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區域經濟成長的地方政府合作模式和機制研究

《適應區域經濟成長的地方政府合作模式和機制研究》是依託南開大學,由楊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適應區域經濟成長的地方政府合作模式和機制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楊龍
  • 依託單位:南開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我國經濟發展的區域化趨勢明顯,地方政府合作對於區域經濟成長的作用也越發重要。而目前我國地方政府合作進展較慢,不能滿足區域經濟成長的需要。.本研究旨在發現適應區域經濟成長的地方政府合作模式和機制。研究中選取區域經濟成長階段、區域經濟發展模式、區域經濟結構作為主要變數,分析區域經濟成長對地方政府合作的要求。政治和文化因素對於地方政府合作的制約也是相關的變數。本課題評價已有的地方政府合作的模式和機制,分析不同的合作模式和機制對區域經濟成長的影響。通過這兩個方面的研究,提出如何選擇和建立適應不同地區區域經濟成長要求的地方政府合作模式和機制的對策建議。研究中選取京津冀、長株潭、黃河金三角三個典型地區,對區域經濟成長和地方政府合作的關係進行實證研究。研究中對於區域經濟成長的主要變數、地方政府合作的主要變數,均建立評價指標,在需要的地方使指標量化,以驗證研究假設,修正相關的理論,提出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

結題摘要

課題組從國內主要三類區域合作中各選取一個典型案例,增加西藏與內地的合作,進行實地調研。結合相關的文獻分析和相關的政策研究,對有關地方政府合作的基本概念進行梳理,初步建立區域經濟成長與地方政府合作的理論模型,提出了研究區域經濟成長與地方政府合作的關鍵變數。對區域經濟成長與地方政府合作關係研究取得進展,分別研究了地方競爭和地方合作對區域經濟成長的影響。在國內首次全面分析國內區域合作的空間分布,對國內地方合作研究進行了總結,提出對國內地方合作不應僅限於政府這一新的視角。 對地方合作的性質提出新的理論解釋,認為地方政府合作的過程實際上是一種行政管轄權讓渡的過程。在國內率先提出地方政府合作評價指標體系。提出地方合作的三種模式:中央誘導型、大行政單位主導型、地方互利型,並且對合作模式中不同情況下的表現也有發現。對國內政府間(府際)關係的研究達到前沿,全面總結國內地方合作對府際關係的影響,不僅在橫向對政府間關係產生影響,而且改變了縱向政府間關係,地方合作的增加對府際關係有明顯的拓展。從府際關係的角度分析區域發展,發現中國區域發展格局和增長極布點模式的變化,影響到中央與地方以及地方之間關係。對於地方合作組織本身的研究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針對目前地方政府間合作組織的權能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地方政府間合作組織,應該是具有有限行政管理許可權、多重領導關係和明確利益分配方式的準行政機構。 通過研究地方合作深化政府行為研究,從政府創新的角度發現地方政府合作的動力。通過研究地方合作在應對區域性公共危機中的作用,指出地方合作對於區域公共管理的重要作用。對地方合作與區域經濟成長關係的研究深入到分領域,分別以3篇博士論文的方式,研究了旅遊業、環境保護、產業結構調整中的地方合作。 研究成果成為系列,在《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開始辦專欄“區域治理與府際關係”,在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起,出版系列專著“區域治理與政府間關係”。研究成果中國內學術界產生較大的影響,發表的論文多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轉載,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轉載。為地方合作做出的實質性貢獻。提交給“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區域協調發展試驗區爭取辦公室”《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地方政府合作調研報告》,直接貢獻於2012年5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將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設立為承接產業轉移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