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粳92-34

遼粳92-34

該品種屬粳型常規稻品種,在東北、西北晚熟稻區種植全生育期156.4天,比對照秋光遲熟4天。株高88.5厘米,每穗總粒數108.7粒,結實率88.1%,千粒重21.9克。抗性:稻瘟病3級。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65%,堊白米率4%,堊白度0.3%,膠稠度73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5.7%。

基本介紹

  • :植物界
  • :稻屬
2004年國家審定,編號:國審稻2004050,產量表現,栽培技術要點,審定意見,2002年遼寧審定,編號:遼審稻[2002]103號,新品種權公告號:CNA000453E,

2004年國家審定,編號:國審稻2004050

省級審定情況:2003年遼寧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產量表現

2002年參加北方稻區秋光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62公斤,比對照秋光減產0.8%(不顯著);2003年續試,平均畝產668.3公斤,比對照秋光減產1.3%(不顯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65.2公斤,比對照秋光減產1.1%。2003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43.9公斤,比對照秋光減產2.8%。

栽培技術要點

1、培育壯秧:根據當地種植習慣與秋光同期播種,採用秧盤育秧每平方米播種150-200克,播種前要進行種子消毒;
2、合理稀植:栽插規格為30×13.3厘米或30×16.7厘米,每穴栽3-4苗;
3、肥水管理:畝施標氮硫銨60-65公斤,施肥原則前重後輕;水漿管理以淺水灌溉為主,夠苗及時曬田,出穗後乾乾濕濕,後期不可斷水協早以防早衰;4、防治病蟲:注意防治稻曲病。

審定意見

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熟期偏遲,產量中等,中抗稻瘟病,米質優。適宜在遼寧北部、山西中部、河北北部及新疆稻區種植。
親本來源:87-73(♀) 87-337(♂)
選育單位:遼寧省農業科學院稻作研究所
完成人:邵國軍; 李德華; 張秀茹; 邱福林; 韓勇; 李躍東; 王先俱
品種類型:粳型常規水稻
適種地區:遼寧北部、山西中部、河北北部及新疆稻區遼寧省稻作研究所於1992年以87-73為母本、87-337為父本,人工雜交系統選育而成(李躍東等, 2003)

2002年遼寧審定,編號:遼審稻[2002]103號

特徵特性:該品種生育期155~157天,屬中熟品種。株型緊湊,分櫱較多,株高95~100厘米,半散穗型,穗長16~17厘米,每穗100-110粒,千粒重23克。糙米率82.5%,精米率74.5%,整精米率72.7%,長寬比1.7,堊白率4%,堊白度0.5%,膠稠度72毫米,直鏈澱粉15.7%。米質優。抗穗頸瘟病,抗白葉枯病,紋枯病較輕,抗早、抗倒伏能力強。
產量表現:2000-2001年兩年遼寧省區試平均畝產566.4公斤,比對照遼粳207增產8.7%,2001年生試平均畝產647.1公斤,比對照增產7.7%,一般畝產500公斤。

新品種權公告號:CNA000453E

申請日:2002/2/25
申請號:20020023.2
申請公告日:2002/9/1
申請公告號:CNA000453E
培育人:邵國軍;李德華;張秀茹;邱福林;韓勇;李躍東;王先俱
品種權(申請)人:遼寧省稻作研究所
遼粳92-34是以珍珠稻和旱72的雜交後代87-73為母本,以83-326和S四170的雜交後代87-337為父本經人工雜交後選育而成的。遼粳92-34的主要特徵特性為:芽鞘色綠色,葉鞘色綠色,葉片顏色深綠色,倒數第二葉葉尖與主莖角度直立,劍葉葉片曲度無;花葯顏色黃色;莖稈長度中短,莖稈粗細粗,莖稈角度直立,莖稈莖數多,莖稈基部莖節包露包,莖稈節的顏色綠色,莖稈節間色黃色;穗長度短,穗伸出度抽出良好,穎尖色稈黃色,芒的分布僅在穗頂部,每穗粒數極多;穎殼色黃色,穀粒長度短,穀粒寬度極寬,穀粒形狀闊卵形,穀粒千粒重中;糙米形狀橢圓形,種皮色白色。與對照品種遼粳207相比,其特異性在於:遼粳92-34莖稈長度中長,遼粳207莖稈長度中短;遼粳92-34每穗粒數極多,遼粳207每穗粒數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