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載火箭軌道理論(theory of launch vehicle trajectory)是2005年公布的航天科學技術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運載火箭軌道理論
- 外文名:theory of launch vehicle trajectory
- 所屬學科:航天科學技術
- 公布時間:2005年
運載火箭軌道理論(theory of launch vehicle trajectory)是2005年公布的航天科學技術名詞。
運載火箭軌道理論(theory of launch vehicle trajectory)是2005年公布的航天科學技術名詞。公布時間2005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航天科學技術名詞》第一版。1...
運載火箭從發射台上點火起飛直到將太空飛行器送人預定軌道的飛行軌跡稱為火箭發射軌道或發射軌道。其中火箭發動機工作期間飛行的軌道段稱為主動段,發動機關機後不產生推力,這段軌道稱為慣性飛行段或滑行段。基本形式 運載火箭的發射軌道有2種...
軌道力學是航天動力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航天動力學(Astrodynamics)是套用數學、力學和控制理淪研究航天飛行器運動規律和控制方法的科學,它是隨著火箭推進技術和控制理論的發展而逐漸興起的。航天動力學的主要研究內容可分為三個方面:火箭動力...
②軌道運動理論:包括建立和求解太空飛行器運動方程或攝動方程(見太空飛行器軌道攝動)。對於有推力的主動段和返回地球或進入行星表面的軌道,一般採用數值計算方法(見火箭運動方程、返回軌道)。③計算方法:主要是求解軌道改進中的大型線性方程組...
根據經典力學的普遍規律以數學方法研究運載火箭(簡稱火箭)運動規律的理論。用於解決火箭及其系統在研製、試驗和使用中直接與火箭運動規律有關的理論和實際問題。火箭運動理論分為火箭軌道理論和姿態穩定理論。火箭軌道理論研究火箭的質心運動。
衛星運載火箭又稱之為SLV,為印度太空研究機構於1970年代早期應太空科技需求所發展的運載火箭,此系列火箭設計用於將40千克的載荷送入40千米的低地軌道中。圖解:The SLV-3火箭的起飛階段 簡介 本文主題為印度的運載火箭,關於“運載火箭”...
轉移軌道又稱過渡軌道,是指太空飛行器從初始軌道或停泊軌道過渡到工作軌道的中間軌道。太空飛行器在火箭發動機的推力作用下實現軌道變換,簡稱變軌。從地球發射太空飛行器,當運載火箭無法直接將太空飛行器送入預定軌道時,這就需要藉助於轉移軌道,將太空飛行器...
太空飛行器由運載火箭、太空梭攜帶,從地面起飛達到預定的高度和速度的階段。②運行軌道段。太空飛行器主要在萬有引力等自然界外力作用下運動的階段。有時為了保持預定的軌道,需要施加一定的推力;有時作軌道機動則需要對太空飛行器施加比較大的推力...
《太空飛行器軌跡最佳化理論、方法及套用》是飛行器設計領域的一本專著,全書以運載火箭發射、太空飛行器再入、太空飛行器軌道機動為套用背景,從軌跡最最佳化基本理論、最優控制數值方法、航天領域的各種軌跡最佳化問題求解等方面著手,系統闡述了太空飛行器軌跡...
雖然最近發現的由英國著名數學家威廉·摩爾(William Moore )名為“關於火箭運動的論述”(英語:A Treatise on the Motion of Rockets)顯示,英國皇家軍事學院已於公元1813年推導出該原理,並套用於最初的武器研究,但由於該理論從未...
雖然載體火箭的有效載荷通常是放置在軌道上的人造衛星,但是諸如探空火箭等太空飛船是次軌道,而其他太空飛船完全可以逃離地球軌道。地球軌道運載火箭通常至少有兩個階段,通常是三個,有時四個或五個。類型 消耗性運載火箭專為一次性使用而...
1923年,HermaNN J. Oberth在關於星際火箭的討論中第一次提出了航天器在地球軌道上與燃料艙交會對接的構想。他提出的在軌裝配、粒子噴射推進、在空間站附近移動的小型飛行器等,如今正在逐漸變為現實。另一位航天先驅HohmaNN所提出的霍曼...
