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感相片,或稱遙感圖像,是各種感測器所獲信息的產物,是遙感探測目標的信息載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遙感相片
- 別名:遙感圖像
- 工具:感測器
- 分類:信息載體
遙感相片,或稱遙感圖像,是各種感測器所獲信息的產物,是遙感探測目標的信息載體。
遙感相片,或稱遙感圖像,是各種感測器所獲信息的產物,是遙感探測目標的信息載體。從一個人的像片中,我們可以辨別出人的頭、身體及眼、鼻、口、眉毛、頭髮等信息。遙感像片一樣可以辨別出很多信息,如水體(河流、湖泊、水庫、鹽池、魚...
遙感影像(簡稱:RS,英文:Remote Sensing Image)是指記錄各種地物電磁波大小的膠片或照片,主要分為航空像片和衛星相片。遙感影像概述 用計算機處理的遙感圖像必須是數字圖像。以攝影方式獲取的模擬圖像必須用圖像掃瞄器等進行模/數(A/D)轉換;以掃描方式獲取的數字數據必須轉存到一般數字計算機都可以讀出的CCT等通用...
遙感影像圖(Remote Sensing Image)是一種帶有地面遙感影像的地圖,地理信息科學術語。定義 凡是只紀錄各種地物電磁波大小的膠片(或相片),都稱為遙感影像(Remote Sensing Image),在遙感影像圖中,圖面內容要素主要由影像構成,輔助以一定地圖符號來表現或說明製圖對象,與普通地圖相比,影像地圖具有豐富的地面信息,...
遙感探測影像(簡稱:RSI,英文:Remote Sensing Image)是指記錄各種地物電磁波大小的膠片或照片,主要分為航空像片和衛星相片。基本概述 用計算機處理的遙感圖像必須是數字圖像。以攝影方式獲取的模擬圖像必須用圖像掃瞄器等進行模/數(A/D)轉換;以掃描方式獲取的數字數據必須轉存到一般數字計算機都可以讀出的CCT等通用...
衛星相片 satellite photograph 一、定義 裝載在衛星上的遙感器獲取的像片。二、貢獻 能發現並跟蹤自然界的變化,如颱風的形成、地球板塊的移動,臭氧層的變化等。遙感技術不受國界和地理條件的限制,不受高山、沙漠、海洋的阻隔,可以遙感地面的任何角落,並且能全天候工作,效率高、速度快、精度高等許多優點。因此現代...
遙感圖像製圖,是指處理和判讀遙感圖像(如航空相片、紅外影像、雷達影像、多光譜和多時相衛星影像等)、製作或更新地圖和專題圖的技術。用於判讀製圖的遙感圖像需經處理(包括輻射校正、幾何校正、圖像增強、信息提取等),達到符合判讀和製圖的要求。遙感製圖的成果包括:地形圖、各種專題圖和影像地圖等。發展 20世紀...
航攝像片是航空測量和航空地質等工作的基礎資料,也是解決農業、林業、水利和軍事等有關問題的重要資料。在地震構造、震害、新構造研究中有廣泛套用,也是基礎性的遙感圖像之一。簡介 航攝像片是約在20km以下,運用飛機或氣球上的航空攝影機,對地面進行光學攝影所獲得的像片。它是用感光片直接記錄地物反射的電磁波信息...
1839年達蓋爾(Daguarre)發表了他和尼普斯(Niepce)拍攝的照片,第一次成功將拍攝事物記錄在膠片上 1849年法國人艾米·勞塞達特(Aime Laussedat)制定了攝影測量計畫,成為有目的有記錄的地面遙感發展階段的標誌。初期發展 空中攝影遙感階段(1858-1956)1858年用系留氣球拍攝了法國巴黎的鳥瞰像片 1903年飛機的發明 190...
遙感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新興的綜合性探測技術。遙感一詞自1960年在美國一次環境遙感國際討論會後得到普遍的運用。從其內容說,遙感包含航空和航天信息兩類。就其套用範圍來看,傳統所稱的攝影測量和相片判讀也應歸屬於廣義的遙感一詞之中。從空間觀測地球,以此獲得的資料編制地圖,其時間可以追溯到更早了。1839年自...
目視解譯是指利用圖像的影像特徵(色調或色彩,即波譜特徵)和空間特徵(形狀、大小、陰影、紋理、圖形、位置和布局),與多種非遙感信息資料(如地形圖、各種專題圖)組合,運用其相關規律,進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偽存真的綜合分析和邏輯推理的思維過程。早期的目視解譯多是純人工在相片上解譯,後來發展為人機...
