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姓

為我國一不常見姓氏,主要分布在今江蘇省的鹽城地區和興化沙溝鎮。“還”姓氏的淵源較多,相傳就有六個淵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還姓
  • 拼音:huán
  • 注音:ㄒㄩㄢˊ
  • 姓氏淵源: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還途之官
簡介,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第五個淵源,第六個淵源,第七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家譜文獻,歷史名人,姓氏故事,

簡介

還[還、繯、環、蠉、轘,讀音作xuán(ㄒㄩㄢˊ),亦可讀作huàn(ㄏㄨㄢˋ)、huán(ㄏㄨㄢˊ),但不可讀hái(ㄏㄞˊ)]
還姓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還途之官,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據典籍《周禮·冬官考工記》的記載,有環塗之官。“環塗”,亦稱“還途”、“轘途”,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環城之道。督管和守護環城之道的官員,即稱“環塗之官”,在史籍中亦稱其為“還途之官”、“轘途之官”。
還途(環塗、轘途)之官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還氏、環氏、轘氏,讀音作xuán(ㄒㄩㄢˊ)。

第二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環人官位,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在西周初期,王朝設定有“環人”之官,為軍制,主要負責掌管陣前勇士,類似於後世的督戰官。據典籍《周禮·夏官》的記載:“環人掌致師,察軍匿,環四方之敵,巡邦國,搏諜賊,訟敵國,揚軍旅。[注]巡察內外,若環之相循不窮。致師,謂犯敵以誘其出。軍慝,謂敵懷詐潛入我師也。四方有兵戎之故,則環繞而巡之。”在春秋時期,“環人”與“還人”在官制中通義,因此又稱為“還人”。另外,在西周的秋官之屬中,亦有還人(環人)之官,負責掌管迎送邦國賓客之護衛軍隊。後來在南北朝時期的北周政權中,也設定有“司還中士”,職正二命(品),位高權重,職能與周朝的“還人”相仿。
還人、司還中士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還氏、環氏,讀音作huán(ㄏㄨㄢˊ)。

第三個淵源

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戰國時期宋國王族後裔,屬於避難改姓為氏。據文獻記載,周武王姬發滅殷商王朝之後,賜封商紂王之子武庚於邶(今河南湯陰),以管理殷商遺民。周武王病逝後,周成王姬誦即位,武庚反叛,周公姬旦用了三年時間予以征滅。周成王后以商帝乙之元子微子啟封於宋(今河南商丘),管理殷商遺民,敬為周之賓。宋國傳三十二世,歷七百五十四年,在周赧王姬延二十九年(宋君子偃四十三年,田齊湣王田地十六年,楚頃襄王熊橫十三年,韓釐王韓咎十年,公元前286年)被齊、魏、楚三國聯合滅之,三分其地。亡國之後,在宋國王族後裔子孫中有改以“還”為姓氏者,以期復國,世代相傳至今,史稱還氏正宗。
子姓還氏族人大多尊奉微子啟為得姓始祖,其姓氏讀音作huán(ㄏㄨㄢˊ)。

第四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王族後裔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該支還氏出自還水。還水,又稱“環水”,古河流名稱。據史籍《山海經》記載:“泰山環水出焉。”北魏時期著名的地理學家和散文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明確指出:“環水出泰山,東流注于海。”還水,就是中天門右邊中溪山東側的溪水,從泰山之陽流出,向南流去,流經泰山南兩廟之間,又與汶水匯流。
春秋時期,魯國有大夫被任命在還水之邊,專門負責掌管上、中、下三廟,在古代帝王封禪泰山時還要予以接待。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稱還氏、或環氏,讀音作huán(ㄏㄨㄢˊ)。

