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行,直到遇見自己:66號公路手記

遠行,直到遇見自己:66號公路手記

《遠行,直到遇見自己:66號公路手記》是2014年8月1日譯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定謙。

基本介紹

  • 書名:遠行,直到遇見自己:66號公路手記
  •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 頁數:381頁
  • 開本:32
  • 品牌:江蘇譯林
  • 作者:吳定謙
  • 出版日期:2014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4749091
編輯推薦,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名人推薦,

編輯推薦

簡體中文版特邀“台灣最佳老爸”吳念真溫情作序。看,這對“非典型”父子!
當代版《在路上》、台灣人氣“公路情懷”書,獲作家小野、導演林奕華、演員溫升豪等人熱情推薦。
66號公路,總長3940公里的“夢想博物館”,滿溢歡笑與感動的公路旅行者追夢故事集。
大峽谷、凱迪拉克農場、巨型仙人掌叢林……圖文並茂再現鮮烈粗獷的美國西部風景。內文部分彩色印刷。
你只是有點累了,別忘了你還有好多風景沒看,好多人沒見呢!
在路上,不為流浪,只為尋回力量!
再長的路,都是為了歸來;再遠的遠行,都是為了抵達。

內容簡介

在一條空曠的公路上,你會和自己聊些什麼?後青春期,有點寂寞的旅途,會有多少微痛的領悟?——曾選擇不走尋常路,當青春逝去,你依舊獨行,追尋理想;同齡人的比襯、家人的期待,樣樣令人恐慌。台灣80後“文二代”吳定謙,戲劇系畢業嘗試過多種工作,自嘲“不務正業,一事無成”;30歲前走上傳說中的66號公路,三千九百多公里橫貫美國大陸。66號公路,“全世界最有范兒”的公路。橫貫美國大陸,東起芝加哥,西至加州聖塔莫尼卡,代言流行文化精神,見證幾代人的美國夢,承載了數不清的故事……但更重要的是——它就在那裡,請你前來,讓你和許多人的記憶對話、和內心深處的自我對話。在路上,你會遇見真正的自己。一起橫跨美國大陸吧。從西部曠野,行至東部繁華,一路上幾番重逢,幾多感悟。

作者簡介

吳定謙,台灣80後戲劇人。1982年生於台北,台大戲劇系畢業後活躍於各個劇團,擔任過導演助理、排練助理、服裝管理、操偶、劇本翻譯等多種工作,出演多部舞台劇、影視劇,主持TVBS頻道節目。2013年憑藉在《第三十一首簽》中的出色演出,入圍金鐘獎。
因老爸是著名導演、編劇家吳念真,此書在台灣出版後,吳定謙也獲贊:“看來文筆也會遺傳”。雖有個“台灣最佳老爸”,即將步入而立之年,他卻也患上了“30歲焦慮症”,於是他帶著這代人共有的迷惘和不安,到遠方去看風景、聽故事、找答案……

圖書目錄

MiddleofNowhere
Day0太平洋上空某處/未決·遺書
Day1台北—洛杉磯/時間·尋·始·Stephanie
Day2洛杉磯/Sunny&Jonathan
Day3聖塔莫尼卡—/信·大道·啟程·意義
Day4里亞托—/夜泊·故鄉·沙漠·童話
Day5尼德爾斯—/食·駕駛·卡通·侷促·孤獨
Day6威廉斯—/寒·大·緣分·小
Day7鳳凰城/自然·姑姑、姑丈和Eric·圍牆·家
Day8—溫斯洛/命定·離·幻燈片·痕
Day9—蓋洛普/歌曲·Pat&Rosemary·低落·逝
Day10—聖塔菲/愧·消失·炎·情書
Day11—圖克姆卡里/無懼·不安
Day12—沙姆羅克/Kevin&NancyMueller·無際·駿
Day13—錢德勒/夢·幻·死亡
Day14—邁阿密/記憶·失去·拾·潰
Day15—古巴/滯·救世主·連結·救援
Day16—春田市/安定·門·河流
Day17—芝加哥/忘·陪伴·終
Day18麥迪遜/岔路
Day22匹茲堡/休息站
Day25華盛頓/戰書
Day26華盛頓—紐約/遠近·告別·傳承
Aug18紐約皇后區/家書
Day紐約—台北/歸