遙感影像有變形誤差 遙感影像所共存的問題是影像畸變,只是畸變的大小與糾正的難易程度不同。總的來說,航空相片的變形誤差(傾斜誤差和投影誤差)較大,衛星影像由於像場角小,相對來說,其畸變要小,且糾正也比較容易,所以,容易取得糾正影像,因而成圖較易,但圖像處理的價格比較昂貴。此外,土壤遙感調查還具有調查...
1858年用系留氣球拍攝了法國巴黎的鳥瞰相片 1903年飛機的發明 1909年第一張航空相片 一戰期間(1914-1918):形成獨立的航空攝影測量學的學科體系 二戰期間(1931-1945):彩色攝影、紅外攝影、雷達技術、多光譜攝影、掃描技術以及運載工具和判讀成圖設備 現代遙感 1957年:前蘇聯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20世紀60...
遙感技術在環境領域的套用,主要體現 在大面積的巨觀環境質量和生態監測方面,在大氣環境質量、水體環境質量和植被生態監測等方面中都有比較廣泛的套用。大氣環境遙感 氣象衛星除能提供衛星雲圖進行天氣研究以外,也能對河流排泄的泥沙混濁流和海上漂油進行監測。利用陸地衛星圖像可分析工廠的煙塵污染,如在陸地衛星相片上...
1906年英國軍官H.P.沙普在軍用熱氣球上拍攝到的史前巨石陣遺址為遙感考古的發端標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考古學家在航空照片上發現了城市中的古代建築遺址及原野上的古代建築遺址。英國考古學家通過不斷的資料積累,在20世紀20年代提出了航空考古勘察和航片分析的三種標誌:陰影標誌,土壤標誌和植被標誌。自此以後,...
航空遙感又稱機載遙感,是指利用各種飛機,飛艇、氣球等作為感測器運載工具在空中進行的遙感技術,是由航空攝影偵察發展而來的一種多功能綜合性探測技術。發展歷史 1858年,法國人在氣球上獲得第一幅巴黎街區的相片,後來氣球讓位於飛機,攝影鏡頭和膠片的改進也很快,1935年,開始有彩色攝影,1943年設計了紅外彩色膠片,...
可見光遙感雖然方便,但是一到夜裡就沒有辦法。人們從響尾蛇捕捉老鼠獲得啟示:由於響尾蛇兩隻眼睛下方都有一個凹下去的小窩,能接收老鼠身上的熱輻射(紅外線),所以響尾蛇能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情況下抓住老鼠。因此,人們製成了能在漆黑的夜晚套用的紅外遙感設備,可以探測沉睡在地下的各種礦藏。我國曾利用紅外遙感照...
③調查地表水體及其變化。在多光譜衛星影象上,河流、湖泊和沼澤的分布、大小及形態顯示清晰。利用不同時期的衛星照片,還可查明地表水體變化情況。④測定冰雪覆蓋範圍和厚度。冰雪的反射率高,利用多波段遙感確定積雪覆蓋面積能達到實用的精度。⑤利用衛星數據收集系統,傳遞地面水文觀測資料和估算無資料地區的徑流。通過...
內容包括:遙感的概念和基礎,攝影系統基本原理,攝影測量的基本原理,多光譜、熱紅外和高光譜遙感,地球資源衛星在可見光譜中的運作,微波和雷射雷達遙感,數字圖像分析,遙感套用等。書後提供了大量參考文獻、術語表和附錄等。全書附有大量彩色和黑白遙感圖像或照片,為讀者提供了生動而豐富的內容。全書緊跟遙感科技發展...
遙感影像是地球表面的“相片”,真實地展現了地球表面物體的形狀、大小、顏色等信息。這比傳統的地圖更容易被大眾接受,影像地圖已經成為重要的地圖種類之一。隨著商業衛星影像的解析度越來越高(最高已經到達0.5米),可以滿足較大比例尺“4D”產品生產要求。同時,衛星影像具有獲取數據範圍大和周期短的特點,衛星遙感...
天然彩色相片是一種感光膜由三層乳膠層組成,片基以上依次為感紅層、感綠層、感藍層的膠片。膠片對整個可見光波段的光線敏感,所得的彩色圖像近於人的視覺效果。黑白全色片:對可見光波段(0.4~0.76um) 內的各種色光都能感光,是目前套用較廣的航空遙感資料之一。黑白紅外片: 對可見光、近紅外(0.4~1.3pum)...
