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名義及其類比

道之名義及其類比

《道之名義及其類比》是唐君毅所著作品,出自於《唐君毅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道之名義及其類比 
  • 作者:唐君毅
  • 作品出處:唐君毅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出處收錄 ,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本書乃以道為中心,以論中國哲學思想之書。茲當先說此道之名義。為便於了解,先略說,再稍廣說。廣說處,稍曲折,如讀者不耐,或覺難解,可暫不讀。今先略說此道之名義,則此道之名原為中國人日常生活中所共用,其義亦為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共知。此道,即初指人所行之道路,向東西南北諸方向伸展,能將人之行為導向於此諸方向,而使其行為有所取向者。故人之一切有所取向之行事或活動,以至任何存在之物之有所取向之任何活動,其所循之道路,皆是道。俗言於一事已知,曰:“知道了”。某人說話,亦曰“某人道”。何以於人知一事理時,不只說“知了”,而須說“知道了”,又何以“道”為“說話”,初觀皆似甚怪。實則此亦是自人之“知”與“說”之活動之進行,亦有其所循之道路而已。此中人與任何存在之物之活動所循之道路,可認為人與任何存在之物與其活動之所以然之道。此與人之“知之之道”及“更說之以示人”之道,三者之義有層次之不同。故《墨辯·經下》謂“物之所以然”,“所以知之”與“所以使人知之,不必同”。然其皆有道,則又同。自其同為道言,亦可不更分層次也。此是道之名義之略說,乃人不難直下加以把握者也。
今如對此道之名義,作為中國人之哲學思想言說所對之一名言概念而觀,則此道之一名言概念之涵義,實至為廣大豐富,對上所略說者,亦當更加以敷陳廣說。今首須知道之一名言概念之成中國歷代前哲所習用,而特加以重視,實可謂為西方與印度思想中之所未有。故西方人於中國哲學中之道之一名言,初唯有直譯其音為Tao。按人類所用涵義最廣大之名言,在西方思想,莫若“存有”與“變化”或“活動”;在印度思想中,則莫若“法”或Dharma。此皆為可遍用於宇宙人生中之任何事物者。總一切有或一切法,而成一名,則西方有Nous Logos轉成之“全有”,印度有“法界”,皆是意在於一切事物或一切存有與其變化或活動,無所不包以成其名。然在西方哲學中,存有與虛無相對,變化與恆常相對,活動與寂靜相對,相對而相限,則總一切存有變化活動而成之“全有”,其義亦不能無所不包,以其只是存有而非虛無,即不能包虛無故。然在印度所謂之“法界”中,則“虛無”或“空”,亦為一法,而法界之義大於“存有”與“全有”。言“法界”,乃總一切法與其因,而為一界,或一無界之界。此乃將人之生或我之生中之一切法,與其外之一切法,合而觀之,所成之辭。然此合觀,則只為吾人之心思之活動。吾人之心思必繼續作無盡之活動,乃能總此一切法,而合觀之,以名之為法界。此心思之繼續作無盡之活動,依中國哲學言之,即此心思之自行於“繼續以至無盡”之一“道”上。吾人心思不行於此道,則法界之辭亦不成。亦唯以此心思之行於此道,乃能總一切法而合觀之,以成此法界之辭。由此而進,人自可自思其思之“繼續至無盡”,而亦視之為法界中之法。然要必此心思之能自翻上一層,更自循其道,以自思其思,乃能自思其思之“繼續至無盡”。此“自思其思”之思,自在上層,而其所循之道,亦總在上層。此自思其思之事,亦必至於思此“繼續至無盡”為一法,亦為其自循之“道”,而思及此“道”,然後至乎其極。則道之為義,固有進於法界之義者矣。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出處收錄

此文出自於《唐君毅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者簡介

唐君毅(1909—1978),四川宜賓人,是20世紀有著重要影響的中國哲學家。他在貫通理性與理想、理想與現實的基礎上,重建了道德理想主義哲學;同時,他的哲學思想又是傳統哲學與現代哲學、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的橋樑。他一生著述宏富,按內容可分為人生哲學、道德哲學、心本體論、文化哲學、宗教哲學、中國哲學史等;按文字風格可分為抒懷式、反省式、辯論式、析理式、說教式、述學式;按發展階段可分為對中心觀念的肯定與展開、對中西文化與人文精神的論述、對中國傳統哲學的論述、心通九境論系統的建立。編者簡介單波,哲學博士,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哲學、跨文化傳播、比較新聞學研究,代表作有《心通九境:唐君毅哲學的精神空間》《跨文化傳播的問題與可能性》《中西新聞比較論》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