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優14

遼優14

遼優14,屬旱作粳型三系雜交稻,在黃淮地區麥茬旱直播全生育期平均117天,比對照鄭州早粳晚熟7天。株高87厘米,株型緊湊,分櫱力較強,抗倒性較強,穗長16.4厘米,每穗總粒數109.3粒,結實率71.6%,千粒重25.5克。抗性:葉瘟3級,穗頸瘟5級,胡麻葉斑病3級。抗旱性7級。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61.2%,長寬比1.9,堊白米率30%,堊白度3.0%,膠稠度77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5.3%。

基本介紹

  • :植物界
  • :稻屬
基本信息,國審稻2003082,遼審稻[2003]111號,

基本信息

品種審定編號:國審稻2003082
品種名稱:遼優14(原名:遼優3015)
選育單位:遼寧省稻作研究所
品種來源:遼30A×C4115
親本來源:遼30A(♀)C4115(♂)
選育單位:遼寧省稻作研究所
品種類型:粳型三系雜交旱稻
適種地區:河南中南部、山東西南部、安徽中北部、江蘇北部以及陝西省的秦嶺以南地區旱作種植

國審稻2003082

2003年國家審定,編號:國審稻2003082
特徵特性:該品種屬旱作粳型三系雜交稻,在黃淮地區麥茬旱直播全生育期平均117天,比對照鄭州早粳晚熟7天。株高87厘米,株型緊湊,分櫱力較強,抗倒性較強,穗長16.4厘米,每穗總粒數109.3粒,結實率71.6%,千粒重25.5克。抗性:葉瘟3級,穗頸瘟5級,胡麻葉斑病3級。抗旱性7級。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61.2%,長寬比1.9,堊白米率30%,堊白度3.0%,膠稠度77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5.3%。
產量表現:2001年參加國家黃淮麥茬稻區中晚熟組旱稻區域試驗,平均畝產307.4公斤,比對照鄭州早粳增產22.7%(極顯著);2002年續試,平均畝產321.4公斤,比對照鄭州早粳增產26.2%(極顯著)。2002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48.0公斤,比對照鄭州早粳增產32.6%。
栽培技術要點:1、種子處理:播種前曬種,採用種衣劑包衣,也可選用多菌靈或白惡寧浸種;2、施肥與播種:結合整地畝施農家肥1000公斤,隨種施二銨10公斤,硫酸鉀10公斤,硫銨15公斤,並配施少量微肥;3、化學除草:播種後出苗前,選用60%丁草胺0.25公斤/畝和農思它0.25公斤/畝混合兌水噴霧進行“土壤封閉”,苗後用快殺稗50克/畝或敵稗0.5公斤/畝進行“莖葉處理”;4、適時灌水:在出苗期、拔節期、孕穗、灌漿期如遇乾旱應及時灌水;防治病蟲: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蟲的危害。
國家品審會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中感稻瘟病,中抗胡麻葉斑病。米質中等偏上。適宜在河南中南部、山東西南部、安徽中北部、江蘇北部以及陝西省的秦嶺以南地區旱作種植。

遼審稻[2003]111號

2003年遼寧審定,編號:遼審稻[2003]111號
品種來源:遼寧省稻作研究所於1999年以不育系遼30A為母本,以恢復系C4115為父本,人工雜交而成。
特徵特性:生育期160天左右,屬中晚熟品種,株高110-115cm,穗長21cm ,半散穗,每穗粒數130粒,千粒重27g。
糙米率83%,整精米率70.6%,堊白粒率43%,堊白度7.75%,膠稠度77mm,直鏈澱粉16%,長寬比1.85,米質中。
抗穗頸瘟病。
產量表現:2001-2002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660.0kg ,比對照遼粳454(294)增產15.4%,2002年生試平均畝產671.1kg ,比對照遼粳294增產13.7%,一般畝產600kg。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播種期為4月上旬,稀播培育帶櫱壯秧。5月中旬左右插秧,採取適當稀植攻大穗的栽培方式,行株距為33.3×16.6cm或36.6×13.6cm,每穴插2-3苗。畝施硫酸銨45公斤,磷酸二銨15公斤,硫酸鉀10公斤,鋅肥1.5公斤,分期施用,採取淺-濕-乾交替灌溉,6月下旬夠苗曬田,延遲斷水,注意6月末到7月初防治二化螟,特殊年份注意防治稻曲病。
適宜地區:適宜在瀋陽以南中晚熟稻區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