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藤獸

遠藤獸

Endotherium “目”一級分類位置尚不能確定的原始哺乳動物,目前暫歸於哺乳動物,它是中國迄今發現的唯一確切的中生代真獸類化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遠藤獸
  • :動物界
  • 亞綱:獸亞綱
  • 生存年代:晚侏羅世或稍晚
簡介,概況,物種種類,相關介紹,

簡介

遠藤獸(Eadotherium)是哺乳綱中接近於真獸亞綱祖先類型的一屬。化石采自我國遼寧阜新東北約10公里之新邱煤礦晚侏羅世或早白堊世地層中,共生的還有狼鰭魚和蜥蜴化石。標本僅為一下頜殘段,帶有第一至第三臼齒,全長不超過2厘米,下臼齒三角座高。跟座很低,由三個大小相等的尖組成,是我國目前已經發現的惟一中生代的接近於真獸亞綱祖先類型的化石,也是世界上少數幾個時代最老的這類化石之一,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
化石是日本侵華戰爭期間發現的,1947年由鹿間時夫研究發表,屬名用以紀念當時的“滿洲地質調查所”所長遠藤隆次,種名(ninomii)則紀念大連“南滿自然資源博物館”主任研究員K.新野見。發現的標本只有牙齒已經脫落掉的左下頜骨前部和保存有 3顆臼齒的一段右下頜骨以及肩胛骨和肱骨的碎片。這一動物的特點是,齒骨的上下緣平直,相對甚纖細。三顆臼齒由前向後遞小,臼齒杵剪式,下齒座和下跟座發育完好,各有3個齒尖。下齒座較高,下跟座寬闊。前柱尖發達,保存在第二下臼齒上。化石產地在遼寧阜新市以北10公里的新邱煤礦,產石地層是阜新煤系的含煤層。中國地質界普遍認為阜新煤系的時代是晚侏羅世,而外國古生物界則認為遠藤獸的時代不應早於早白堊世。

概況

生存地點:中國·遼寧阜新。

物種種類

真獸類(eutheria)包括除單孔類、有袋類及已絕滅的始獸、多瘤齒獸類、蜀獸類以外的一切有胎盤類哺乳動物,是現代地球上的主宰動物,分為約30個目,其中包括人類所屬的靈長目及一些完全絕滅的目。除了靈長類這一特殊的類群之外,全部現生與化石有胎盤類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是食蟲目(insec-tivora)和踝節目(condylarthra)。食蟲目中可能包括靈長目、食肉目及蝙蝠等小型獸類的祖先。踝節目是一個完全絕滅的目,幾乎一切現生及絕滅的有蹄類哺乳動物目可能都是由這一目中衍生出來的。鯨等海生獸類可能來自古肉食類的祖先。

相關介紹

最早的食蟲類化石主要發現於北美西部(落基山脈地區)及亞洲(主要是蒙古人民共和國)的下白堊統(距今約一億餘年)。中國遼寧阜新的遠藤獸 (endotherium),時代可能為晚侏羅世或稍晚,可能是現知最早的有胎盤類的化石。最早的靈長類化石發現於美國蒙大拿州(晚白堊世),最早的踝節類也發現於同一層位。
約6500萬年前,白堊紀結束,恐龍及許多爬行動物絕滅,有胎盤類或真獸類,在以食蟲目及踝節目為主的基礎上迅速分化發展。在古新世開始時(6500萬年前),不僅出現了大量小的食蟲、食肉動物,而且出現了好幾種大型的有蹄類,它們取代了一些絕滅的中生代爬行類,占據了它們空出來的生境。這是哺乳動物出現後,其歷史上第二次,也是最迅速多樣的分化。從踝節目中,特別是從其中的偽齒獸科(phenacodontidae),發展出早期的奇蹄目和偶蹄目,可能還有長鼻目及好幾個完全絕滅的古有蹄類。化石分布最廣的是全齒目(pantodonta)及恐角目(dinocerata),它們的身體小的與狐、狗相近,大的近似牛或河馬。
在南美洲(阿根廷)白堊系中發現了近似貧齒目的化石。這個目的化石在亞洲(中國廣東及蒙古)古新統中也有發現。這些大大改變了過去關於哺乳類起源與傳播歷史的假說。
在新生代哺乳動物的傳播與分布上,北美與亞洲間白令海區的白令陸橋(beringia)、巴拿馬地峽、印度次大陸陸塊在始新世(約5000萬年前)時與“古亞洲大陸”撞接及“古地中海”(包括亞洲部分;thethys sea)的消失(或南移)與青藏高原的隆起等,對近代哺乳類(主要是真獸類)的分布面貌、各地獸類區系的組成起著重要的作用。
真獸類包括已絕滅和現生的有胎盤哺乳動物,共分為30餘目,這些目之間的關係或超目的劃分至今沒有統一的意見,但這些目之間仍有一些有較明顯的較近的親緣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