強償債能力前提下,最低資本金比例下浮不超過5個百分點。加快發行使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為機場公司、華贏公司、路航公司等單位適合的項目申請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精準投入補短板重點項目。推進社會民生領域建設、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棚戶區改造,支持城市停車場設施建設。主動對接國家、省科技計畫,實施科技成果重大轉化項目30項。完成31個老舊小區改造;棚改開工2705套,基本建成5709套。加快全市物流業發展,積極申報冷鏈物流項目,爭取更多資金支持。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工程,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加快製造業數位化轉型。(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穩定外貿投資擴大就業。落實國家降低進口關稅和制度性成本,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合理降低保費等政策,確保審核辦理正常退稅平均時間在6個工作日以內。發揮行業協會、商會、中介機構等作用,利用公眾號、非公經濟平台新媒體平台,開展公益法律諮詢與服務;組織律師團隊走進企業,精準對接,引導企業增強議價能力。(邢台海關、市商務局、市工商聯、市稅務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拓展就業。繼續落實省、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畫和促進平台經濟規範健康發展舉措,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壯大信息技術產業,促進人工智慧、區塊鏈技術套用及產業發展,加快布局5G基站、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等新基礎設施,推進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和“千企上雲”計畫。發展壯大新能源、食品、文化旅遊、都市農業,加快培育信息智慧型、生物醫藥健康、新材料、金融服務產業。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成長計畫,完善“微成長、小升高、高壯大”梯次培育機制。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通過分類指導、梯次培育、差異扶持、擴量提質,市、縣精準幫扶重點科技型中小企業,推動更多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建設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服務機構,開展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幫扶活動。推動高新技術企業優惠政策落地,調動企業申報和創建高新技術企業的積極性。2020年全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50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80家以上。落實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示範套用扶持政策,支持科技型企業到海外投資。(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強化引導扶持,促進勞動者多渠道就業創業
(十)支持企業吸納就業。降低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當年新招用符合條件人員占現有職工比例下調為20%,職工超過100人的比例下調為10%。疫情防控期間,對已發放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借款人患新冠肺炎的,可向貸款銀行申請展期還款,展期期限原則上不超過1年,財政部門繼續給予貼息支持。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個人和小微企業,申請貸款時予以優先支持。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和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降低擔保費率,財政部門給予擔保費用補助。對企業吸納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人員就業且簽訂1年以上勞動契約並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的,按每人1000元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實施期限為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人行邢台市中心支行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營造環境鼓勵創業。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最佳化服務改革,最佳化營商環境,鼓勵支持更多勞動者創業創新。深化“證照分離”改革,推進“照後減證”和簡化審批,簡化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手續,申請人提交場所合法使用證明即可登記。充分發揮創業投資促進“雙創”和增加就業的獨特作用,對帶動就業能力強的創業投資企業予以引導基金扶持、政府項目對接等政策支持。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支持力度,擴大政策覆蓋範圍,優先支持受疫情影響的重點群體,對優質創業項目免除反擔保要求。對認定的信用鄉村、信用園區、創業孵化示範載體推薦的創業擔保貸款申貸主體可取消反擔保。實施“雙創”支撐平台項目,引導“雙創”示範基地、專業化眾創空間等優質孵化載體提供公共服務。政府投資開發的孵化基地等創業載體應安排一定比例場地,免費向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提供。鼓勵支持返鄉創業,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畫指標優先保障縣以下返鄉創業用地,支持建設一批農民工返鄉創業園、農村創新創業和返鄉創業孵化實訓基地,支持建設一批縣級農村電商服務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鄉鎮運輸服務站。