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務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biān wù,是指邊防事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邊務
- 拼音:biān wù
- 解釋:邊防事務
- 出處:《宋書·裴松之傳》
邊務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biān wù,是指邊防事務。
邊務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biān wù,是指邊防事務。...... 邊務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biān wù,是指邊防事務。中文名 邊務 拼音 biān wù 解釋 邊防事務...
邊務鄉位於鹽山縣城東北部,距縣城5.8千米。鄉政府駐地竇邊務村,位於縣城北沿205國道4公里處,轄40個行政村,常住人口30195人(2017年),總面積90.7平方公里。...
【大邊務】位於河北省鹽山縣竇邊務東南偏北2.5公里。明太祖洪武初(1368-1372年),該地設有關稅卡,管理邊防稅務,取村名邊家務,後簡稱邊務。按:《明史》載:“...
官名。全稱為“川滇邊務大臣”。...... 官名。全稱為“川滇邊務大臣”。清末光緒三十二年(1906)置,專管移民墾殖之事。所屬有書記等官。詞條標籤: 組織機構 ...
同“邊務大臣”,官名。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以“督辦廣西邊防事務”名義任命。清末光緒三十二年 (1906) 置,專管移民墾殖之事。所屬有書記等官。 ...
延吉邊務督辦公署舊址位於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吉市河南街曙光胡同7-17號,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西邊務學校學生宿舍內部》是20世紀30年代拍攝的作品,收藏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
延吉邊務督辦公署樓(亦稱戍邊樓)位於延吉市光華路和叢柳街交匯處,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北側。...
李芳村,隸屬於河北省滄州市鹽山縣邊務鄉。明永樂初,李芳由永平府灤州(灤縣一帶)遷此立莊,以其姓名取村名李芳莊子。李芳村位於鹽山縣東南角,東臨郝莊子西臨小...
玉皇廟村,隸屬於河北省滄州市鹽山縣邊務鄉。明正統三年(1438年),趙氏遷此立莊,村西有一玉皇廟,藉此取村名玉皇廟。玉皇廟村位於鹽山縣城東,與縣城相連,有住戶...
小吳村,隸屬於河北省滄州市鹽山縣邊務鄉。清順治十年(1653年),吳氏由黃店子遷此立莊,有一同姓鄰村與該村有大小之分,故稱小吳莊子1。 ...
小南馬村,隸屬於河北省滄州市鹽山縣邊務鄉。明永樂二年(1404年),雷氏遷此占產立莊,地處官牧馬場南部,因有一鄰村與該村有大小之分,稱大南馬村,故該村稱小...
“肄習回鶻文字、西域歷史,而又與新疆旅京人士交遊,以深探夫[新疆]現狀,志趣弘遠,才識卓越”(朱希祖《中國經營西域史》序),在國軍參謀本部邊務研究所時,完成...
1907年任吉林延吉邊務督辦,與日本進行“間島”交涉,以吳祿貞為會辦,採取多項有力措施,維護了“間島”主權。1909年任吉林巡撫,任內抓獲安慶新軍起義首領熊成基,...
清時為康安邊北二道地,隸於川滇邊務大臣。民國二年,改康安道為邊東道,邊北道為邊西道。明年,設川邊特別區域,將西道裁撤。...
戍邊樓位於延吉市河南道尹小區內,州政府北側,也稱道尹樓,是當年愛國將領吳祿貞在清朝末期修建的吉林邊務督辦公署樓。當年的中國國力不強,國外列強恃強凌弱,對中國...
黃楚三(1909-1956) 湖北嘉魚人。 國民黨員。1927年8月中央軍校武漢分校第七期。後任內蒙古烏拉特前旗防守司令部上校參謀長,民國政府國防部第二廳少將邊務專員。...
賀倫夔,湖北蒲圻(今屬赤壁市趙李橋)人,是民國川軍史上的著名人物賀國光將軍的堂兄。清光緒年間任四川夔州知府、夔關川東鹽茶道,後調川西道,繼升任清廷邊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