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灣地區構造演化及地質效應的差異性研究》是依託西北大學,由黃雷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遼東灣地區構造演化及地質效應的差異性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黃雷
- 依託單位:西北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遼東灣地區為渤海重要的油氣生產基地,著名的郯廬走滑斷裂帶貫穿該區,造就了區內複雜的走滑-伸展複合變形體系。勘探資料揭示:區內構造演化存在諸多差異性,諸如在斷裂系統、盆地結構與演化、反轉構造為代表的內部構造現象等方面;構造差異性的時空存在與演化是走滑-伸展複合變形區構造特徵的重要標誌,即為其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針對這些構造差異性特徵與本質的系統研究,可解決研究區盆地演化與油氣勘探等相關的實際地質問題,又可貢獻於郯廬斷裂帶時空演化、中國東部走滑-伸展兩應力體制間相互作用關係等區域地質相關科學問題。然目前針對該區的研究多集中在區域面上共性的地質分析、總結部分地區或某種構造特徵的研究,尚缺乏構造差異性特徵和演化的系統分析。鑒此,本課題擬從盆地動態演化的角度,利用豐富的井震數據,緊緊圍繞遼東灣地區各類構造的差異性特徵和其油氣差異性富集效應進行深入研究,進而由“果”溯“因”,探其形成條件和動力學成因。
結題摘要
遼東灣地區為渤海重要的油氣生產基地,著名的郯廬走滑斷裂帶貫穿該區,造就了區內複雜的走滑-伸展複合變形體系。勘探資料揭示區內構造演化存在諸多差異性,諸如在斷裂系統、盆地結構與演化、反轉構造為代表的內部構造現象等方面。針對這些構造差異性特徵與本質的系統研究,可解決研究區盆地演化與油氣勘探等相關的實際地質問題,又可貢獻於郯廬斷裂帶時空演化、中國東部走滑-伸展兩應力體制間相互作用關係等區域地質相關科學問題。本研究從盆地動態演化的角度,利用豐富的井震數據,緊緊圍繞遼東灣地區各類構造的差異性特徵和其油氣差異性富集效應進行深入研究,探尋其形成條件和動力學成因。研究取得以下重要成果:(1)首次揭示遼西地區發育貫穿南北的走滑斷層,與遼東地區典型走滑斷裂同屬郯廬斷裂帶分枝斷層,厘定了郯廬斷裂帶在下遼河坳陷由海到陸的延伸過渡特徵和發育模式;(2)系統揭示遼東灣地區東西部在斷裂活動存在的差異性,具有“東部強走滑改造、西部弱走滑改造”的特徵,這一斷層活動的差異也是盆內構造差異性的重要原因與表現;(3)查明了遼西凸起和遼東凸起的差異成因,遼西凸起為“伸展翹傾”成因,在新生代斷陷發育中形成發育,遼東凸起是40Ma以後張扭走滑活動中同裂陷期構造反轉形成的晚成凸起,凸起的不同成因決定了油氣的差異富集;(4)提出了同裂陷期構造反轉的概念模型,並闡明了該類構造反轉的重要意義及在研究區差異性構造變形及演化中的重要地位;(5)揭示大型張扭帶內增壓彎曲部位特殊的構造變形規律及其油氣賦存效應,初步建立張扭帶內擠壓構造變形的特殊發育模式。研究成果最終在走滑改造型盆地構造變形及差異性演化改造分析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進展,已發表論文13篇,其中SCI/EI收錄4篇,項目負責人獲省部級獎勵、石油地質學會獎勵各1項。項目總體超額完成了設計時的預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