序言

序 一趟尋找自己的旅行
文 / 吳念真
記得是1998年端午節前的某一個星期天吧,當時十六歲的兒子忽然很正經地找我和他媽媽“開會”,說暑假他想去美國,去找他的表哥、表姐們玩,並且參觀他們的學校,“不知道你們敢不敢讓我去?”
當下第一個反應是:這小子好重的心機!
因為他問的是“你們敢不敢”,而不是“肯不肯”。

兒子的表哥、表姐們都在美國很多年了,1998年前後陸續離家上大學或研究所,念的都是東西岸很好的學校。兒子和他們已經很久沒有見面了,不過好像經常在ICQ(或MSN?)里聊天。
那天他似乎是有備而來,因為不但有寫好的行程表、航班計畫,甚至連各轉機機場的路線信息都列印出來。“簡報”完畢之後,他抬頭看著我們,表情似乎在說:我相信我行,但……你們相信我嗎?
那一剎那,我忽然想起自己八歲的時候一次單獨“旅行”的經驗。
八歲,國小二年級。
記得是一個星期天的早上才剛起床刷牙,父親忽然在我背後若無其事地說:“等下你去一趟宜蘭姨婆家,把奶奶上回忘在那兒的雨傘拿回來!”
全家人都認為父親瘋了,因為從我家到宜蘭姨婆家的路途遙遠,必須先走一小時的山路到火車站,搭一個半小時的火車到宜蘭,然後再搭半小時的客運車才到得了姨婆的村子口。
記得當時祖父氣到臉色發白,跟父親說:“你是準備不要這個孩子了嗎?”
父親的回答是:“一個已經八歲,而且讀到二年級的小孩如果出門還會走丟、還找不到路回來的話,這種小孩不養也罷!”
後來我去了,不但把雨傘和姨婆咒罵爸爸的話都帶回來,而且一路上所看到的風景、所遇到了人與事即便在五十多年後的現在都還記憶深刻;畢竟那是人生第一次的“單飛”,經驗寶貴,然而這個經驗並非來自孩子的膽識或傻勁,而是來自他父親的“信任”。
多年之後,這個已經為人父的孩子更清楚地理解,這樣的信任所帶給他的不只是一次單獨旅行的經驗而已,更重要的是父親同時也給了他一個雖無形卻厚實而且終生受用的東西,那東西叫“自信”。

於是,1998年端午節前某個星期天早上,當我看著十六歲的兒子充滿期待的表情時,我學父親當年若無其事的口吻跟他說:“既然都準備好了,就去吧。”
兒子的奶奶知道之後從老家打電話過來罵,說:“你是準備不要這個兒子了是不是?”怒氣一如當年我的祖父。
我說:“媽,一個已經十六歲而且還認得英文的小孩如果到國外還會走丟、還找不到路回來的話,這種小孩不養也罷!”
兒子的奶奶忽然在電話那頭笑了起來,說:“唉,有什麼神經爸爸,就有什麼神經兒子!”
原來我八歲一個人去旅行的事,她同樣記得清清楚楚。

