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遼中京(遼中京遺址)是遼代五京之一,始建於第六帝遼聖宗耶隆緒統和二十五年(1007年),大約用了5—6年的時間才初具規模。到了興宗初年,又經過近20年的增築擴建。
遼亡後,中京城經金、元、明各代沿用加築,金代改稱其為“北京路大定府”,元代又改稱“大寧路”,明代初年在此設大寧衛,永樂元年(1403年)撤銷衛所,從此淪為廢墟。
1959年—1960年,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工作隊等單位對遼中京遺址進行了調查和考古發掘。
遺址特點
規模布局
遼中京遺址周長15餘千米,城址由外城、內城和皇城3重組成。外城東西長4200米,南北寬3500米,殘存高度一般在4米—6米之間,基寬11米—15米,夯土層厚10厘米—15厘米,西牆上每隔90餘米有一樓櫓痕跡,南牆中端有2個高達6米的夯築土堆,呈正方形,南門為朱夏門,朱夏門往北有一條長達1400米的中央幹道,道寬60餘米,兩側有排水溝,與中央幹道平行的南北向街道在兩側各有3條,另有東西向街道5條,道寬分別為8米、12米、15米,還有市坊、廊舍、官署、廟宇及賢館等建築,布局嚴謹,井然有序;內城,在外城範圍之內,位於正中偏北,構 成一個 “ 回 ”字形建築群,東西長2000米、南北 寬1500米,東、 南、北3面城牆保存較好,殘高一般約5米,基寬13米左右,牆上築有樓櫓,南牆樓櫓間距近100米,中端也有2個高大的封土堆,相距20餘米,殘高6米,此即為內城南門陽德門;皇城,在內城範圍之內,位處正中偏北,正方形,長 寬各約1000米,城牆多被毀壞,只有西牆殘基隱約可 見,南牆正中經鑽探似有門址,皇城東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夯築封土堆,是為路振所記東西角樓,北有中央幹道通往宮殿,門的兩側180米處有東、西掖門,各有大道與宮殿相通,由東掖門人經武功門可達武功殿,由西掖 門人經文化門可達文化殿,兩殿分別為遼時聖宗及其母蕭太后居處,兩殿之間也有大道相接。
三座磚塔
遼中京遺址記憶體3座磚塔,即大塔(大明塔)、小塔(金代小塔)、半截塔(蓮花塔)。大塔,又稱大明塔,始建於遼代,是遼塔里典型的代表作,在內城陽德門外東南,塔基建在高約5 米的長方形土台上,塔高82米,直徑35.6米,周長112米,為八角型13層密檐式實心磚塔,塔座作須彌狀,上部浮雕仰蓮,座高17米、每邊寬14 米,每面中部用磚浮砌三個卍字,當為清代修補加砌,塔身八面均有各具特色的菩薩浮雕,浮雕內容豐富,雕刻精細,造 型優美,每面轉角處雕砌細高的塔形角柱,下托仰蓮,上頂寶珠,角柱上有朱紅文字;小塔,位於內城 陽德門址西南,八角密檐式,高24米,須彌式塔座,每面正中各雕一伏獅,轉角處各有一力士,背負仰蓮作托塔狀,塔身東、西、南、北四面各有一佛龕,其餘四面各有2個脅侍,分別立於仰蓮之上,塔身轉角作圓柱形,塔檐13層,塔剎作小塔狀,寶珠磚制,塔身細長;半截塔,又稱蓮花塔,位於外城城外的西南方,僅存塔身第1層以下部分,殘高約6米。
文物遺存
遼中京遺址地表上除了豐富的建築遺蹟外,各種建築材料有板瓦、筒瓦、滴水、磚等,還有屋脊、屋內磚質裝飾物,還有遼時糧倉里被燒的米粒也清晰可辨。其他如金、元、明各代的碑刻、石雕、銅印、銅鏡等,此外有石刻和泥塑的佛造像,定窯白瓷片,仿定窯粗白瓷片,陶用器及北宋銅錢也多有出土。遼中京遺址內其他建築遺址,主要有外城西南隅山坡上的佛寺建築。
研究價值
遼有五京,中京大定府(遼中京遺址)為遼盛時期的陪都,在遼國的軍事、政治和經濟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遼中京遺址城址建築面積大,沿用時間長,是遼中晚期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之一,是當時北方草原較大的都市之一,對研究中國漢代及遼、金、元、明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民族發展,有極高的科研價值。遼中京遺址和遼上京遺址一樣,是契丹族在漠北建立的、保存較好的2個重要京城,為研究契丹民族史及古代城市建築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也對研究女真及蒙古史方面具有較重要的地位。
保護措施
1961年3月4日,遼中京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1年,國家文物局投資50多萬元對大明塔進行了全面修補。施工3年,1984年8月完工。
2012年,寧城縣人民政府委託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編制《遼中京遺址保護規劃》。
歷史文化
中京(遼中京遺址)地區地理位置險要,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自西周至戰國,世為山戎、東胡所居,戰國後期,燕將秦開卻胡千里,築長城以拒胡,始設遼東、遼西、漁陽、上谷、右北平五郡,中京地屬右北平郡。東 漢以後,烏丸、鮮卑南遷,老哈河流域為其遊獵出沒之處。北魏以後契丹始強,逐漸南牧,遂與奚族共踞中京地帶。史料記載,統和二十二年(1004年),遼聖宗路過中京,遙望南方霞光閃爍,有郛郭樓閣之狀,一派瑞氣,因議建都。因這裡土地肥沃,氣候適宜,而且地近中原,便於和宋朝交往,所以到遼聖宗時便在這裡建立了中京。
中京城的營造規制仿效中原京師(北宋都城汴梁城)城市布局,整個工程主要出於漢族工人之手。分外城、內城和皇城。外城東西長4000米,南北寬3500米;內城東西長2000米,南北寬1500米,內外兩城略呈“回”字形。皇城呈正方形,每邊長1000米,居於內城中北部,以內城北牆為皇城北牆。由於它的規模壯闊,工程浩大,除了驅使大量的工匠外,耗費的建築材料也是驚人的,如在中京城南5公里沿老哈河南岸,僅遼代磚瓦窯就 發現近100處。中京城自興建到失於金,歷經近120年,一直是遼的重要都城。金兵攻陷上京後,於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攻占中京。金時改遼中京為北京大定府。元初改為北京總管府,至元二十五年改為武平路。明初在此設大寧衛,明太祖死後,因諸王紛亂,此城遭戰火遂成廢墟。遼中京城內地面建築已蕩然無存,惟塔獨立。據《
元一統志》載可能建於遼重熙四年(1036年)。塔身赤面有2行蒙文,內容是:“大清鹹豐甲寅年敬修”,為清代補修所寫。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遼中京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天義鎮和大明鎮境內的老哈河北岸沖積平原,東距葉(葉植壽) 赤(赤峰)赤鐵路天義站15千米,北距
遼上京遺址280千米,與北宋使臣 《行程錄》中記載的由中京到上京的 里程大致相符。
開放時間
遼中京遺址開放時間:夏季08:00—18:00;冬季08:00 —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