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姑蘇有感

《過姑蘇有感》是明代詩人孫良器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為倭寇侵略之後所作。詩的前兩句寫蘇州城外的戰亂景象,百姓為避戰禍多半流移船上;後兩句問歸雁,稻粱之地還有幾處農田?詩句虛實結合,情景交融,加上擬人的“問雁”,委婉曲折、深沉悲痛地表達了對戰禍的憤慨,同時抒發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情感。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過姑蘇有感
  • 作者:孫良器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出處:《四庫全書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過姑蘇有感
東吳城外盡烽煙,百姓流移半在船。
為問秋風舊來雁,稻粱今剩幾家田?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姑蘇:今江蘇蘇州市。
2.東吳:即指蘇州以及周圍的常熟、太倉、吳江等地區。明代周祁《名義考》又謂蘇州即為東吳。烽煙:戰火。
3.稻粱:此泛指莊稼。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蘇州城外到處烽煙滾滾戰事頻繁,百姓流離失所紛紛登上逃難的船隻。
試問秋風中飛翔的只只大雁,今天還有幾家顧得上耕種稻田?

創作背景

明代中葉以後,我國東南一帶屢遭倭寇的燒殺搶擄。當時作者經過姑蘇(今江蘇蘇州市)時,看到其周圍一帶悽慘之狀,人民流離失所,農田一片荒蕪的蕭條景象,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情調低沉哀傷的小詩。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東吳城外盡烽煙,百姓流移半在船。”詩題是“過姑蘇”,而首句言“東吳城外”,當然是指包括蘇州城在內的廣闊地區而言。這裡屬於長江三角洲,自古以來,土地肥沃,士民富庶,但詩人的眼前卻是另一副景象。“盡烽煙”三字,將這一帶剛剛遭受戰亂之禍的悽慘景象,雖是一筆掃過,但卻概括無遺。可以說,它是全詩的總冒。次句緊承“烽煙”寫下來。戰亂必然會給勞動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而財產被掠奪,房屋被燒毀,則是主要的。第二句寫失去房屋的老百姓,無家可歸,到處流離顛沛。蘇州一帶是江南水鄉,因此,他們大多只好以船為家,漂泊水上。短短的七個字,描繪出一幅慘不忍睹的流民圖。
戰亂又必然致使農村凋敝,田地荒蕪。詩的三、四句敘寫這一景象,並抒發感慨。“為問秋風舊來雁,稻粱今有幾家田?”這兩句的巧妙在於,作者不再象上文那樣,直寫自己的所見,而採用“問雁”的方式,來描繪兵後農村的慘象。作者問大雁,有多少人家的田地里還生長著糧食,言外謂田野里一片荒涼,到處看不到莊稼。而大雁南歸,恰恰應該是這裡稻穀成熟,遍地黃金的季節。“舊來”“今有”四字,構成今昔對比,含蘊著過去大雁歸來,這裡一派豐收景象,與今天完全兩樣的意思。以“虛”寫“實”,從而更加有力地襯托出今天姑蘇一帶的荒涼蕭條。通過這樣的側寫旁透,比起詩人從自己的角度直接描寫農村的殘破,揭示得更真實深刻。同時,詩句抒發感慨,也極為含蓄蘊藉。在“問雁”的字裡行間,詩人很委婉曲折、深沉悲痛地表達了憤慨之情。它既寫景,又抒情,並且情景二端都表達得委曲含蓄,深厚有力,使人回味無窮。
中唐詩人張繼閶門即事》詩云: “耕夫召募逐樓船,舂草青青萬頃田。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孫良器的《過姑蘇有感》,在用韻,句式、構思等方面可能受張繼的影映。仔細閱讀這兩首詩,是可以體會出來其中的意味的。

名家點評

清·沈德潛明詩別裁集》:此詩應是倭寇經過所作,比“江燕初歸不見人”其聲又蕭颯矣。

作者簡介

孫良器(生卒年不詳),宇貢甫,休寧(今安徽省休寧縣)人。仕履不詳。錢謙益列朝詩集》引王寅語:“貢甫詩,才清思暢,早年游吳興即有名縉紳間。”有《九野稿》,未見傳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