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西醫巫閭山變質核雜岩形成與岩漿活動》是依託吉林大學,由劉正宏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遼西醫巫閭山變質核雜岩形成與岩漿活動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劉正宏
- 依託單位:吉林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醫巫閭山變質核雜岩具有典型三層結構,是一個具有長期變形演化歷史、岩漿活動強烈、結構複雜的變質核雜岩。項目主要開展構造要素幾何學、運動學和動力學研究,結契約位素測年,確定其變形期次和階段,分析其形成演化過程;同時深入研究岩漿活動特徵、變形變質特點、岩石流變機制以及構造-熱動力學演化歷史。重點開展岩體(脈)構造、顯微組構綜合分析,建立判別變形不同階段就位岩體(脈)的標誌與準則; 開展岩漿成因鋯石與獨居石U-Pb同位素年代學分析,建立岩漿活動-構造變形的年代學格架;對於不同階段就位花崗岩體(脈)開展部分岩石化學、地球化學、同位素地球化學分析,揭示出構造變形不同階段岩漿活動特徵,為闡明醫巫閭山變質核雜岩變形不同階段構造-岩漿活動機制和過程提供資料,進而探討伸展變形構造活動的屬性以及構造變形-岩漿作用的相互制約關係。
結題摘要
項目採用構造解析、同位素測年、地球化學、顯微構造和岩石學等分析方法與手段,對醫巫閭山變質核雜岩形成演化歷史、動力學機制,以及伸展變形與岩漿活動之間關係進行研究。研究表明該變質核雜岩具有典型三層結構,經歷了三期構造變形作用,早期為NE向SW的伸展作用,發生在中部地殼的角閃岩相環境下,中期為近NE-SW向擠壓作用,晚期為NWW向伸展變形作用,發生了地殼淺部的綠片岩相條件下。同構造花崗岩SHRIMP鋯石U-Pb 測年和構造岩中同構造白雲母的40Ar/39Ar法測年結果顯示早期伸展作用發生在中-晚侏羅世,擠壓作用發生在晚侏羅世末期和早白堊世早期,晚期伸展作用發生在早白堊世。 有限應變分析結果顯示,早期伸展變形溫度高、差應力小、應變速率較大,形成了醫巫閭山伸展型高溫韌性剪下帶;晚期伸展變形溫度低、差應力大、應變速率較小,形成了瓦子峪低溫伸展型韌性剪下帶。 醫巫閭山地區中—晚侏羅世在近水平的伸展背景下,中下地殼發生減壓熔融;在晚侏羅世末期短暫的擠壓作用後,早白堊世先發生近水平的伸展滑移,之後轉為以垂向隆升為主的變形,並最終形成變質核雜岩。綜合韌性剪下帶發生的減薄變形及地層缺失確定醫巫閭山地區在中生代兩期伸展作用過程中地殼減薄的厚度約為5.19~5.41km。 中、晚侏羅世花崗岩體內的岩漿組構及圍岩中變形組構的特點,表明岩漿就位受控於區內發生在中部地殼的高溫伸展變形。岩體產出形態、岩漿葉理和岩漿線理的優選方位表明岩漿就位過程中受到NE-SW向拉伸應力場控制,形成了NE-SW向延伸最長、垂向最短的扁紡錘狀岩漿房。 醫巫閭山兩期伸展變形過程中均伴隨著高鉀鈣鹼性火山岩和雙峰式火成岩侵位。對比研究區岩漿活動特點和中國東北地區中生代火山岩的時空演化特點,及區內運動學極性與西太平洋地區各板塊俯衝方向的轉變,可以確定醫巫閭山地區中生代伸展作用受控於古太平洋板塊的俯衝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