第五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戰國時期楚國思想家還淵,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史記·田敬仲世家》記載:“環淵之徒七十六人。[注]楚人孟子傳云:環淵著書上下篇。”在典籍《五音集韻》中也記載:“古有楚賢者環淵,後有環齊,撰要略一部。”還淵,羋姓熊氏,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楚國思想家,一作環淵、娟還、娟環、便娟,又稱娟子、涓子。還淵專學黃老道德之術,與詹何齊名。稷下,是戰國時期齊國的學術中心,設在齊國都城臨淄(今山東淄博)稷門附近,故稱稷下。始建立於田齊桓公田午(公元前400~前356年)之時,經過齊威王田因齊,至齊宣王田辟疆時最盛。還淵曾在稷下講學,並整理了老子(李聃、李耳)語錄,成《道德經》上下篇,對保存道家的原始思想資料作出了貢獻。在史籍《漢書·藝文志》中著錄有《蜎子》十三篇,可惜早已亡佚。
還淵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還氏、環氏、娟氏,讀音作huán(ㄏㄨㄢˊ)。

第六個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隋朝時期古環州、涼州,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據典籍《韻會》記載:“古朔方鳴沙之地,隋置還州,以大河還曲名焉。”鳴沙,指隋朝時期的鳴沙縣,即靈武郡治北還州(今甘肅靈武),後因黃河九曲其間,改稱環州,字義相通。到了唐朝時期,又在其南部設有還州,後稱南環州(今甘肅環縣),在典籍《韻會》記載:“廣南化外,唐開生獠,置還州。”不論是北環州,還是南環州,其地住民中皆有以地名為姓氏者,稱還氏、環氏,讀音作huán(ㄏㄨㄢˊ)。另外,在唐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爆發的“安史之亂”,是唐王朝由盛轉衰的開始。唐王朝的河西地區駐軍因優秀將帥和駐防兵力內調平叛,致使邊鎮空虛。吐蕃部族趁虛而入,至唐廣德二年(公元764年),沙州、涼州及河西、隴右諸地盡陷於吐蕃。
吐蕃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一個古老民族,屬古羌族的後裔。公元七世紀初,吐蕃部族的第三十二世首領松贊乾布統一了吐蕃各部落,他在加強王權的同時,遣使向唐朝求婚,唐太宗以文成公主許之,雙方和好。松贊乾布逝世後,唐、蕃雙方關係趨於緊張,規模化戰爭時有發生。沙、涼二州及河西、隴右諸地涼州陷入吐蕃後,由於戰爭頻仍,人民流離失所,不堪其苦,人民渴望唐軍收復失地。後來,隨著形勢的發展,河西、隴右地區已不是戰爭的主要戰場,情況才有所好轉。直到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張議潮領導的沙州起義收復了河西諸州,涼州重又回歸唐朝,結束了吐蕃占有諸州近一個世紀的局面。張議潮收復河西地區後,唐王朝任張議潮為河西節度使。張議潮逝世後,由其後代繼任,一直到唐王朝滅亡。在此期間,涼州及河西一帶一直維持著較為安定的局面。
在張議潮的後裔子孫中,以及沙、涼二州的住民中,皆有改為還氏者,以紀念河西地區還歸大唐王朝,世代相傳至今,讀音作huán(ㄏㄨㄢˊ)。

第七個淵源

源於職業,出自戰國時期工匠還工,屬於以職業稱謂為氏。戰國時期,在宋、魏、陳、楚等江淮一帶的諸侯國里,“還”是“繯”的通假字,指的是“㯂”,又稱“繯”、“楦”,是一種紡織工具,專門用來槌擊麻、蒲草、茒草、樹皮等纖維物體,使其至軟並纖維分離,用以紡紗。實際上,“繯”就是手工紡織工序中將浸泡後的含纖維原料進行槌擊的木槌。作此工序的匠人,被稱作“繯工”,或“還工”,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職業為姓氏者,稱還氏、繯氏、楦氏等,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還氏的姓氏讀音作huàn(ㄏㄨㄢˋ)。