積極推進結合新型城鎮化開展支持農民工等返鄉創業試點工作,制定我市關於進一步扶持眾創空間發展的意見,通過騰籠換鳥改建、整合要素新建、科技招商引進、提檔升級鞏固等四個“一批”,建成各級各類眾創空間50家以上。積極支持寧晉方大科技園孵化器晉級為國家級孵化器、支持無界公社等晉級為國家級眾創空間。建設邢台創業大學,辦好第四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邢台選撥賽、全市第二屆創新創業大賽等重點賽事,樹立一批創新創業典型,營造創新創業良好環境。各類城市創優評先項目應將帶動就業能力強的“小店經濟”、步行街發展狀況作為重要條件。實施返鄉創業能力提升行動,建立完善“一主多元”的農民培訓體系,實行“線上培訓、線下集中、實訓參觀”的“三段式”培訓模式,加強返鄉創業重點人群、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農村電商人才等培訓培育。對返鄉農民工首次創業且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的,可給予每人5000元一次性創業補貼。(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行政審批局、邢台銀保監分局、市扶貧辦、人行邢台市中心支行、市婦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支持勞動者多形式就業。合理設定無固定經營場所攤販管理模式,預留自由市場、攤點群等經營網點。支持勞動者依託平台就業,平台就業人員購置生產經營必需工具的,可申請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引導平台企業放寬入駐條件、降低管理服務費,與平台就業人員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勞動保護等建立制度化、常態化溝通協調機制。支持勞動者通過臨時性、非全日制、季節性、彈性工作等形式靈活就業。加強對靈活就業人員、新就業形態人員分類指導,依法依規簽訂勞動契約或協定,明確勞動用工、就業服務、權益保障辦法。落實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制度和清理取消不合理限制靈活就業規定。落實取消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省內城鄉戶籍限制要求,對就業困難人員、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後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對就業困難人員享受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政策期滿仍未實現穩定就業的,政策享受期限可延長1年,實施期限為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城管綜合行政執法局、人行邢台市中心支行、市市場監管局、市總工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三)加強崗位援助突出托底安置。鼓勵圍繞補齊民生短板拓展公益性崗位。對從事公益性崗位政策期滿仍未實現穩定就業的,政策享受期限可延長1年,實施期限為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優先支持貧困勞動力就業,在農村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危房改造中實施以工代賑,組織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與工程項目建設。企業復工復產、重大項目開工、物流體系建設等優先組織和使用貧困勞動力,鼓勵企業更多招用貧困勞動力。積極推動帶貧效果顯著的扶貧龍頭企業、扶貧車間、合作社等經營主體復工復產,積極培育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示範帶動項目縣,帶動貧困勞動力就業增收。利用公益性崗位提供更多就地就近就業機會,優先對貧困勞動力托底安置。加大對易地扶貧搬遷大型安置區的支持力度。對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規模大的,各地可通過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給予一次性獎勵。(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扶貧辦,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四)重點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擴大企業吸納規模,對中小微企業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並簽訂1年以上勞動契約的,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國有企業今明兩年連續擴大高校畢業生招聘規模,不得隨意毀約,不得將本單位實習期限作為招聘入職的前提條件。擴大基層就業規模,各級事業單位空缺崗位今明兩年提高專項招聘高校畢業生的比例。開發城鄉社區等基層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崗位。擴大農村教師特崗計畫、“三支一扶”計畫等基層服務項目招募規模。鼓勵有空編的縣(市、區)事業單位,通過考核或考試方式直接招聘服務期滿且考核合格的基層服務項目人員。出台改革措施,允許部分專業高校畢業生免試取得相關職業資格證書。暢通民營企業專業技術職稱評審渠道。擴大招生入伍規模,擴大2020年普通高校專升本招生規模。擴大大學生應徵入伍規模,壓實高校徵集任務,健全參軍入伍激勵政策,大力提高應屆畢業生徵集比例。擴大就業見習規模,支持企業、政府投資項目、科研項目設立見習崗位。對因疫情影響見習暫時中斷的,相應延長見習單位補貼期限。對見習後留用率50%以上的見習單位,補貼標準提高10%。對見習期未滿與高校畢業生簽訂勞動契約的,給予見習單位剩餘期限見習補貼。適當延遲錄用接收,引導用人單位推遲面試體檢和簽約錄取時間。對延遲離校的應屆畢業生,相應延長報到接收、檔案轉遞、落戶辦理時限。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可根據本人意願,將戶口、檔案在學校保留2年或轉入生源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以應屆畢業生身份參加用人單位考試、錄用,落實工作單位後參照應屆畢業生辦理相關手續。疫情防控期間,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共享發布機制,啟動“E路同行、職等你來”網路招聘活動,組織職業指導師開設就業指導“雲課堂”,實行網上面試、簽約、報到,引導用人單位適當延長招聘時間、推遲體檢時間、推遲簽約錄取。採取電話諮詢、網路提交、線上審核、郵寄辦理的方式辦理畢業生就業手續。