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隔預處理誘導缺血腦保護的血管生成機制研究》是依託復旦大學,由任傳成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遠隔預處理誘導缺血腦保護的血管生成機制研究
- 依託單位:復旦大學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任傳成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缺血遠隔預處理(RPC)是指預先給予一個器官的小缺血可對此後另一器官的致死性缺血誘導保護作用,這一現象有重要的潛在臨床運用價值。我們經過試驗成功地建立了RPC-dMCAO誘導缺血腦保護模型,找出了其最佳保護條件,並在國際上首先進行了報導(Neuroscience.2008)。對於RPC誘導缺血腦保護的機理仍不明了,我們在前期工作中對BBB,腦水腫,神經通路,mRNA及蛋白質合成,MAPK,PI3K-Akt等進行了研究,發現其與經典的缺血預處理腦保護機制不一樣,同時也發現在誘導保護的腦組織區域血管及rCBF發生了明顯的改變,提示RPC腦保護可能與血管生成有關。. 本課題將研究RPC後血管生成現象的發生及其演變規律,了解血管生成相關因子如VEGF、Angiopoietin、 HIF-1及其受體的改變,揭示RPC誘導腦保護的可能機理,為下一步內源性血管生成的誘導及缺血腦保護的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結題摘要
目的:本課題將研究RPC後血管生成現象的發生,了解血管生成相關因子如VEGF, HIF, Angiopoietin 及其受體的改變,探究RPC誘導腦保護現象與血管生成的關係。 研究方法:雄性SD大鼠,在dMCAO局灶性腦缺血模型進行RPC誘導; Western blotting 測定VEGF-A, Ang-1, HIF-1;免疫組化檢測VEGFR2, Tie-2; Anti-CD31, Anti-BrdU雙標檢測血管新生; LSI測定腦血流量;蛋白質組學採用2-D-DIGE電泳和質譜分析;基因組學採用Agilent基因晶片進行差異基因篩選和分析;統計分析用Sigmastat 3.1 軟體。結果:(1) CD31染色發現RPC組與ISC組半暗帶區微血管密度均增高,RPC組的微血管密度增加更明顯;(2) CD31與Brdu雙標發現RPC組半暗帶區新生血管數目明顯多於缺血對照組;(3)LSI動態觀測RPC組缺血-再灌注過程中腦血流量較缺血組有更多恢復;(4)肌肉超微病理及肌肉CD31染色發現RPC誘導腦保護過程中對肌肉組織的損傷很小;RPC可以誘導肌肉的血管生成現象;(5)蛋白質組學研究發現差異蛋白質位點126個,質譜分析鑑定出16個蛋白,這些被鑑定的蛋白參與了細胞能量代謝,抗氧化及抗凋亡等各個環節;(6) 基因組學研究發現:差異基因數量隨著缺血時間的延長增多; GO富集度分析發現,RPC組細胞死亡GO term的富集程度在缺血1小時和24小時均弱於急性腦缺血組;(7)免疫組化實驗: RPC誘導腦保護組VEGFR2、Tie2表達量較缺血組相比有顯著增加;(8) Western Blotting結果:RPC組缺血半暗帶區VEGF-A、Ang-2表達較缺血對照組增強、Ang-1蛋白表達較缺血對照組減低;HIF-1在RPC組缺血半暗帶區表達持續增高.結論:本課題通過血管密度測定、新生血管分析、腦血流量測定,證實RPC誘導腦保護時存在血管生成現象;蛋白質組學和基因組學研究證實,在RPC誘導腦保護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蛋白質表達及基因表達的改變。免疫組化和Western Blotting實驗對血管生成相關因子如VEGF-A/VEGFR2、Ang-1/Ang-2/Tie2、HIF-1的研究證實,RPC腦保護可以通過誘導血管生成相關因子的表達產生腦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