1998年前後,一個十六歲的小孩要去美國的一般簽證非常難拿,因為很多孩子以觀光之名進了美國之後就留在那邊念書,這些逾期不歸的“小留學生”讓美國政府非常困擾,所以這種學齡的孩子赴美簽證通常不易獲準。
兒子不懂這些,等候面試的時候他一直喃喃地說:“奇怪呢,我又沒有現在要去他們那邊念書,他們幹嘛不信?”
沒想到面試官翻了翻他的旅行證件之後的第一個問題果然就是:“你有想到美國念書嗎?”兒子的回答也就是剛剛的抱怨,說:“長大以後不知道,但現在不想……而且我現在的英文也還沒有很好!”
面試官笑了,說:“那你想去美國哪些地方玩呢?”
我怕兒子如果真的把整個旅行計畫說出來,那些大學參訪的行程可能引起面試官不必要的懷疑,所以搶在兒子之前說:“是我想完成多年前對兒子的承諾,我答應過要帶他去美國,租一部車從東岸慢慢往西岸開,沿途探訪一些親戚朋友,重要的是……我想在這段旅程中父子可以好好地說說話,就像你們說的men’s talk……”
面試官看看我,說:“好計畫,也許你們可以試試Route 66!”,都還等不及我弄清楚那個突然冒出來的英文名詞確切的意思時,他已經笑眯眯地說:“後天來領證件,希望你們有一個愉快的暑假!”
回到家我翻了翻字典才知道,Route 66原來就是六十六號公路,是曾經看過的許多好萊塢電影的背景,印象是漫長、蕭條、蒼涼而且寂寞……
兒子那一趟去了大約一個月,從洛杉磯到芝加哥到鳳凰城,再從鳳凰城到洛杉磯回台灣,剛好在美國地圖上繞了一個圓。
我開車去機場接他回家,時差的關係吧,他看起來很疲倦,一路沉默著,好久之後才開口問說:“爸,我以後能不能去美國念書啊?”
“為什麼會想去?”
“因為美國那些學校的建築、校園,看了就是會讓人覺得……很想好好念書!”
然而直到2014年的現在他還是沒去美國念書。
大學畢業之後,他媽媽經常跟他說:“如果你想去美國留學的話……我們有準備,要去的話就趁年輕,早去早回。”
兒子好幾次的回答似乎都一樣,說:“我總要知道人生或工作上所欠缺的知識或訓練是哪一樣,而且這些知識和訓練是在台灣學不到的才有必要出去學吧?而且……為什麼一定要去美國?”

是啊?為什麼要去美國?
對台灣人來說,美國似乎有著一層其他地方人不能理解的特殊意義。
這種情結或許源自長久以來美國一直是國民黨所依靠的保護者,加上人們對美國商品、文化甚至意識形態毫無保留地接受的關係吧?於是美國帶給這個島嶼上的人們的印象總是陽光的一面:富強的、自由的、進步的且充滿機會的,於是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去美國”幾乎成了台灣許多人的希望或夢想,特別是在1950到1970那段局勢動盪、前途未卜,而且執政者以高壓手段統治的年代;當時人們去美國的動機其實顯而易見,無非尋找安定和保障、尋找發展的機會,甚至是為了逃離壓抑、無奈而且充滿危機的環境。
另一次移民潮則發生在七十年代晚期。
當時許多人幾乎無法相信這個“忠實的夥伴”竟然可以一夜之間情段義絕,那之後台灣的安全在哪裡?在這種惶恐、慌亂的狀態下很多人紛紛放棄原有的工作、社會地位,甚至低價出售家產逃之唯恐不及,然而諷刺的是,多數的他們所選的去處竟然就是那個“無情無義”的國家。
不過在那樣的年代要去美國至少都還需要某些特殊條件,比如身份、學歷、財力等等,之後隨著台灣經濟的發展以及開放觀光的政策,去美國就容易多了,動機也擺脫時代的特殊因素而逐漸“個人化”起來,觀光、就學、就業、經商、置產、甚至躲債、避罪無奇不有。
早年去到美國的那些人,無論當時離開台灣的動機或理由是什麼,在經歷過一段歲月之後回頭看,無論得失應該多少都已瞭然於心,只是心境必然各有不同,然而之間的差別又會是什麼?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想和疑惑,是因為多次到美國,與台灣鄉親聚會之後的閒聊中多少都能從他們的話語裡聽到得意與失意幾乎完全不同的感慨。
記得有一個二十幾歲離開台灣之後就不曾回來的長輩曾經說,當年沒回來是因為參與政治運動,當局不讓他回來,之後則是自己不願意回來,因為多年之前他和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曾經約定過,除非台灣的社會已經到達某種他們所期待的狀態,否則絕不回來,“很多人都背叛了這樣的約定,但是,我不能背叛我自己。”他說,“但我承認……我背叛了當年父母對我的期待,以及我對他們的承諾。”
另外一個因為無法忍受台灣的教育方式,因此放棄事業帶著小孩到美國就學的朋友則有點得意地說:“人無法選擇出生的地方,但至少可以選擇生活的地方吧?”
這是和我們同一代的“異鄉人”的感慨,然而他們的下一代呢?他們的心裡可能會有哪些感受?或者是我多慮了?因為說不定他們早已把異鄉當故鄉,一如他們的父母……那些早年渡海來台的祖先的後代一般?

