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集聚、要素擁擠與產業轉移研究(汪彩君等創作經濟學著作)

過度集聚、要素擁擠與產業轉移研究(汪彩君等創作經濟學著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過度集聚、要素擁擠與產業轉移研究》是汪彩君、徐維祥、唐根年創作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3年11月。

該書運用相關統計數據,對中國要素集聚分布情況與產業集聚的地區差異性進行實證分析。在對集聚效率損失的產業進行產業轉移的研究上,指出三種不同類型產業的轉移路徑,以得到一般性的原理和有規律性的結論。該書借鑑國內外有關產業集聚、要素擁擠和產業轉移的相關研究,結合多學科相關理論,探討該書的分析框架和理論構想。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過度集聚、要素擁擠與產業轉移研究
  • 作者:汪彩君、徐維祥、唐根年
  • 首版時間:2013年11月
  • 字數:202千字
  • 類別:經濟學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

內容簡介

該書在梳理了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的基礎上,首先,以中國二位數製造業中28個行業為研究對象,分析了21世紀初期製造業產業空間集聚和生產要素集聚態勢;其次,基於產業集聚生命周期理論提出了判斷製造業過度集聚的理論依據,並識別了中國製造業出現過度集聚的行業;再次,利用測度擁擠效應的DEA非參數方法,進一步判斷和計算中國製造業過度集聚發生的地區,以及過度集聚、要素擁擠對產業效率損失的影響程度;最後,根據產業梯度轉移理論提出中國內部進行產業梯度轉移的條件,從中國製造業全要素生產率和產業梯度係數兩方面分析了在中國內部進行產業梯度轉移的可行性,並探索中國製造業在全國範圍內實行產業梯度轉移的有效路徑。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五章 要素擁擠的識別與判斷
第二章 理論回顧與相關文獻綜述
第六章 中國大國模式的產業梯度轉移研究
第三章 中國製造業空間集聚的數據描述
第七章 主要結論與政策建議
第四章 過度集聚的識別與判斷
附錄

創作背景

製造業在中國經濟發展和工業化進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製造業在高速增長的同時也在進行空間布局的重新調整,製造業總體上向中國東南部沿海地區集聚,呈現出“極度東傾”的空間聚集態勢。但隨著東部地區生產要素成本,尤其是土地價格和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漲,加之地區間“產業同構、重複建設、過度競爭”,使一些製造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已經或正在失去比較優勢,並出現資源配置效率不盡如意、生產要素擁擠和產業效益損失等問題;另一方面,政府在中西部投入大量財力、物力建設基礎設施,築巢引鳥,雖然東部沿海地區小部分製造業已經或正在轉移到西部地區,但效果不甚理想。製造業空間布局的這種失衡狀態不僅造成了社會資源的大量浪費和閒置,且其衍生出的一系列問題和矛盾已成為中國大國發展模式所面臨的現實難題。因此,如何分析中國製造業空間集聚態勢、科學評價集聚過程中生產要素配置效率、區域產業集聚的合理性,以及再進一步,如何進行國家層面產業梯度轉移、產業結構重組和產業結構最佳化、促進各區域各產業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基於上述背景和認知,《過度集聚、要素擁擠與產業轉移研究》分析了在中國內部進行產業梯度轉移的可行性。

作品思想

(1)該書認為,中國製造業整體空間集聚處於不斷加深的過程,但空間集聚的速度呈現兩個不同階段:第一階段為1997—2004年,集聚水平一直處於上升的通道;第二階段為2005—2009年,集聚速度出現下降的趨勢。資源密集型、勞動密集型和高新技術行業集聚度相對較高,而生活消費工業、資本密集度高和利稅率高的行業普遍呈現集聚度較低的特徵,且較高集聚度行業多數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並有進一步向東部沿海地區集聚的趨勢。在產業集聚的過程中,資本和勞動力兩種生產要素的集聚也呈現明顯“東傾”特徵。
(2)該書發現,集聚程度高的東部沿海地區出現了增投入、增產出而不增效益的現象。根據產業集聚生命周期理論的判斷依據,以流動資產淨值年均餘額、固定資產淨值年均餘額、年平均就業人數三項生產要素計算的綜合集聚規模指數和以產業利潤為規模收益做多項式擬合曲線,發現中國製造業中的紡織業、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製品業、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製品業、文教體育用品製造業、食品製造業、化學纖維製造業、儀器儀表與辦公機械製造業、石油加工與煉焦業存在著過度集聚現象。
(3)該書利用測度擁擠效應的DEA非參數方法,對過度集聚行業進一步判斷和分析,發現勞動密集型行業中出現要素投入過多導致產業效率損失的現象最多,且大部分發生在江蘇、浙江、廣東、福建等東部沿海地區。這些地區的流動資產、固定資產和勞動力都出現了過度投入,要素擁擠產生的效率損失程度也較大,資本和技術密集型行業中出現過度集聚的地區並不多,過度集聚程度也不深,且在東部地區具有較高的產業綜合效率。
(4)該書以中國製造業全要素生產率和產業梯度係數分析為依據,對製造業已經出現過度集聚或集聚效率較低的行業提出了在中國大國內部實現梯度轉移的路徑: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的第一梯度為中部地區中靠近東部的一些城市,第二梯度為中部其他地區,第三梯度為西部一些省會城市;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轉移的第一梯度為東部沿海城市,第二梯度為中部一些主要城市。通過對產業梯度轉移的路徑分析,以期為中國未來調整區域及產業生產要素配置,最佳化產業結構,提高生產要素配置效率提供參考價值。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過度集聚、要素擁擠與產業轉移研究》
2013年11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161-3442-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