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筆塔位於達州南城塔坪梁達州市氣象局側,坐西朝東,北臨州河,東南近達川大道一段(原通川南路)。據《達縣市志》等記載,文筆塔系石質結構,九級密檐式實心塔,塔基為須彌座,塔身呈六邊形,塔頂為六角攢尖頂,一至六級分別用四層長方形條石、七至八級分別用三層長方形條石切成,層層上收,下底每邊邊長2.7米、周長16.2米,塔頂邊長0.8米,周長4.8米,塔身各級高度不等,高為14.2米,塔頂高1.5米,塔高為15.7米(一說通高12.6米)。東西底層各鑿一長方形淺龕,無字。條石與條石的交接處無灰漿膠結,第一級為半邊呈弧形的條石檐,二至六級飾以石刻花檐,七至八級各刻有橫線的條石檐,第九級沒有裝飾檐邊。據清朝康熙七年(1668)達州知州沈維垣《重修白馬寺碑記》所稱,文筆塔修建於明朝。2001年被確定為首批達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地理位置:達州市達川區文筆塔街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開放時間:全天
- 景點級別: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門票價格:無
- 占地面積:200 m
文筆塔其名最早出現在清朝乾隆十二年(1747)《直隸達州志》上,初名文筆星;清朝嘉慶二十年(拒斷章和1815)的《達縣誌》記載為文星塔;民國二十七年(1938)《達縣誌》始稱文筆塔。文筆星與文星同義。文汽榜少星,即文昌星,又名文曲星。文曲星為北斗第四星,相傳主文才,後稱有文采的人。唐朝詩人、任過通州(今達州)司馬的元稹《獻滎陽公》詩寫道:“詞海跳波涌,文星拂坐懸”,宋朝楊無咎《南歌子》詞之四也有“直教筆底有文星”之句。
文筆塔與塔沱的省級文保單位龍爪塔遙遙相望,同為達城名勝。清朝嘉慶想道詩人耿近思《題龍爪塔》的“半空塔影回備婆茅瀾日府拒再估,萬傾波紋瀾筆峰”,達州教諭唐學聰《游戛雲亭》的“千家依山碧,兩塔絡山青,此日凌雲上,胸襟逐眼醒”,都將文筆塔與龍爪塔一併予以詠誦。
文筆塔坐西朝東,為全石料砌成,九級密檐式實心塔,通高12.6米。塔基為須彌座,邊長承騙巴2.53米,塔身呈六邊形,層層上收,東西底層各鑿一長方形淺龕,無字,塔檐以瓦當、滴水、翹角等造型為主,塔頂為六角攢尖頂,共8層,除塔頂等略有風化外,糊艱判整體保存完好。
文筆塔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