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遠方》
親愛的2012屆畢業生同學們:
你們好!在你們完成學業並將走向遠方的時刻,首先,向你們表示最熱烈的祝賀!
過幾天你們中的多數人將離開這裡,將毅然地奔向理想的、艱苦的、未知的、人生的遠方!
希望你們將來能走向事業的遠方,我似乎看到你們的遠方將是色彩斑斕的。深藍的天空和海洋或許是你事業的遠方;或許你從事環境保護、節能減排,或許你從事先進制造,無論如何,你們都會把綠色帶給遠方;或許你穿著白大褂,生命就在你心中、在你手上;遠方或是紅色的。或許你是官員,希望你成為改革的弄潮兒,在不斷革除時弊的過程中,或許你在遠方有機會讓老百姓生活得更有尊嚴。為官可別忘了政治倫理,要懂得窮人,懂得草民。
你們事業的遠方肯定和世界及國家的遠方聯繫在一起,希望未來母校能夠看到你們參與人類社會和國家重大發展進程的宏大敘事。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智慧型、生命等科學的飛速進展有可能把我們帶向神秘的遠方,有些科學家和工程師們追求超能、長生,人類在這條道路上還能走多遠?最近幾年,國際上經濟頗為蕭條的時刻,我們國家的發展依然強勁,國內外都有人談論“中國模式”,中國模式——我們還能走多遠?這些年,一方面人們覺得“民主是個好東西”,另一方面又懂得民主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民主和自由——在中國還能走多遠?這些年,中央強調社會創新管理,我們距離一個健全的公民社會還有多遠?這些年,中央強調對腐敗“零容忍”,我們距離清廉的社會還有多遠?
人生的遠方,不完全在於你能夠掙多少錢,有多大的權,成多大的名。你們之間的多數人未必能在錢、權、名方面走得多遠,但你們卻可以抵達心靈的遠方。校友王爭艷就是一個普通的勞動者,她用善良抵達人生的遠方。我們09屆畢業生胡飛到達神農架蒼茫的大山里資教,她的知識和汗水帶來孩子們的微笑,孩子們的微笑使她到達心靈的遠方。即便那些你都難以做到,你依然可以到達遠方。你們03級的一位學長,在華為工作三年,存了幾個小錢,然後就踏上了辭職環球之旅。一部腳踏車、一個背包、一頂帳篷,再配一把吉他。旅行“並不只是精彩瞬間的堆砌”,他在數千公里海岸線上的義工,和仰望星空的無數夜晚,那顯然是人生的苦旅,但卻是心靈的遠方。
同學們,你們是否思考過將要把什麼帶到遠方?
你們要把人文情懷帶到遠方,那是一定不能少的,不管你為學、為商、為官。能如此,你們不枉在華中大幾年所接受的文化素質教育。你們要把誠信帶到遠方,且不說學術、商務,即便娛樂、體育也不能沒有誠信。正在進行的歐洲杯,在詭異莫測的小組賽最後一輪,還是體現了誠信與文明;你們要把互信帶到遠方,今天的中國社會太需要了!如果我們的社會對教育和醫療都不再有互信,中國又何以崛起於遠方;希望你們把獨立的人格帶到遠方。獨立人格需要真實,需要正直,不要虛偽。你們的學姐李娜不就是一個很真的人嗎?要挺起你們的脊樑!最後,我還想請你們帶一點浪漫去遠方,那就是喻園四季的四華。你們要像喻園春天的桃花,盡情地綻放,無須問到底為誰妝、為誰容,連春雨和東風都會知曉你們的熱情和奔放;你們要像喻園夏日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你們要把喻園的桂花帶到遠方,像她那樣不羨嬌艷,不慕華貴,然而那浮動的暗香,卻長久地沁人肺腑;你們也要把喻園冬天的臘梅帶到遠方,像她那樣冷眼笑看,凌霜傲雪,香韻卻自苦寒來。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想過沒有,何以致遠?
不要忘了,讀書致遠。儘管你們已經讀過很多書,讀書卻是一輩子的事,閱讀會給你智慧與精神,給你到遠方的方向與方法;請記住寧靜致遠,浮躁不會把你帶至遠方,不要為眼前的名和利而耗盡你終生的利益;要知道“知止”可以致遠,尤其走得很快的時候,稍微歇一歇,想一想,你會走得更遠;你們要善於與他人協力,攜手共進而更容易致遠,神九的三位太空人若不齊心協力,何以到達遠方的天宮?
同學們,要想到達遠方,還需要注意什麼?
請注意,千萬別在錯誤的方向走得太遠。別在精明的方向走得太遠,切莫以為別人都是傻子;別在抱怨的方向走得太遠,多想想如何建設;別在仇恨的方向走得太遠,人不能生活在仇恨之中;別在功利和俗氣的方向走得太遠,千萬別嘲笑老一輩的執著和愛;別在自以為是的方向走得太遠,而錯把理想和情操當成天真;千萬要注意事關國家和社會的發展方向,尤其當你作為一名領導者的時候。我們的國家曾經在文革的路上走得太遠,使中國人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所幸今天我們的國家和黨中央沒讓某些人走得更遠。
請注意,記住為什麼而出發。黎巴嫩詩人紀伯倫說:“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至於我們忘記了為什麼而出發。”我們總不能為了科技而科技,以至於忘記了對科技目的的人文拷問;總不能為了利潤而利潤,以至於忘記了企業的社會責任;總不能為了國家的發展而發展,以至於忘記了發展的根本與要義;總不能為了特色而特色,以至於忘記了本應遵循的原則和前進的方向。
也請注意,同學們,到遠方的路上,也不必走得太快。印第安人知道,不要跑得太快,要讓靈魂跟上。今天的時代似乎在拷問我們,可不可以在過度物質化、功利化的道路上慢下來,讓精神回歸?
也不必太刻意追求,一定要走多遠。常常仰望星空,那就足夠遠了!
親愛的同學們,勇敢地走向你們事業的、理想的、人生的、心靈的遠方吧!向母校,向過去,向根叔的嘮叨——告別!
作者簡介
李培根,男,漢族,1948年生,
湖北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2003年12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原華中科技大學校長。
1981年在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獲得碩士學位,1983年赴美留學,1987年在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Madison)獲得博士學位。
曾任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學院院長、副校長,國家863/CIMS主題、國家863/機器人技術主題專家組成員,國家863先進制造及自動化領域專家委成員,現為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教育部機械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李培根同志全面負責校行政工作,主管審計工作、校友總會、發展改革與政策法規辦公室。2014年3月31日,因年齡原因李培根離任華中科技大學校長,丁烈雲繼任華中科技大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