(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商務局、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邢台軍分區、市國資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菸草專賣局、市郵政管理局、團市委等部門和企業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推進技能強市,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十五)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落實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政策措施,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和生活費補貼。開展企業職工技能提升培訓或轉崗轉業培訓,組織失業人員參加就業創業培訓。實施農民工大培訓和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殘疾人等重點群體專項培訓計畫。鼓勵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積極承擔培訓任務,落實教師績效工資和公用經費等激勵措施。對企業組織職工參加線上線下培訓,組織新招用農民工、高校畢業生參加崗前培訓的,給予職業培訓補貼。疫情防控期間大力實施線上培訓,最佳化線上學習、直播課堂等服務項目,提供各類實用型、多樣化線上培訓服務,可向職業技能培訓定點機構或企業預撥不高於40%的培訓補貼資金。(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扶貧辦、市殘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六)擴大培養培訓規模。落實職業院校獎助學金調整政策,提高覆蓋面和補助標準,及時將獎助學金髮放至學生資助卡中。獎學金用於獎勵中等職業學校(含技工學校)全日制在校生中特別優秀的學生,中央每年獎勵2萬名,獎勵標準為每生每年6000元。在分配中等職業教育國家獎學金名額時,對辦學質量較高的學校,以農林、地質、礦產、水利、養老、家政等專業和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人才緊缺專業為主的學校予以適當傾斜。國家助學金資助對象是具有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學歷教育正式學籍的一、二年級在校涉農專業學生和非涉農專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主要資助受助學生的生活費開支,資助標準每生每年2000元。做好各地技師學院、技工學校納入職業教育統一招生平台的招生工作。把20歲以下有意願的登記失業人員納入勞動預備制培訓範圍,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和農村學員、困難家庭成員生活費補貼,實施期限為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七)強化培訓基礎能力建設。推進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建設,加強公共實訓基地和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支持各類企業和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合作建設職工培訓中心、企業大學和繼續教育基地,鼓勵設備設施、教學師資、課程教材等培訓資源共建共享。指導職業院校與企業聯辦產業學院,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或兼具生產、教學功能的專業化實訓基地。落實職業技能標準,推廣使用職業培訓包,及時發布急需緊缺職業(工種)目錄。(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加強援助指導,做實就業創業服務
(十八)開展針對性就業服務。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有就業要求、處於失業狀態城鄉勞動者可在常住地進行失業登記,申請享受基本公共就業服務。積極開放線上失業登記,推行就業失業登記網上經辦,實現勞動者基本信息、求職意願和就業服務跨區共享,推進線上辦理就業服務和補貼申領。持續開展線上招聘服務,發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高校就業指導機構、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作用,加大崗位信息、職業指導、網上面試等服務供給。對大齡和低技能勞動者,通過電話、簡訊等方式推送崗位信息,提供求職、應聘等專門服務。低風險地區可有序開展小型專項供需對接活動。最佳化用工指導服務,鼓勵困難企業與職工協商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靈活安排工作時間等方式穩定崗位,依法規範裁員行為。加強重大項目、重大工程、專項治理對就業影響跟蹤應對,主管部門要及時將關停並轉企業信息提供給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同步制定規模性失業應對措施。(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生態環境局、市總工會、市工商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九)加強崗位信息供需對接。政府投資項目產生的崗位信息、各方面開發的公益性崗位信息,在本單位網站和同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網站公開發布。採取信息協同比對等方式,核實崗位信息。市級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線上發布崗位信息並向省、國家歸集,推動實現公共機構崗位信息區域和全省公開發布。(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實施常態化管理服務。實施基層公共就業服務經辦能力提升計畫,建立登記失業人員定期聯繫和分級分類服務制度,每月跟蹤調查至少1次,定期提供職業介紹、職業指導、創業服務,推介就業創業政策和職業培訓項目,對其中就業困難人員提供針對性就業援助,促進儘快就業。加強重點企業跟蹤服務,提供用工指導、政策諮詢、勞動關係協調等服務。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行業協會提供上述服務的,可根據服務人數、成效、成本等給予就業創業服務補助。(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突出托底幫扶,做好基本生活保障
