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昭方

遲昭方

遲昭方,字小山,又署老遲,齋號臥象山房,山東日照人,職業畫家,師從張志民、龍瑞、范揚諸先生,為中國國家畫院張志民工作室畫家,中國宋莊畫院副院長,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主攻國畫山水,對詩書畫印、收藏鑑賞等廣有涉獵,被譽為“齊魯才俊”、“當代逸品”。是最具投資收藏潛力藝術家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遲昭方
  • 別名:字小山,又署老遲,齋號臥象山房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山東日照
  • 職業:畫家
  • 主要成就:中國宋莊畫院副院長
  • 代表作品:《老去的記憶》《玉宇清暉》《故土》
人物簡介,藝術成就,社會評價,推介文章,詞條圖冊,

人物簡介

遲昭方,字小山,又署老遲,齋號臥象山房,山東日照人,職業畫家,師從張志民、龍瑞、范揚諸先生,為中國國家畫院張志民工作室畫家,中國宋莊畫院副院長,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主攻國畫山水,對詩書畫印、收藏鑑賞等廣有涉獵,被譽為“齊魯才俊”、“當代逸品”。是最具投資收藏潛力藝術家之一。其作品立意高雅,空靈超逸。國家畫院常務副院長、著名畫家盧禹舜先生評價:“ 情懷真境, 氣象高遠”,著名美術評論家徐恩存先生贊曰:“畫中漾溢著一種鮮活與清新的詩境”;恩師當代著名畫家張志民先生評曰:“其畫具有超脫的境界。”作品在全國重要展覽中多次獲獎。曾經在中國美術館、日本東京、神戶、美國洛杉磯、韓國漢城、巴西聖保羅、香港、新加坡等地展出。作品被中國國家畫院、北京民族文化宮、山東省政府、吉林省圖書館、新加坡新神州藝術院、韓國碑林園美術館及社會名流廣為收藏。出版有《遲昭方畫集》、《遲昭方水墨》、《中國當代藝術名家風範遲昭方卷》等。

藝術成就

.《老去的記憶》入選中國美協“墨韻嶺南”全國中國畫展。
.《玉宇清暉》入選第二屆全國山水畫雙年展。
.《故土》獲中國美協主辦的迎奧運美展優秀作品獎。
.《風韻蒼然》獲中國文聯等主辦的藝博會一等獎。
.《山水》作品在東南亞各國巡迴展出。
.《雄風》入選韓國漢城世界美術大展。
.《蒙山春早》獲新加坡火鳳凰金獎。
.《晨曦》入選山東首屆中國畫雙年展。
.《紅雲》入選十屆全國美展山東預選展。
.《積霖深處》入選中國國家畫院名家工作室優秀畫家作品邀請展。
.《詩、書、畫》作品入選西泠印社主辦“百年西泠、翰墨春秋”詩書畫印全能大展。
.《五蓮山圖》獲齊魯頌百處重要名勝古蹟創作工程創作獎,被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永久性收藏。
.《象山微語》被中國國家畫院收藏並套用於教學研究。
.被全國性刊物《青年文學家》選為2012年第六期封面人物。
.被《風雲人物》雜誌評為年度書畫“十大風雲人物”。
.多幅作品在北京、上海等地成功拍賣。
.《紫氣東來》在北京琉璃廠以十萬元價格成交。
.曾經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山東省美術館、蘇州、西安、濰坊、淄博等地舉辦個展或聯展。

社會評價

盧禹舜:氣勢閒定,意境深遠,讀之有手不釋卷之感。
范 揚:宏大方正,朴茂祥和。
張志民:其畫有超脫的境界。
徐恩存:畫中洋溢著一種清新與鮮活的詩境。
劉曦林:功底紮實,構圖嚴謹,師造化,有新意。
范志民:君畫已自有風格,可成一家,耕耘不輟,前途無量也。
釋德揚:遲先生大作,滿目雲煙,氣勢磅礴,開闊了我的眼界。
朱鶴亭:三絕詩書畫,三田精神氣。
恩 田:齊魯才俊。