有一天兒子非常嚴肅地找我說話,說他想實現心裡的一個夢想,說想開車順著美國的六十六號公路從東岸橫貫到西岸,沿路想探望一些親戚朋友,想和他們深談,想知道一些事,這樣的旅程結束之後或許可以把記錄的數據整理成一本書,作為他三十歲的紀念。
那是2011年端午節前某個星期天早晨的事。
看著他難得跟我那么認真的神情,恍惚間我仿佛看到同樣的季節里,那個曾經跟我說想一個人去美國的小孩……不記得自己已經老去了啊?怎么一晃就是十四年?
也許覺得我有點閃神吧,他說:“你正經一點好不好?”
“你想知道哪些事?說不定也是我想知道的事。”
“移民的原因和心情,美國生活的適應……身份、文化認同……等等等等,好多吧,不過說不定什麼都問不出來,誰知道?”
很想跟他說:果真是我的兒子,因為之前我也想過要做類似的事!
不過最後還是沒說,因為怕他說我噁心,何況他已經不止一次嘲笑過我,說我做的事情既雜又多,卻無一專精。
那一趟他去了將近一個半月,回來的時候發現他曬黑了,瘦了些,但好像也老了一些、沉穩了一些。
計畫中的書寫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他媽媽偶而會問我說:“兒子到底要寫多久?他有沒有讓你先看看寫了些什麼?”
我的回答他媽媽很不滿意,認為我完全在敷衍,因為我說:兒子是獨立的生命,作為一個作者更是如此,我們只要等著當第一個讀者就好!
沒想到後來我們連第一個讀者都沒當成,書出版了一陣子之後,他才在劇場的後台拿給我,笑著說:“敬請指教!”然後忽然抱著我,在我耳邊說:“你是我最在意的讀者!”
我用一個白天和半個晚上的時間把書讀完,但直到今天我都還沒有跟他說我的感想,而且他也從未問過。
有一天在一個聚會場合,有個朋友問我說:定謙那本書你覺得寫得好不好?
一個出版社的老闆剛好在我身邊,他說:你叫他怎么說啊?褒之,人家會說念真有阿諛護航的嫌疑,貶之……以父親的身份則不合情理,你要他怎么說?
後來朋友又問:那裡頭到底寫些什麼啊?
這我倒可以回答了,我說:原本以為他寫的是在美國的許多人,以及許多人的美國,但我讀完之後發現,這些好像都不是最重要的,他寫的其實是一個三十歲的年輕人如何在旅行的路途上慢慢拼湊、尋找自己生命來源的過程,至於美國和六十六號公路,是寫了不少,但對我來說卻好像都只是背景,一如我們曾經看過的許多好萊塢電影。

名人推薦

作家小野:年齡多大的人都可以看這本書,看看一個快三十歲的現代台灣年輕人怎么看待自己,怎么去探索這個世界,對你一定會有啟發。

著名導演、編劇吳念真:他寫的其實是一個三十歲的年輕人如何在旅途上慢慢拼湊,尋找自己生命來源的過程。

吳定謙: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領悟是:不必害怕很多事情,去做就對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