(二十一)發揮失業保險功能作用。對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的人員,及時發放失業保險金。暢通失業保險金申領渠道,放寬失業保險申領期限,實現線上申領失業保險金。對領取失業保險金期滿仍未就業的失業人員、不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的參保失業人員,發放6個月的失業補助金,標準不高於當地失業保險金的80%。對領取失業保險金期滿仍未就業且距離法定退休年齡不足1年的人員,可繼續發放失業保險金至法定退休年齡。積極籌措並及時撥付資金,保障失業保險待遇按時發放。做好基金測算,爭取上級資金支持,保障失業人員權益。(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提升金融服務企業針對性。充分發揮貨幣政策工具作用,引導各金融機構加大資金投放力度。落實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政策,釋放資金重點支持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搭建對接平台,引導和鼓勵各金融機構積極與民營小微企業進行對接,創新金融產品,加大對企業的資金支持力度,滿足企業實際需求。鼓勵銀行完善金融服務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績效考核激勵機制,增加製造業中小微企業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融資。
暢通銀企信息渠道,促進各銀行加大對優質中小微企業投放力度,確保中小微企業貸款增速、增量高於去年同期,增速高於全部貸款平均增速。鼓勵和支持融資擔保機構擴大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規模、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費率。對擴大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規模、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費率的融資擔保機構進行降費獎補和風險代償。發揮民營經濟工作領導小組作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增加就業。發揮金融監管機構作用,鼓勵銀行為重點企業制定專門信貸計畫,對遇到暫時困難但符合授信條件的企業,不得盲目抽貸、斷貸。鼓勵銀行機構給予企業受疫情影響特殊時期還本付息延期、下調貸款利率等支持,支持銀行機構壓降貸款費率,充分利用開發性金融應急融資優惠政策,全力做好2020年“穩就業促復產”政策性金融支持專項工作,加快中小企業融資平台建設,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人行邢台市中心支行、邢台銀保監分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引導企業積極開拓國內市場。提升投資和產業帶動就業能力,實施重大產業就業影響評估,明確重要產業規劃帶動就業目標,優先投資就業帶動能力強、有利於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和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產業。對部分帶動就業能力強、環境影響可控的項目,制定環評審批正面清單,加大環評“放管服”改革力度,審慎採取查封扣押、限產停產等措施。健全與省內其他市、京津地區間的信息溝通、收益分享等機制,支持各類產業園區與京津及東部產業轉出地區加強對接,及時推送有轉移意願企業清單。推廣工業用地長期租賃、先租後讓、租讓結合和彈性年期供應方式,降低物流和用電用能成本,加大標準廠房建設力度並提供租金優惠,推動製造業跨區域有序轉移。搭建跨部門綜合服務平台,加強企業產銷融通對接,重點支持相關企業對接國內各大電商平台和各行業、各區域大宗採購項目,支持企業拓展國內市場銷售渠道。(市發展改革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商務局、市稅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指導企業依法依規裁員。支持企業與職工集體協商,採取協商薪酬、調整工時、輪崗輪休、在崗培訓等措施,保留勞動關係。對擬進行經濟性裁員的企業,指導其依法依規制定和實施職工安置方案,提前30日向工會或全體職工說明相關情況,依法依規支付經濟補償,償還拖欠的職工工資,補繳欠繳的社會保險費。(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醫療保障局、市總工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堅持多措並舉,開發更多就業崗位
(六)挖掘內需潛力帶動就業。加快發展家政、托育等新興服務業。建立邢台市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工作推進台賬,明確目標任務、責任單位等,篩選符合條件的普惠托育項目積極向省申報,爭取資金支持,督導推進家政服務業和普惠托育項目實施。積極落實生活服務業相關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加強旅遊公共設施建設,紮實推進旅遊廁所革命,新建、改(擴)建旅遊廁所100座以上。調研各縣(市、區)旅遊廁所建設需求,制定建設計畫,錄入全國旅遊廁所管理系統,督導各縣(市、區)完成建設目標。完善經濟困難高齡、失能老人養老服務補貼制度,實施農村貧困失能半失能人員集中供養。鼓勵擴大汽車、家電、消費電子產品消費,加快老舊汽車和家電產品更新替代。培育服務外包市場,支持行政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採購專業服務。(市發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商務局、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市稅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擴大有效投資創造就業。公路(含政府收費公路)、鐵路、城建、物流、生態環保、社會民生等領域補短板基礎設施項目,在達到合理收益水平和較強償債能力前提下,最低資本金比例下浮不超過5個百分點。加快發行使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為機場公司、華贏公司、路航公司等單位適合的項目申請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精準投入補短板重點項目。推進社會民生領域建設、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棚戶區改造,支持城市停車場設施建設。主動對接國家、省科技計畫,實施科技成果重大轉化項目30項。完成31個老舊小區改造;棚改開工2705套,基本建成5709套。加快全市物流業發展,積極申報冷鏈物流項目,爭取更多資金支持。