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政策

遏制政策

遏制政策(Policy of Containment),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推行的一種外交政策。由美國職業外交官、前美駐蘇大使喬治·凱南1946年提出。主張加強美國同西歐等國的關係,以軍事包圍、經濟封鎖、政治顛覆、特別是局部性的武裝干涉和持續的政治冷戰來遏制蘇聯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與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遏制政策
  • 外文名:Policy of Containment
  • 時間:第二次世界大戰
  • 對象:蘇聯
背景,標誌,影響,

背景

戰後美國的全球戰略最根本的一條是對蘇聯的基本估計和決策。1946年2月22日,美國外交官喬治·凱南向美國國務院發了一封“8000字長電”,分析了蘇聯的國家情況和對外政策,並認為蘇聯會在有希望的地方適時進行擴張,但不會冒不必要的風險,因此在遭遇強大阻力時會退卻。所以他提出要掌握強大的軍事實力,並準備著使用武力,但實際上起到震懾作用是最主要的,主張用這種無需熱戰的方式來遏制蘇聯。這份“長電報”中對蘇聯的估計也成了日後統治美國幾十年的對蘇聯基本政策的依據。

標誌

1947年3月,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向國會提出的國情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蘇聯為指導思想的杜魯門主義,明確提出“以實力求和平”的主題思想,其實質就是美國的軍事政策應該根據外交上的成敗進行調整,這標誌著遏制政策的正式形成。

影響

遏制政策的實施,在遏制社會主義國家和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發展的同時,加強美國了對西歐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控制,為建立美國的世界霸權創造條件。其對20世紀後半葉的世界政治產生了重大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