得姓始祖

微子啟、還淵、張議潮。

遷徙分布

還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多以泰山、河西、鹽瀆為郡望,今江蘇省的鹽城、連雲港、興化多有還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泰山郡:西漢高祖七年(辛丑,公元前200年)設泰山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泰安縣一帶。東漢朝時期有個博縣,在西晉朝時期移郡後,轄地在今山東省費縣西南部一帶。唐朝時期為乾封縣。宋朝時期改乾封為奉符,即今山東泰安。大金國天會十四年(丙辰,公元1136年)改置泰安軍,後改為州。清朝雍正時期(公元1723~1735年)有泰安府,東平、肥城等縣均屬此府。民國時期廢府為縣。“泰安”,是從“泰山安則四海皆安”一語中來,取意國泰民安。泰安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五千多年前便形成了繁榮的大汶口文化。
河西郡:最早的河西郡是戰國末期魏國所設,其境約在今日山西、陝西一帶。漢朝時期所說河西郡是指河西四郡,即今甘肅的酒泉、張掖、敦煌、武威,是西漢武帝拓邊後於漢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秋季所設定的。北魏時期設定的河西郡故治在今山西省臨汾地區。唐朝時期設定的河西郡,其時轄地在今雲南省蒙自縣、山西省汾陽縣一帶地區。
鹽 瀆:即今江蘇省鹽城市。鹽城是蘇北沿海地區開發較早的邑地之一,迄今已有兩千一百餘年的歷史。西漢元狩四年(壬戌,公元前119年)因當地產、販食鹽而置縣,名“鹽瀆”。東晉義熙七年(辛亥,公元411年),晉安帝改鹽瀆為鹽城。唐朝末期,鹽城一度為吳王楊行密所據,隸屬於楚州。明、清兩朝均屬淮安府。辛亥革命之後民國政府廢道府,鹽城直屬江蘇省。民國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10月,八路軍和新四軍在鹽城會師,成立了鹽城縣抗日民主政府。1949年5月成立蘇北鹽城行政區專員公署。1983年3月,國務院批准設立鹽城市。

堂號

泰山堂:以望立堂。
河西堂:以望立堂。
鹽瀆堂:以望立堂。

家譜文獻

江蘇鹽瀆還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後期鉛印本。現被收藏在江蘇省鹽城市博物館。

歷史名人

還水亭:江蘇省委政法委原副秘書長(公元1924~2011),江蘇鹽城人。2011年05月26日去世後,遺體捐贈,名字被刻入位於南京市雨花功德園外的南京志願捐獻遺體紀念林(簡稱志友林)。

姓氏故事

中國有“坐不改名,行不更姓”的說法,但許多人卻因種種原因改名換姓。老城區北柳苑居民還(讀huan)正開,其祖上就因躲避奸臣陷害而改姓“還”。
還正開今年62歲,是市區一家工廠的退休工人。在眾多熱心人幫助下,記者最近見到還正開。他對還姓歷史知之不多,到一些單位辦事時,總有人說第一次聽說有還姓。他兒子在單位碰巧遇到一位姓還的,相互間“相見恨晚”。
還正開老家在鹽城,兄弟姐妹8個,祖父是地主。解放後,他父親到江都賣鹽,此後先後有3子1女定居江都及揚州城區。還正開稱,在揚州還有姓還的,但不是他親戚。
還正開哥哥還正春目前住江都新區,他在電話中告訴記者,鹽城郊區秦南鄉有個還家莊,那是還姓的祖籍地。相傳元朝時,他們的祖先在蘇州郡(含:現浙江南潯)做官,後來奸臣當道,祖先遭誣陷,因擔心滿門抄斬,於是辭官逃到鹽城,改姓還。
還家在鹽城建有祠堂,修有家譜,還姓人去世後,總集中安葬在莊頭一處“公墓”里。目前在美國、日本及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均有從還家莊出去的還姓人。每年清明節,在外的還姓人總不遠萬里回家祭祖。還正春弟兄則每年清明節輪流回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