邗江勝覽圖

邗江勝覽圖

《邗江勝覽圖》是清代袁耀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該圖表現出了一種樸素的風貌,畫面中揚州城為群山河流環繞,近景、中景、遠景層層展現,氣勢宏大。用筆技巧絕無鬆懈,每一處細節都刻畫入微,房屋、樹木、舟船、橋樑、人物、車馬等具體逼真,情趣生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邗江勝覽圖
  • 作者:袁耀
  • 創作年代:清代
  • 規格:縱165.2cm,橫262.8cm
  • 作品幅式:橫軸
  • 材質:絹本
  • 畫作類型:設色畫
  • 現收藏地:北京故宮博物院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邗江勝覽圖
邗江勝覽圖
該圖描繪的是古揚州城郊西北一帶的風光。畫面左下角的城門是揚州城的北門廣儲門(也叫鎮淮門),城門外的河流叫市河,北門外為梅花嶺,嶺上有史(可法)公祠。順著河往東再往北,過瘦西湖到達蜀崗是唐代鑒真和尚東渡日本之前主持的大明寺和建造的平山堂。
作者自題:“邗江勝覽,時丁卯,清冬袁耀畫。”鈐“袁耀之印”、“昭道氏”。另有藏印“近居”“孫阜昌印”。時丁卯為乾隆十二年(1747年)。

創作背景

清代中期,揚州作為江南地區的交通樞紐和商業重鎮,亦是當時的文化藝術中心之一,其繁華程度稱冠一時。該圖為乾隆十二年(1747年)冬季,袁耀於刊江遊覽後所畫。

藝術鑑賞

構圖
畫面採用鳥瞰式的全景構圖,將古揚州城西北郊的景物盡收眼底。畫面遠處為連綿起伏的山巒,處於煙雲環抱之中,並有植被點綴山頭,尤為醒目。處於畫面中央的亭台樓閣,是畫家著力描繪的地方,雜樹虬松點綴於樓閣之間,使建築物與自然景物緊密地結合。畫中的揚州城被山河環繞,近景、中景、遠景,層次分明,氣勢宏大,一覽無餘。
該圖經作者細緻觀察、嚴謹創作,在對景寫生的基礎上經營位置,十分寫實。整個畫面除寫實外,還加入了誇張的手法,使畫面精細秀潤,更為完美。作者用鳥瞰式的全景構圖,結構準確,層次分明,顯示出作者構思的精巧,從而再現了揚州城郊西北一帶風光。作品在藝術效果上達到了景、物、情的統一。

作品評價

廣州美術學院教授李公明:袁耀的《邘江勝覽圖》筆法精密謹嚴,風格富麗堂皇,因景色的浩大。樓閣之複雜精細,反而產生了雄偉壯麗之感。
河北美術學院教授吳守明:袁耀的《邘江勝覽圖》渾然一體,功力深厚,筆暴精妙,細緻入微,畫面組織有條有理,青綠填彩,渾樸有致。
中國工程院院士傅熹年:《邘江勝覽圖》,為寫實之作,與通常所畫山高水長的仙山瓊閣式作品不同。《邘江勝覽圖》所畫第宅大門明顯具有揚州富家大門的特點,是更能代表袁耀寫實水平的作品。
清代戲曲作家李斗:相較於蘇州和杭州而言,“揚州以園亭勝”。但時至今日,像影園、東園、休園、賀園等這些歷史上曾經名噪一時的揚州園林已全無蹤影。幸而有畫家留下丹青,讓我們得見一斑。袁耀的《邘江勝覽圖》留下的不僅是這個城市的繁華記憶,也是揚州園林的真實縮影。

作者簡介

袁耀(生卒年不詳,約活動於18世紀中期),字昭道,江都(今江蘇揚州)人。生平資料很少,《畫人補遺》一書中稱其“山水樓閣尚能守家法”。工于山水樓閣界畫,繼承了唐宋及明代仇英青綠山水的畫法。筆墨嚴整工細,設色艷麗濃郁,與袁江同為清代界畫代表人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