推介文章

山水之間的精神意趣--------讀遲昭方中國畫
(文/著名美術評論家徐恩存)
中國山水畫以寫意為特點,意在咫尺之內表現自然的奇詭與壯觀,豐富與莫測,營造以意象為特點的想像性圖式和筆隨心運的抒情文本。正是以此為理念,歷代山水畫家進行著各自的闡釋和理解,使之成為一種極富浪漫色彩與詩意氣息的藝術表現方式,而且,這種方式更具有藝術本質與藝術規律的特點。
山水畫家遲昭方,在面對自然時,以心靈的感受方式去體悟自然的生命與奧秘,去悉心聆聽天地之間的規律,用以領會大自然的啟迪。因此,他善於捕捉自己在瞬間中對自然的印象,而且,這種意象源於心靈對自然的洞察和體驗。應該說,遲昭方山水畫儘管體現出強烈的意象性,但都不是憑空杜撰出來的,都是畫家在自然中的吮吸的結果,都是切身體驗的凝聚與結晶。所以他的作品總在灑脫、率性中傳達出個人對自然的真切感受。
遲昭方的山水畫,在水墨為材質、寫意為原則的前提下,力求表達大自然鬱勃的生機與感性生動的形式,這種非理性與直覺的方式,使他的藝術表現獲得了極大的自由。在三遠法——高遠、平遠、深遠的空間關係中,他營造簡淡的山水圖式,給人以遼闊、玄遠的感覺,在寥寥數筆中,以繁簡互襯的手法,以濃淡並用的墨法,表現出山高水遠的詩境。顯然,畫家在此中,極用心地關注空間關係的處理,把遠法與構成關係結合為一體,使畫面在虛實互動中,產生視覺的張力,並且在“似與不似之間”建立起自己個性化的形式與筆墨方式,貼切的表達了自我的心靈與自然對話、交流的精神狀態,畫面傳達的必然是其由衷的心曲。
也就是說,遲昭方在作品中言說的是,心靈在山水之間的感受,是他對世界的某種感覺。
因此,這些作品都遠離了寫實,畫家始終守望著中國藝術寫意的理念,在完成把外在現象世界轉換為內在精神家園的過程中,他筆下的山水都不是逼真的再現,而是經過心靈過濾後的精神結晶。這裡的山水意象,都是“畫氣不畫形”的產物,都是移情的符號,都是一種精神的印跡,它們漾溢著一種鮮活與清新的詩意。
當然,其中包蘊著一種特定美學意趣。
遲昭方用筆鬆動,點、線結合中注意了濃淡與疏密的變化,使畫面意象結構明確、層次清晰,在以實寫虛的筆墨處理中,使看似無序的點、線,統歸於總體意象的有序性,藉以造成蒼潤厚重或空靈飄逸的境界。這裡,寄託著畫家的情思與理想,其審美追求與藝術取向,均在筆墨與圖式中得到盡情展現。
當然,在當代文化語境中,繼承與創新始終是當代畫家所面對的重大課題,而且,所有畫家都在這一課題面前接受考驗。遲昭方以作品表明,對此他是充滿自信的,並且在實踐中,他有意識地注入時代精神,使畫面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唯有創造,才有新意,而新意與生命氣息的結合,才能產生優秀作品,這正是遲昭方為之努力的目的和正在實踐中的追求。
情懷真境, 氣象高遠
(文/中國國家畫院常務副院長:盧禹舜)
水墨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數千年的積澱和升華,技法的探討在繪畫領域已非常成熟且全面。觀昭方之作品,平處拉得開(如《溪山攬勝》),畫面切而不斷。四條屏豎幅畫面充實高盈,對“橫斷面”的層次刨析得夠厚。高位繪畫時對意象的挖掘很深入(如《五蓮山圖》),點線面的呼應,書法線條套用的多元化等傳統的技法及創新都很獨特。然其作品之“精”處卻不止在繪畫技法上,更在其立意的深邃。
高度細微刻畫的天人合一,將自我置於山水之中,是昭方作品的“精”處其一。看過太多的山山水水,或蒼茂、或奇秀、或荒涼,總是通過多變的筆墨與構圖,再加上觀者高度的領悟與天賦才能參透其中之奧妙,總是“繪者有意,觀者無心”。而昭方之作品在對山水的描繪之時,融入了人物、建築等更多的人文信息及多變的語言符號,將山水的人性及自然性溢於畫面。如作品《雲山無盡》,空靈的山水氛圍增加了小屋、遠帆、小橋的細微描寫,給山水畫增加了生靈氣息,最後將“自我”置於山前橋端,使人對自然嚮往的同時領略到一種清新的禪意,通過畫面給人最直接和深入的感受,如入畫境,堪稱逸品。再如作品《澄懷味象》勁健玄妙的筆墨及“捲風”式流動的皴法,將“境”的烘托推到了一個極點,然又通過色彩對細小植被及人物衣服的暈染起到了點睛之筆,給人無限的生象。
“靜人心扉”是昭方作品的“精”處之二。藝術品有二種:一種是裝飾品,一種是能洗滌人靈魂的精神食糧。精神食糧是時代的產物,不是一成不變的,是能給當代人精神需求的正能量,或者說是當人們迷失時,缺少的東西。而傳統的山水畫題材,隱士般的境界,無為之心態,使人安靜但無法指引人的歸宿,顯然與今有相悖之處。作品《心空說法》是人在自然中面向浩宇冥思的一種探討,一種極思。引領人們對於今日之生活依賴的自然環境的思考,解放自我追求中迷惘的物慾,使人品畫之餘心定而扉開。《沂蒙之秋》《沂蒙之冬》我覺得是近幾年提倡“回歸”中比較突出的作品。回歸是回歸自然,回歸自我。當人們在遊歷萬水千山的時候,昭方駐足沂蒙的秋冬,這種“返鄉”致使其作品中的感情體悟頗深,真正生活體會的山水與遊歷的山水情感不一,所以作品飽含的韻味也不同。這二件作品中最大的感覺就是“濃”,同時勾起了人們對故鄉、對童年、對家的無限感慨。這種“鄉音”能夠感動每個人,將人的心靈放置到了一個很高很遠卻又很近的地方,雖近境卻似遠眺,使人心底暖流涌動, 這就是好的作品帶給觀者最大的境。
昭方的作品不拘一格,氣勢閒定,意境深遠,筆墨質樸老道,構圖靈巧豐富,讀之有手不釋卷之感。“賢者以其昭”,萬物皆有方。智者愚也,遲之,更待新作。

詞條圖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