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工程,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加快製造業數位化轉型。(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穩定外貿投資擴大就業。落實國家降低進口關稅和制度性成本,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合理降低保費等政策,確保審核辦理正常退稅平均時間在6個工作日以內。發揮行業協會、商會、中介機構等作用,利用公眾號、非公經濟平台新媒體平台,開展公益法律諮詢與服務;組織律師團隊走進企業,精準對接,引導企業增強議價能力。(邢台海關、市商務局、市工商聯、市稅務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拓展就業。繼續落實省、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畫和促進平台經濟規範健康發展舉措,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壯大信息技術產業,促進人工智慧、區塊鏈技術套用及產業發展,加快布局5G基站、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等新基礎設施,推進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和“千企上雲”計畫。發展壯大新能源、食品、文化旅遊、都市農業,加快培育信息智慧型、生物醫藥健康、新材料、金融服務產業。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成長計畫,完善“微成長、小升高、高壯大”梯次培育機制。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通過分類指導、梯次培育、差異扶持、擴量提質,市、縣精準幫扶重點科技型中小企業,推動更多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建設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服務機構,開展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幫扶活動。推動高新技術企業優惠政策落地,調動企業申報和創建高新技術企業的積極性。2020年全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50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80家以上。落實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示範套用扶持政策,支持科技型企業到海外投資。(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強化引導扶持,促進勞動者多渠道就業創業
(十)支持企業吸納就業。降低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當年新招用符合條件人員占現有職工比例下調為20%,職工超過100人的比例下調為10%。疫情防控期間,對已發放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借款人患新冠肺炎的,可向貸款銀行申請展期還款,展期期限原則上不超過1年,財政部門繼續給予貼息支持。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個人和小微企業,申請貸款時予以優先支持。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和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降低擔保費率,財政部門給予擔保費用補助。對企業吸納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人員就業且簽訂1年以上勞動契約並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的,按每人1000元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實施期限為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人行邢台市中心支行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營造環境鼓勵創業。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最佳化服務改革,最佳化營商環境,鼓勵支持更多勞動者創業創新。深化“證照分離”改革,推進“照後減證”和簡化審批,簡化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手續,申請人提交場所合法使用證明即可登記。充分發揮創業投資促進“雙創”和增加就業的獨特作用,對帶動就業能力強的創業投資企業予以引導基金扶持、政府項目對接等政策支持。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支持力度,擴大政策覆蓋範圍,優先支持受疫情影響的重點群體,對優質創業項目免除反擔保要求。對認定的信用鄉村、信用園區、創業孵化示範載體推薦的創業擔保貸款申貸主體可取消反擔保。實施“雙創”支撐平台項目,引導“雙創”示範基地、專業化眾創空間等優質孵化載體提供公共服務。政府投資開發的孵化基地等創業載體應安排一定比例場地,免費向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提供。鼓勵支持返鄉創業,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畫指標優先保障縣以下返鄉創業用地,支持建設一批農民工返鄉創業園、農村創新創業和返鄉創業孵化實訓基地,支持建設一批縣級農村電商服務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鄉鎮運輸服務站。積極推進結合新型城鎮化開展支持農民工等返鄉創業試點工作,制定我市關於進一步扶持眾創空間發展的意見,通過騰籠換鳥改建、整合要素新建、科技招商引進、提檔升級鞏固等四個“一批”,建成各級各類眾創空間50家以上。積極支持寧晉方大科技園孵化器晉級為國家級孵化器、支持無界公社等晉級為國家級眾創空間。建設邢台創業大學,辦好第四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邢台選撥賽、全市第二屆創新創業大賽等重點賽事,樹立一批創新創業典型,營造創新創業良好環境。各類城市創優評先項目應將帶動就業能力強的“小店經濟”、步行街發展狀況作為重要條件。實施返鄉創業能力提升行動,建立完善“一主多元”的農民培訓體系,實行“線上培訓、線下集中、實訓參觀”的“三段式”培訓模式,加強返鄉創業重點人群、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農村電商人才等培訓培育。