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推理是指英國肖閣爾明用語。圖爾明主張倫理學的中心問題是“什麼是某個具體倫理結論的充足理由”。一般地說有兩種道德推理,一是關於某個具體行為是否正當的論證,二是關於某個現存的社會慣例是否公正的論述。第一類推理可以這樣進行,指出某一具體行為合乎某種慣例,而該慣例是社會所承認和推崇的。這種推理為該行為提供了充足的理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德推理
- 釋義:什麼是某個具體倫理結論的充足理由
道德推理是指英國肖閣爾明用語。圖爾明主張倫理學的中心問題是“什麼是某個具體倫理結論的充足理由”。一般地說有兩種道德推理,一是關於某個具體行為是否正當的論證,二是關於某個現存的社會慣例是否公正的論述。第一類推理可以這樣進行,指出某一具體行為合乎某種慣例,而該慣例是社會所承認和推崇的。這種推理為該行為提供了充足的理由。
道德推理是指英國肖閣爾明用語。圖爾明主張倫理學的中心問題是“什麼是某個具體倫理結論的充足理由”。一般地說有兩種道德推理,一是關於某個具體行為是否正當的論證,二是關於某個現存的社會慣例是否公正的論述。第一類推理可以這樣進行...
道德推理量表,亦稱“道德判斷量表”。美國心理學家科爾伯格首創的用以測量兒童道德發展水平的量表。他認為,用它評價兒童的道德判斷和推理能力,既應注意內容,也應注重形式。內容即故事中所蘊含的價值觀念,該量表把道德內容分為是非概念.權利義務觀念、責任觀念、賞罰觀念等30個維度.每一個維度設定一個含有道德衝突...
道德判斷量表亦稱“道德推理量表”。美國心理學家科爾伯格首創的用以測量兒童道德發展水平的量表。他認為,用它評價兒童的道德判斷和推理能力,既應注意內容,也應注重形式。內容即故事中所蘊含的價值觀念,該量表把道德內容分為是非概念.權利義務觀念、責任觀念、賞罰觀念等30個維度.每一個維度設定一個含有道德衝突...
《道德理由的追尋——道德推理理論研究》是2019年3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宗元。內容簡介 本書強調了道德推理中的理性內涵和價值積澱,對道德推理的價值依據、邏輯形式、複雜過程以及與其相關的因素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討了道德推理在倫理學理論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倡導社會生活和道德實踐中的理性精神。
《道德難題與程式正義》是2011年1月1日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曹剛。本書研究在揭示套用倫理學的性質、特徵和套用模式的基礎上,運用新的研究方法,探討了套用倫理學中的三類道德難題和三種道德推理,並試圖以程式正義為中心,通過倫理委員會的平台,為解決充滿道德歧義的現實問題提供一條可行的、合理的途徑...
前者以道德思維能力為主,包括對各種思想、政治、道德關係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以及道德判斷、道德推理能力。在實際生活中可能表現為社會政治定向能力,對社會思潮的分析、評價能力,對社會信息的辨析、篩選能力,以及對行為後果的預測能力等。後者包括把抽象的思想規範、道德規範、道德情感化為具體...
《怪異的道德:"休謨問題"的緣起研究》是一部從道德語言角度探討道德屬性的學術著作。從道德的怪異性出發,分析了道德語詞、道德判斷、道德推理等諸個層面道德領域與自然領域之間的分野。在理清“休謨問題”的緣起過程中揭示了道德屬性,並為道德知識的獲取,道德客觀性基礎的論證提供了理論依據。內容簡介 劉雋編著的《...
兒童的道德判斷能力是在社會生活過程中受輿論薰陶和教育影響逐步形成和發展的,並隨著兒童心理的進一步發展,其道德判斷越趨於正確性和深刻性。形式 運用道德概念或道德知識,通過推理對別人或自己的行為進行分析、鑑別、評價和選擇的心理過程,是道德意識的核心成分。道德判斷有不同的形式,主要有:①評價判斷,即根據...
在解釋情境的基礎上,個體從各種可能的行動中決定其中的哪一個在道德上是正確的,這也就是作出道德判斷的過程。 以皮亞傑和科爾伯格為代表的道德認知發展學家在這方面已有大量研究和成果。他們向個體直接呈示道德問題的情境,要求對此作出選擇判斷並陳述其理由,從而了解他們道德推理的依據和道德思維的框架。由此,他們...
個體道德心理部分,以鋪陳架構,主要從個體心理視角,論述了道德認知、道德知覺、道德模仿、道德圖式、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思維、道德判斷、道德推理、道德信念、道德範例、道德追求、道德反省、道德習慣、道德人格等範疇的內涵、價值和具體實施。在社會道德心理部分,對道德矯治、道德培養、道德效力、道德服從、道德寬容...
20世紀5O年代美國心理學家科爾伯格借用這種方法設計出若干個對因素加以控制的道德兩難情境故事,作為測驗材料,考察兒童、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推理發展規律。最著名的是“海因茨偷藥”的故事:主人公海因菠的妻子身患絕症,他無錢買藥而醫生採取不付錢不給藥的態度。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海因茨去偷了藥那么海因茨是否應...