可見光-紅外輻射計按時間序列探測水色和海面溫度特徵;雷達高度計探測是先提取動力高度信息,再通過地球平衡關係計算流速;衛星上的甚高解析度輻射計的熱紅外波段圖像可展示海面溫度分布,提供海流形勢、冷暖水團交匯和鋒區位置;可見光相片解譯海流以懸浮泥沙為“示蹤劑”;以海色資料解譯海流,以浮游植物(或懸浮沉積物)為被動...
光學圖像處理系統主要功能是對數據處理後生成的潛影膠片進行沖洗、放大、合成、分割,從而產生各種類型和規格的正負膠片和像片等產品。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於1986年底在北京建成投入使用。可接收和處理美國陸地衛星4~5號的MSS和TM影像數據以及法國SPOT衛星影像數據。地面站覆蓋了以北京為中心、半徑約2400公里的地區,包括...
⑸航空相片上可識別地形、地貌和地質特徵,因而可幫助確定重點勘查工作區,參照地形標定工作路線、設定工作場所、部署地球化學取樣或地球物理測線布置。因此,航片是勘查設計較理想的基礎資料。⑹利用多種遙感信息可以對一些重要的地質特徵的解譯結果互相印證,如航空磁法測量可以指示侵入體的存在,利用航片可以幫助圈定侵...
這樣得到的透明片或相片上會線上性位置產生黑白條的假線狀物,產生立體感,又可稱為浮雕法。浮雕片可以突出影像的邊界輪廓,增強線狀要素信息,提高目視解譯的效果。密度分層 可以使一張全色底片將影像不同密度分級並加上不同彩色,使影像細節獲得增強。方法是用一張全色底片製成曝光量不足、曝光量中等和曝光量...
影像產品形式有模擬式(膠片、相片)和數字式(CCT磁帶)兩種,每幀影像包括3張多波段影像和1張全色影像。其中膠片產品規格為241毫米,比例尺1∶40萬。由交向觀測獲取的掃描影像組成的立體像對可供立體觀察和製圖。這種高解析度和立體觀測性能,使其具有比其它遙感影像如Landsat MSS和TM更為廣泛的套用範圍和價值:①...
隨著測繪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結合與不斷發展,地圖不再局限於以往的模式,現代數字地圖主要由DOM(數字正射影像圖)、DEM(數字高程模型)、DRG(數字柵格地圖)、DLG(數字線劃地圖)以及複合模式組成。簡介 DOM (數字正射影像圖)利用航空相片、遙感影像,逐像元糾正,按圖幅範圍裁切生成的影像數據。 它的信息豐富直觀...
立體像對簡稱像對。從兩個不同位置對同一地區所攝取的一對相片。用立體觀測法和專用的工具可以在像對重疊影像部分內看出所攝目標的立體視模型。兩張同一地區的遙感影像,從不同角度進行拍攝,獲得的具有重疊區域,在一定條件下,使用專業儀器或者肉眼可以看到立體影像,通過立體影像可以進行包括測量,生成數字高程模型(...
指非攝影成像感測器成像方式,其本質是攝影像片的外延。像片通常指光學攝影成像並記錄在感光膠片上,是被動式遙感成像。影像則可通過光學—機械、光學—電子或天線掃描接收來自地物的可見光、紅外、熱紅外和微波信息,記錄在磁帶或通過電光轉換記錄在感光膠片上。與像片相比,在內容和形式上範圍更廣。用“影像”來包括(...
在1000千米左右高度的人造地球衛星上拍攝地球資源相片,所拍攝的地面面積達到三四萬平方千米,相當 於一個海南島,可以分辨出地面大約70-100千米的地塊,甚至可把整個地球拍攝在一張照片上。而且,人造衛星使用的遙感器非常先進,就是利用現代化儀器,延伸到人體感官功能,使人們能越過可見光的波段範圍延伸到紫外線、...
航線相機又稱條帶相機,是空中攝影時利用運動膠片通過焦面上的縫隙曝光而獲得連續相片的專用遙感相機。簡介 航線相機又稱條帶相機,是空中攝影時利用運動膠片通過焦面上的縫隙曝光而獲得連續相片的專用遙感相機。工作原理 這種相機在靠近像面處有一個狹縫,其方方向與飛行方向乖直。照相時,鏡頭光軸指向不變,膠片以掠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