對返鄉農民工首次創業且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的,可給予每人5000元一次性創業補貼。(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行政審批局、邢台銀保監分局、市扶貧辦、人行邢台市中心支行、市婦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支持勞動者多形式就業。合理設定無固定經營場所攤販管理模式,預留自由市場、攤點群等經營網點。支持勞動者依託平台就業,平台就業人員購置生產經營必需工具的,可申請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引導平台企業放寬入駐條件、降低管理服務費,與平台就業人員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勞動保護等建立制度化、常態化溝通協調機制。支持勞動者通過臨時性、非全日制、季節性、彈性工作等形式靈活就業。加強對靈活就業人員、新就業形態人員分類指導,依法依規簽訂勞動契約或協定,明確勞動用工、就業服務、權益保障辦法。落實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制度和清理取消不合理限制靈活就業規定。落實取消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省內城鄉戶籍限制要求,對就業困難人員、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後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對就業困難人員享受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政策期滿仍未實現穩定就業的,政策享受期限可延長1年,實施期限為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城管綜合行政執法局、人行邢台市中心支行、市市場監管局、市總工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三)加強崗位援助突出托底安置。鼓勵圍繞補齊民生短板拓展公益性崗位。對從事公益性崗位政策期滿仍未實現穩定就業的,政策享受期限可延長1年,實施期限為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優先支持貧困勞動力就業,在農村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危房改造中實施以工代賑,組織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與工程項目建設。企業復工復產、重大項目開工、物流體系建設等優先組織和使用貧困勞動力,鼓勵企業更多招用貧困勞動力。積極推動帶貧效果顯著的扶貧龍頭企業、扶貧車間、合作社等經營主體復工復產,積極培育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示範帶動項目縣,帶動貧困勞動力就業增收。利用公益性崗位提供更多就地就近就業機會,優先對貧困勞動力托底安置。加大對易地扶貧搬遷大型安置區的支持力度。對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規模大的,各地可通過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給予一次性獎勵。(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扶貧辦,各縣(市、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四)重點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擴大企業吸納規模,對中小微企業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並簽訂1年以上勞動契約的,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國有企業今明兩年連續擴大高校畢業生招聘規模,不得隨意毀約,不得將本單位實習期限作為招聘入職的前提條件。擴大基層就業規模,各級事業單位空缺崗位今明兩年提高專項招聘高校畢業生的比例。開發城鄉社區等基層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崗位。擴大農村教師特崗計畫、“三支一扶”計畫等基層服務項目招募規模。鼓勵有空編的縣(市、區)事業單位,通過考核或考試方式直接招聘服務期滿且考核合格的基層服務項目人員。出台改革措施,允許部分專業高校畢業生免試取得相關職業資格證書。暢通民營企業專業技術職稱評審渠道。擴大招生入伍規模,擴大2020年普通高校專升本招生規模。擴大大學生應徵入伍規模,壓實高校徵集任務,健全參軍入伍激勵政策,大力提高應屆畢業生徵集比例。擴大就業見習規模,支持企業、政府投資項目、科研項目設立見習崗位。對因疫情影響見習暫時中斷的,相應延長見習單位補貼期限。對見習後留用率50%以上的見習單位,補貼標準提高10%。對見習期未滿與高校畢業生簽訂勞動契約的,給予見習單位剩餘期限見習補貼。適當延遲錄用接收,引導用人單位推遲面試體檢和簽約錄取時間。對延遲離校的應屆畢業生,相應延長報到接收、檔案轉遞、落戶辦理時限。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可根據本人意願,將戶口、檔案在學校保留2年或轉入生源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以應屆畢業生身份參加用人單位考試、錄用,落實工作單位後參照應屆畢業生辦理相關手續。疫情防控期間,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共享發布機制,啟動“E路同行、職等你來”網路招聘活動,組織職業指導師開設就業指導“雲課堂”,實行網上面試、簽約、報到,引導用人單位適當延長招聘時間、推遲體檢時間、推遲簽約錄取。採取電話諮詢、網路提交、線上審核、郵寄辦理的方式辦理畢業生就業手續。(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商務局、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邢台軍分區、市國資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菸草專賣局、市郵政管理局、團市委等部門和企業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推進技能強市,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十五)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落實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政策措施,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和生活費補貼。