所以根據兒童道德判斷的內容並不能把學生的道德判斷水平區分開來,體現道德判斷水平的是他們的道德判斷形式。如何促進兒童的道德判斷能力的發展呢?科爾伯格認為帶有衝突性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適合於促進個體道德判斷能力的發展。兒童通過對假設性道德兩難問題的討論,能夠理解和同化高於自己一介階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拒斥...
道德理智 道德理智(moral Intellect),亦稱“道德理性”。是指有關道德的概念、判斷、推理等道德思維活動道德認知中的高級成分。道德理智與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一起構成個體的整個道德面貌,其核心是道德判斷。
三 對司法裁判中道德判斷問題的深化闡釋 第三節 整全法裁判理論中兩個備受爭議的命題 一 道德判斷命題 二 正確答案命題 三 對諸種批評的初步觀察 第四節 整全法裁判理論的道德哲學根基 一 道德在什麼意義上具有客觀性 二 道德原則的認識方法 三 法官的道德推理:一種有限度的追求 第二章 道德懷疑論與司法裁判...
三 對司法裁判中道德判斷問題的深化闡釋 第三節 整全法裁判理論中兩個備受爭議的命題 一 道德判斷命題 二 正確答案命題 三 對諸種批評的初步觀察 第四節 整全法裁判理論的道德哲學根基 一 道德在什麼意義上具有客觀性 二 道德原則的認識方法 三 法官的道德推理:一種有限度的追求 第二章 道德懷疑論與司法裁判...
③後習俗水平(自主的或原則的水平):在這一水平上,人們按自己的信念與原則作出道德判斷。其中階段5的特點是社會契約,認為個人的權益和社會集體的福利同樣重要,但社會個別成員的權益仍需社會契約來維護。階段6的特點是普遍的人權。人們的道德推理的基礎是,尊重人的價值的神聖性。這是任何情況下任何個人都適用的...
從古典時代到21世紀,道德哲學追問至為根本的問題,也不斷回應每個時代中至為切近的問題。理性的思考加上共情的理解,在質疑、挑戰中完善思考與實踐,這是形塑道德人生觀的途徑,也是道德進步的動力。目錄 前言 第一章 道德哲學與道德推理 道德哲學的意義 道德探究的本質 道德推理 本書的安排 本章回顧 第二章 ...
道德悖論是道德現象世界中的一種特殊矛盾,是一種出現在行為選擇中的結果,這個結果具有善惡絕對對立和對抗性質的自相矛盾。在行為的選擇合適實現過程中,善惡對立在結果中的表現。定義 05年定義:所謂的道德悖論,就是同一道德價值實現的行為中出現兩種結果,這個結果既是道德的、又是不道德的。06年定義:所謂道德悖論...
可見,反事實推理的發展同幼兒其他能力的發展關係密切。對反事實推理的深入研究,不僅能掌握幼兒這一能力的發展趨勢,為幼兒的思維和推理能力的教育提供依據,也為探討幼兒其他心理能力(如心理理論、情緒理解、道德推理)的發展提供理論和實證基礎。分類 當前對幼兒反事實推理的考察主要有兩種角度,一種為結果反事實推理,要求...
道德理性 道德理性(moral rationality)是2013年公布的教育學名詞。定義 (1)基於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的道德心理活動。(2)通過分析道德情境,進行道德推理確立自己行為準則的智慧型。出處 《教育學名詞》第一版。
波特圖式是美國哈佛神學院的博士拉爾夫·波特設計的一種道德推理模式。它將道德分析的四個方面納入其中,即定義、價值、原則、忠誠。理論介紹 《傳媒道德:例證與道德推理》一書的作者克利福德 G.克里斯琴斯,金 B 羅茲爾和馬克 埃克勒,在他們的著作中列舉了許多新聞職業道德事例和道德推理方法,其中列舉了一個被稱之...
《企業倫理學(第三版)》是2015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圖書作者是周祖城。內容簡介 本教材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企業倫理學基礎,包括企業倫理學概論、企業社會責任和企業道德推理;第二部分是企業經營中的倫理問題,包括市場行銷、人力資源管理、會計、環境保護、國際經營中的倫理問題和倫理要求,並進行倫理...
《哲學課:倫理學是什麼》是2014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史蒂文·盧坡爾。圖書目錄 序1 第一章導論 簡單的道德推理:騙子醫生的案例 複雜的道德推理:兩起悲慘事件 捍衛道德原則 元倫理學 倫理學 規範理論的一個概觀 生活儘可能好的必要條件是什麼?我們必須做什麼 第二章主觀主義 休謨式的存在(...
moral philosophy 道德哲學;倫理學 moral obligation 道義上的責任 moral sense 道德觀念,道德意識;是非感 moral law 道德律 moral code 道德準則 moral rights 精神權利 moral courage 道德勇氣,道義勇氣 moral issue 道德問題 moral excellence 道德美 moral psychology 品德心理學 moral reasoning 道德推理;道德...
並提出以下化歸模式:OA呏N(~A→S)他把N解釋為模態邏輯中的必然;S是一命題常元,被解釋為道德上的壞事或懲罰。這樣,其化歸模式就解釋為:應當 A,若且唯若不 A就必然受到懲罰。S.坎格爾等人則從語義方面研究了道義邏輯,並提出了道義邏輯的模型理論(見模態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