《運載火箭彈道與控制理論基礎》是2020年3月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文策、高家智。內容簡介 本書詳細講解了運載火箭彈道的基本原理及彈道設計方法,逐步引導讀者熟悉制導和姿態控制技術,著重論述了攝動制導、顯式制導、組合制導...
初始軌道簡稱“初軌”。宇航器剛入軌時或初次進入和運行的軌道。可採用拉普拉斯方法(初值問題方法)、高斯方法(邊值問題方法)和巴特拉科方法確定,有時也利用運載火箭主動段結束時的運動參數來確定。運載火箭的制導精度高時,所設計的理論軌道...
龍樂豪有關重型火箭PPT(見圖“龍樂豪提出的三種構型”)意義巨大的長征九號運載火箭 孫紀國有關航天運載火箭及氫氧發動機的報告(見圖“孫紀國有關中國重型運載火箭的PPT”)2.此參數為理論數據,僅供參考。3.軌道縮寫對照:LEO:近地...
低軌道運載火箭的保障是所有航天活動的第一步,載人航天工程、未來的空間站建設、探月工程等,都需要通過低軌道運載火箭才能完成。一般把離地面幾百公里的衛星軌道稱為低軌道或低地球軌道(Low Earth Orbit 簡寫為LEO)。簡介 說到大推力低...
《航天器軌道動力學與控制》是2001年中國宇航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嘉墀。書中主要論述太空飛行器自然軌道的基礎理論、軌道設計和軌道確定以及受控運動時的理論和技術問題。內容簡介 《太空飛行器軌道動力學與控制(下)》是衛星工程技術領域的...
當火箭速度超過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秒後進入太空,失去動力後,由於沒有空氣阻力,它仍能按固定的速度飛行。當飛行時產生的離心力相當於地球的地心引力時就會按一定的高度圍繞地球作圓周運動,這個運行軌跡就稱為太空軌道。理論上來說,...
太空飛行器的軌道一般由主動飛行段和自由飛行段組成。主動飛行段是太空飛行器變軌發動機的點火段,變軌發動機熄火後是自由飛行段。太空飛行器在脫離運載火箭後便進入自由飛行段。如果要改變它的軌道,就要插入主動飛行段。這個飛行段的時間程式和姿態控制...
KORD系統通過調整推進劑的流量對第一級外環的24個發動機進行推力差動控制,並可以關閉彼此相對的故障發動機,保證火箭正常飛行。理論上,N-1火箭的第一級可以在兩對彼此相對的發動機失效的情況下正常飛行。不幸的是,KORD無法對一些快速...
火箭設計,是指大型火箭的設計繼承了飛機設計的理論和方法,在現代先進科學技術和工業的基礎上已發展成為一門新興的工程技術。它是航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見飛行器設計)。在火箭研製中,總體設計將各部分的設計綜合成一個整體,保證綜合...
《運載火箭和有效載荷分離點軌道要素計算最佳實踐》是2016年7月1日實施的一項中國國家標準。編制進程 2015年12月31日,《運載火箭和有效載荷分離點軌道要素計算最佳實踐》發布。2016年7月1日,《運載火箭和有效載荷分離點軌道要素計算最佳...
通常運載火箭將靜止導航衛星送入到一個帶傾角的大橢圓軌道,然後衛星利用自身所攜帶的發動機進行遠地點變軌,將其從轉移軌道注入到地球同步軌道。早期的靜止衛星都是利用固體發動機來進行遠地點變軌的。其特點是推力大,推力作用時間短,可...
一般人認為,這篇論文的發表標誌著航天學理論的誕生。接著,他又於1910年、1911年、1912年、1914年在《航空報告》上發表了多篇關於火箭理論和太空飛行的論文,涉及到火箭運動、火箭發動機、火箭推進劑、火箭飛行控制、失重與超重、宇宙...
遠地點高度應至少達到地球同步高度,若運載火箭的能力有餘量.可進一步抬高遠地點高度,以節省衛星變軌對推進劑的消耗,但是高度也不能無限制地增加,需綜合考慮星上測量儀器及測控鏈路的限制。變軌策略 變軌策略的設計主要以理論轉移軌道、...