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場器具

道場器具,中國道教舉行宗教儀式時使用的器物。早期道教道場一般在室外立土壇九層,四周圍禁起來,成為進行儀式的場所。北魏、劉宋以後,道場搬進了宮觀殿堂,道士們在神壇前燃燈、獻供、上香、拜表、焚疏、誦經、贊咒、回壇等,同時演奏道教音樂,完成各種不同的宗教儀式。道士除了在道觀內作道場外,也有外出到齋主家作道場法事的。道場法器的種類繁多,教派不同,地區不同,所用的法器亦有不同,其用途上可召神通神,下可差使鬼吏,驅邪避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場器具
  • 所屬領域:道教
法器用途
略舉如下:
法印:道法的印璽。外體多為正方形或長方形。印鈕多為辟邪獸,附在棒狀把手上。印質多用木質,亦有用青銅製品。印面多刻神仙稱號、道法字句以及符式化的圖案。道教認為法印有神靈威力,有命令力,可除魔辟邪,在文檢中加蓋仙聖名號和靈寶醮壇的法印,可洞達杳冥。
法笏:笏,亦稱朝板、玉版。長50厘米,寬5厘米,厚5厘米,前端略窄,向外彎,多用木製,亦有玉及象牙製品。道士在道場法會上,謁見三清或玉皇大帝等神靈時,必須合手舉笏於胸前,以示莊嚴。
法鏡:古之道士入深山,皆於背後懸掛一九寸明鏡,以避鬼魅。科儀中的法鏡多用於壇場布置、神像開光儀、驅邪鎮魔儀。
法繩:又稱法鞭、淨鞭。木棒柄長20厘米,粗約3厘米,木棒上雕有蛇頭形花紋。下接長約1米的木棉或麻搓成的繩子,繩後亦有接尾。蛇頭部刻有八卦圖樣。法師在表演驅逐惡魔時,緊握蛇頭,用力敲打,以示神威。
七星劍:道教科儀中用劍象徵斬殺惡魔的神力,用來敕召神將,驅邪鎮魔,破獄度亡。劍長約60厘米,劍身兩面,各鑲有青銅製的北斗七星。如劍身單薄,可兩把合握使用,又稱雙劍、合劍。另有一種,用桃木製成,劍身畫有符咒,又稱桃劍。鄉村道士行法時,也有用菜刀代替的。
師刀:法師所用的刀。長30厘米,一般用黃銅製成短劍形,劍鋒鈍,呈橢圓形,柄上穿有銅錢或小鐵環。另有一種稱為巫劍,長約40厘米,劍身刻有太上老君的稱號,形狀介於長七星劍與短菜刀之間,是由菜刀、師刀、七星劍演化而來。
雙鐧:長約50厘米,是一對四角形的棍棒,前端略細,棍身雕有瘤狀的結節,象徵驅魔避邪。
帝鐘:又名三清鈴、法鐘。鐘柄上端呈“山”字形,象徵三清世界。法師以單手持之不停地搖動,一是為了渲染壇場氣氛,警戒信徒,感動神靈。二是象徵降神、除魔的雙重作用,是法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法器。
令牌:又名雷令、五雷牌。正面刻“五雷號令”,反面刻“總召萬靈”,兩側刻有二十八星宿。上圓下方,象徵天地。令牌多用鐵或木製成,道士在科儀中用以發布號令,為徵召神吏的最權威法器。
水盂:盛裝聖水的法器。法師以左手持盂,右手拿著有花葉的樹枝或柳枝,蘸取盂中的聖水,遍灑道場,以示淨場。是法事中不可缺少的。
木魚:又稱木鼓,一種中空的如魚頭形的打擊樂器。道士在誦念經文和科儀中,敲擊木魚,以其節奏控制誦經速度和科儀進行速度,並能警醒昏惰,提高注意力。
鐘磬:又稱清磬、銅缽。法事中用來通神除魔。
鐃鈸:又稱鐃缽、銅盤。法事中用來通神除魔。
筶:又稱筊、杯珓。是一種將竹根削成半月形,塗以紅漆的占卜用具。兩個成一對,一面平坦,稱陽面;一面突起,稱陰面。求神祈事時,擲於地面,若陰陽兩面皆出,則獲神首肯;若均呈平面或凸面,則無效。擲筶是判斷神旨的法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