開展企業職工技能提升培訓或轉崗轉業培訓,組織失業人員參加就業創業培訓。實施農民工大培訓和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殘疾人等重點群體專項培訓計畫。鼓勵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積極承擔培訓任務,落實教師績效工資和公用經費等激勵措施。對企業組織職工參加線上線下培訓,組織新招用農民工、高校畢業生參加崗前培訓的,給予職業培訓補貼。疫情防控期間大力實施線上培訓,最佳化線上學習、直播課堂等服務項目,提供各類實用型、多樣化線上培訓服務,可向職業技能培訓定點機構或企業預撥不高於40%的培訓補貼資金。(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扶貧辦、市殘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六)擴大培養培訓規模。落實職業院校獎助學金調整政策,提高覆蓋面和補助標準,及時將獎助學金髮放至學生資助卡中。獎學金用於獎勵中等職業學校(含技工學校)全日制在校生中特別優秀的學生,中央每年獎勵2萬名,獎勵標準為每生每年6000元。在分配中等職業教育國家獎學金名額時,對辦學質量較高的學校,以農林、地質、礦產、水利、養老、家政等專業和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人才緊缺專業為主的學校予以適當傾斜。國家助學金資助對象是具有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學歷教育正式學籍的一、二年級在校涉農專業學生和非涉農專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主要資助受助學生的生活費開支,資助標準每生每年2000元。做好各地技師學院、技工學校納入職業教育統一招生平台的招生工作。把20歲以下有意願的登記失業人員納入勞動預備制培訓範圍,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和農村學員、困難家庭成員生活費補貼,實施期限為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七)強化培訓基礎能力建設。推進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建設,加強公共實訓基地和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支持各類企業和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合作建設職工培訓中心、企業大學和繼續教育基地,鼓勵設備設施、教學師資、課程教材等培訓資源共建共享。指導職業院校與企業聯辦產業學院,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或兼具生產、教學功能的專業化實訓基地。落實職業技能標準,推廣使用職業培訓包,及時發布急需緊缺職業(工種)目錄。(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加強援助指導,做實就業創業服務
(十八)開展針對性就業服務。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有就業要求、處於失業狀態城鄉勞動者可在常住地進行失業登記,申請享受基本公共就業服務。積極開放線上失業登記,推行就業失業登記網上經辦,實現勞動者基本信息、求職意願和就業服務跨區共享,推進線上辦理就業服務和補貼申領。持續開展線上招聘服務,發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高校就業指導機構、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作用,加大崗位信息、職業指導、網上面試等服務供給。對大齡和低技能勞動者,通過電話、簡訊等方式推送崗位信息,提供求職、應聘等專門服務。低風險地區可有序開展小型專項供需對接活動。最佳化用工指導服務,鼓勵困難企業與職工協商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靈活安排工作時間等方式穩定崗位,依法規範裁員行為。加強重大項目、重大工程、專項治理對就業影響跟蹤應對,主管部門要及時將關停並轉企業信息提供給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同步制定規模性失業應對措施。(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生態環境局、市總工會、市工商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九)加強崗位信息供需對接。政府投資項目產生的崗位信息、各方面開發的公益性崗位信息,在本單位網站和同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網站公開發布。採取信息協同比對等方式,核實崗位信息。市級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線上發布崗位信息並向省、國家歸集,推動實現公共機構崗位信息區域和全省公開發布。(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實施常態化管理服務。實施基層公共就業服務經辦能力提升計畫,建立登記失業人員定期聯繫和分級分類服務制度,每月跟蹤調查至少1次,定期提供職業介紹、職業指導、創業服務,推介就業創業政策和職業培訓項目,對其中就業困難人員提供針對性就業援助,促進儘快就業。加強重點企業跟蹤服務,提供用工指導、政策諮詢、勞動關係協調等服務。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行業協會提供上述服務的,可根據服務人數、成效、成本等給予就業創業服務補助。(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突出托底幫扶,做好基本生活保障
(二十一)發揮失業保險功能作用。對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的人員,及時發放失業保險金。暢通失業保險金申領渠道,放寬失業保險申領期限,實現線上申領失業保險金。對領取失業保險金期滿仍未就業的失業人員、不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的參保失業人員,發放6個月的失業補助金,標準不高於當地失業保險金的80%。對領取失業保險金期滿仍未就業且距離法定退休年齡不足1年的人員,可繼續發放失業保險金至法定退休年齡。積極籌措並及時撥付資金,保障失業保險待遇按時發放。做好基金測算,爭取上級資金支持,保障失業人員權益。(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